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及閱讀提升
導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及閱讀提升,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案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南朝著名文學家江淹在他的《別賦》中說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古代,由於交通工具和通訊技術的限制,每有出行,動輒成年累月,相見時難別亦難。因此,古人很看重離別,表達離情別意成為古代文人永恆的話題。
二、瞭解作者
王勃,字子安,唐代詩人,唐高中宗時應舉及第,曾任虢州參軍。後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驚而死。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其詩偏於描寫個人生活,亦有少數抒發政治感慨、隱寓對豪門世族不滿之作,風格較為清新,原有集,已失佚,明人輯有《王子安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三、解題,回憶舊知
之:去 任:上任 送:送別
學生自說接觸過的送別詩,
齊讀下列兩首詩,說一說何處能體現作者的傷感?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四、指導朗讀
學生齊讀書後簡評,明確作者感情: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
語調不過於低沉,語速略緩 讀出情感
聽朗讀——明確節奏——學生試讀——個人展示
五、賞析名句
書後簡評說本詩體現了作者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千古名句,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這句話又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理解:只要四海之內有知心的朋友時刻關心著自己,即使遠隔天涯,也會覺得跟近鄰一樣。
道理:真正的友誼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是永恆的。
補充理解:知己是誰?
作者王勃 所有志同道合的人
只要心中有朋友,老朋友好像就在身邊;只要敞開心扉,新朋友則無處不在。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我們的路會越走越開闊!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張九齡
六、分析詩歌
作者表達了與友人的深情厚誼,並勸誡友人:朋友無處不在,體現了豁達的`胸襟,你認為,詩中還有哪些地方能體現詩人的高遠志趣和曠達胸懷,為什麼?
提示:扣住重點字詞理解。
明確:首聯:望五津 交代離別的距離(長安—四川)望江相隔千里的兩地聯絡起來。
頷聯:同宦遊,離別是生活的常態,要學會坦然面對。
尾聯:不沾巾 既然距離不遠,離別又是生活常態,就不需要落淚了。
七、思考質疑
簡評中“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一洗”指完全洗淨。你同意這一看法嗎?為什麼?
風煙:友人上任之所路途遙遠,環境惡劣,表現了對友人前途命運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