查文庫>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製作反思

教學課件製作反思

教學課件製作反思

  教學課件製作反思怎麼寫?許多人並不是很清楚瞭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歡迎閱讀。

  教學課件製作反思一

  多媒體課件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多媒體教學在中小學課堂上已得到廣泛的普及和應用,這其中,由於ppt多媒體功能強大——內建豐富的動畫、過渡效果和多種聲音效果,並有強大的超級連結功能,可以直接呼叫外部眾多檔案,能夠滿足一般教學要求,而且又簡單易學,演示方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目前一線教師最常用的演示工具。然而在課件製作和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很多教師製作ppt課件時存在一些誤區,例如簡報的內容、結構、層次不清晰,重點不突出;圖片、影片、動畫選用不當;模板、背景、色彩搭配不協調等等,以致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那什麼樣的課件才算一個好的課件呢?為此,我結合ppt課件自身的特點和已有的製作、使用經驗,總結出以下一些體會。

  一、明確目標,服務教學

  選題是課件製作的第一步,選題時首先要考慮它是否具有做成課件的必要性。有些內容用傳統的方法和實物演示,就可以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就沒有必要把它做成課件,否則不但不能體現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還會給人一種譁眾取寵、牽強附會的感覺。所以應該選擇那些用現實中的傳統方法難以做到的、理論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內容作為課件製作的題材,才能充分體現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時,讓學生們直接動手操作拼擺再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比用課件來教學效果要好的多。

  教師在設計製作課件時,應清楚地認識到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這只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手段,多媒體本身只是一種教學工具,課件的作用只能定位於“輔助”上,因此,無論什麼課件的使用都必須以服務教學為前提。教學中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去使用多媒體,應針對教學內容採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方式,合理地綜合和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取長補短。

  二、化靜為動,突破難點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和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對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往往是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因。而“課件”的合理運用能使這些因素得到最佳化,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件製作要有明確的目的。確定了課件製作的目的,然後根據新課標,以教材為基本,從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出發,側重於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由於動畫中獨特的圖形的移動、定格、閃爍、縮放、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功能,表達教學內容,可以使教學過程更直觀。我們應用多

  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目的就是藉助其優勢,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形式表現出來,使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易於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做到源於課本、高於課本,不可將書本簡單地電子化。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平移和旋轉》時,利用課件將火車的運動和鐘擺的運動狀態展示給學生,學生對這兩種運動情況一目瞭然,可以很快分辨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哪些物體的運動是旋轉。進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我想,只要老師們在設計課件時,能以提高教學效率為最終目的,那製作出來的課件就一定是實用的!

  三、風格統一,畫面簡潔

  風格統一指的是要注重圖片與圖片之間的整體性與協調性。製作ppt簡報時,幻燈片的背景、文字及配色要以明快、醒目為原則,特別是文字與背景一定要形成鮮明的對比,並配以小區域的裝飾色彩,以突出主要內容,但切忌 “五顏六色”。因為過多的背景、文字和顏色會使課件顯得雜亂,並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有些老師製作的課件,文字過多,背景圖片一張一換,這就使設計的幻燈片不美觀不說,在演示的時候還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不用說有效地傳遞重要資訊了。因此,整個課件就會顯得很繁雜,很俗氣。

  還有,色彩能激發情感,顏色則可傳遞感情。合適的顏色具有說服與促進能力,還能夠提高興趣,改善學習過程中的理解與記憶能力。因此,絕大多數ppt幻燈片的'配色方案都使用藍色背景,黃色或白色文字。如果是在暗室中進行演示,使用深色背景,再配上白或淺色文字可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如果多媒體教室光線充足,使用白色背景配上深色文字的處理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自定義動畫也要統一。如,新增聲音效果,要用“風鈴”聲就一用到底,切忌一題一換,一張一換。再如,文字、圖片的進入、強調、退出等效果,也切忌一會兒“盒狀”,一會兒“菱形”

  有的教師不注意畫面的整潔,經常將文字、圖形、動畫、按鈕等佈滿整張畫面,使課件顯得非常的花哨、凌亂。其實,每一個畫面都應注意清楚簡潔,突出主題,內容不易過多,若一個畫面排不下,寧可採取分支的形式。

  總之,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完成一個課件的製作往往需要花很多時間,為了加快製作過程,提高課件質量,我覺得還要研究優秀課件、學習他人經驗, 對優秀課件進行認真仔細的研究,可以學習他人的經驗,掌握更多的製作技巧,這也是學習課件製作的有效方法。另外,也要發揮集體智慧,多與他人合作,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教材的把握,課件的創意,製作的技巧等方面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要爭取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多與他人合作。

  教學課件製作反思二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件製作水平,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學校組織了教師多媒體課件製作比賽。本次課件比賽共收到14位教師的作品,經過評選,比賽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13名。

  這次課件製作比賽,是對教師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的一次檢閱,也有力地促進了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技藝的提高。當然,透過對教師參賽作品的評比,也發現一些存

  在的問題,希望能夠引起所有教師的高度重視。

  1、課件的製作技藝水平還有待提高。部分參賽教師對於音訊、影片的插入或連結及圖片的剪下等還顯得有些生疏。

  2、對課件的思想性把握還有待加強。課件中必須要融入製作者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不能是純粹地為了作課件而作課件。

  3、要重視課件製作中的藝術性,將美育的精神滲透其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薰陶。

  4、要注重比賽的一些基本規則。有的教師不會透過網路傳送自己的作品,作品未署名或有錯別字出現。還有極個別教師從網上下載的課件不經修改,原封不動的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