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設計範文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設計

《魚我所欲也》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並能默寫。積累下列古漢語知識:

  (1)通假字:闢(避),得(德)。

  (2)虛詞“所,爾”的意義與用法。

  2、學習本文的比喻論證、類比推理方法,運用排比句式加強論證效果的寫作技巧。

  3、把握本文的論點,認識“捨生而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捨生取義”的進步性,認識其現實意義。

  難點:理解並學習運用比喻論證、類比推理的方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預習要求】

  1、參照註釋並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2、熟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基本觀點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參考方案〗角度:從課堂教學重點的角度設計導語。

  有人說,人生就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選擇串聯起來的鏈條。因此說,人生道路是自己選擇的。的確,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要面對許多選擇做出判斷。這些選擇,有的很微小,無關緊要,比如早餐是喝稀飯或是豆漿;有的挺重要,比如報考大學時對專業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未來的職業生涯。而有的選擇,則超出了物質的層面,關係到人的尊嚴,生命的意義。古往今來的英雄和偉人之所以為人們所敬仰,就是由於他們在大是大非和生死關頭,做出了符合生命真義、利於人類福祉的'正確抉擇。

  一些重大的選擇,在認識上都很容易判斷其正誤,但這並不意味著在行動上就很容易決斷。因為抉擇的結果總與具體的利弊相關。有時候,錯誤的選擇可能給我們帶來個人利益,正確的選擇卻可能要我們付出一定的代價,乃至生命。這時應該怎麼辦?古代哲人孟子做出了生動而且深刻的回答,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魚,我所欲也》。學過之後,請大家想一想,孟子說的道理在今天還適用嗎?

  二、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學生跟著默讀,留意老師朗讀時的語調語氣,節奏和停頓。

  2、指名學生朗讀,或小組齊讀,藉以檢查預習情況。

  3、訂正學生朗讀中出現的錯誤。

  三、疏通文意

  1、教師示範串講:“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2、指名幾位學生接力試著串講餘下的課文。教師留意學生講錯或不妥當之處。

  3、由其他學生糾正學生串講中的錯誤,教師補充、訂正。落實以下古漢語知識:

  (1)通假字:①闢,同避。②得,同德。

  (2)虛詞“所,爾”。

  【所】助詞,和動片語成“所~”結構,作用相當於名詞。文中的“所欲”意為“所喜愛的(東西)”,文題用現代漢語說,就是“魚是我所喜愛的東西”。

  【爾】助詞,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的持續狀態。“呼爾”“蹴爾”,猶言“呼著”“蹴著”。

  (3)實詞:兼、苟得、惡(wù)、簞、豆、蹴爾、鍾、奉、向、本心。

  四、內容探究

  1、回顧:關於作者

  對孟子,我們並不陌生。在七年級下期,我們學習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選自《孟子》。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孟子》一書記載了他的言論和行動,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

  2、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一個什麼觀點呢?

  提示:引導學生思考,要求能以課文的文句為依據來回答問題,發表看法。

  透過交流,明確:

  本文在第一段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這是作者要闡明的觀點,即本文的中心論點。在第二段,又進一步指出:“捨生取義”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義”上有虧的人不過是喪失了他們的“本心”罷了。

  捨生,就是捨棄生命。取義,什麼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用今天的話說,義,就是正義,道義。

  孟子認為,當生命與正義不能兩全時,應該捨棄上以求取正義。他還認為,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本性)。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這一本性,並將它發揚光大,成為道德上完善的人。

  3、請學生從所學過的課文、讀過的書、歷史或現實中,舉出“捨生取義”的例子,並簡要評說。

  五、論證藝術鑑賞

  1、孟子是怎樣提出觀點的?

  對於一個涉及生死的大問題,孟子並不是一上來就直通通地說: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而是巧妙地用人們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生命而要義。在這裡,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捨生取義”的主張。這個主張是全篇的中心論點。

  孟子善於用比喻、類推的辦法說理,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2、論點提出後,孟子是怎樣展開論證的?

  第一,從對比權衡的角度闡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取大棄小——捨生取義。

  第二,反面論證:“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 這兩句話,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言外之意是:這樣下去,人們的行為不是會變得無所不為、卑鄙無恥了嗎?

  第三,用客觀事實論證:“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至此,道理已經講得比較充分,中心論點就成立了。

  第四,用具體的事例佐證中心論點:“一簞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當它關乎生死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作者還透過“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的對比,指出“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不至於“失其本心”。

  3、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本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充分表現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如:“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得義正詞嚴、理直氣壯。

  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捨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

  本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向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六、小結

  孟子在本文中對捨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後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奉為行為的準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範,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貢獻。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現代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都是與“捨生取義”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的文筆特點。

  七、佈置作業

  1、本文和《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都談到哪一個相同的話題?它們的表現方式有什麼不同?

  2、完成《伴你學語文》的相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