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滄涼初二作文550字
生死契闊,與子想悅。執子之手,與子諧老我覺得這是最悲哀的一首詩,生死別離,是一件多麼大的事相比之下,人又是多麼的渺小,可我偏要說,我要永遠和你在一起,一輩子也別分離。天才才女作家就這樣喊出了她的心聲。
雖然這樣,她的人生畢竟還是充滿了滄涼,她卻細細品味,品出了那份滄涼裡的甘甜。
她的爺爺是清代翰林,奶奶是李鴻章的掌上明珠,但在她來到時,這個家族的興衰史已經象紅樓夢一樣演到了最後一回,父親嗜煙如命,母親是新派摩登,她只能生活在那個四角的院子裡,獨自品味那份不一樣的滄涼。或許,也正因為這樣,她在年少時的文筆便比那些三四十歲的作家來的.老到。
品味了太多的滄涼,品出了苦澀,品出了甘甜;或許正如她說的那樣:瓜子仁吃在嘴裡,滋味只有各自知道,留下的,也只有那滿地白黑相間的瓜子殼。
畢竟在那個年代,極端的人是不多的,自己忽而走在世人的前面,也未免高處不勝寒,就像那本書裡寫的她在人們眼裡永遠是個異物,拙於應對,拙於周旋,人們向她亮出了各種武器,友誼,名利,讚美而真實的她也許並不活在這個世界裡,而在連前世也沒有過的經歷。她伸手握住的不是別的,正是那份滄涼。
每隻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她的前身。張愛玲或許就是這樣一隻不死的蝴蝶,品味著那份滄涼,她的骨灰飄向每一處曠野,帶走的,是一份滄涼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