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化石吟> 《化石吟》的教案

《化石吟》的教案

《化石吟》的教案

  《化石吟》向我們講述了化石儲存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神話世界,盛讚了化石,宣傳了生物進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學知識,又頗具唯物主義精神,給人深深地教育和啟迪。下面一起看看《化石吟》的教案,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

  ①理解、積累詩中的常用詞語。

  ②瞭解化石的一般常識,豐富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①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感情美、節奏美、韻律美。

  ②感知詩歌大意,把握作者情感,理清詩歌結構。

  ③啟用創新思維,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3、情感目標:激發求知慾,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揣摩語言,啟用聯想想像思維,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三、教學過程:

  一、預習課文

  1.藉助工具書,給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2.朗讀課文,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

  二、匯入新課:

  (展示魚、樹葉、始祖鳥、猛獁、恐龍等化石圖片)

  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隨著自然環境的變遷,許多物種雖然相繼滅絕,但它們的生命資訊卻被化石儲存了下來。科學家們透過研究這些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讚美化石的詩歌《化石吟》。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

  2.各自練習誦讀。(要求學生注意音節的停頓,語調的變化,體會文章的節奏韻律美。)

  如: 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麼/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麼/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麼/不/開花?

  3.學生在小組內朗讀。

  4.每小組找一名學生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在朗讀中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對讀的出色的進行表揚,給予掌聲。)

  5.讓2—4名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首詩後的初步印象、第一感受。(學生只要敢說,就多鼓勵,讓學生大膽發言。)

  6.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②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③詩歌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結構上有何特點?大意如何概括?

  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①本詩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②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

  ③詩歌分為三層:

  (1-2) 透過發問引發聯想 總

  (3-6) 具體抒寫化石講述的內容 分

  (7) 回應發問,照應開頭 總

  發問想象——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四、再讀課文,問題探究

  1.集體誦讀1-2-7節

  2.思考:

  (1)第一、二節連續用了六個問號,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

  (設定懸念,引起讀者的思考。使用了排比的修辭,透過連續的六個問句,增強語勢,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也表現出作者對科學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連續不斷地問句引發讀者的思考和想象,也打開了作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2)詩的最後一節和第二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好在哪裡? 詩歌把化石稱為“你”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

  (讓學生體會詩歌的節奏美以及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後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說,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使全詩結構完整,有放有收,有問有答, 首尾圓和。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並用第一人稱,感覺親切。

  五、結束本節課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奇幻的神話”是什麼?你們想知道嗎?下一節課我們來共同探討,把謎底揭曉。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課後詞語。

  2. 閱讀3—6節,透過豐富的想象把“奇幻的神話”變成自己的文字。寫寫“甦醒的化石”到底說了什麼話。

  拓展閱讀:課文隨堂測試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3分)

  骸骨(   )  裹藏(   )  蔥蘢(   )  潛行(   )  猛獁(   )

  2、《化石吟》是一首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裡是的意思。(3分)

  3、簡要地分析一下這首詩前後照應的特點。(3分)

  4、詩的一二兩節採用問句的形式,有什麼作用?(3分)

  5、根據課文內容以及生物課、課外獲得的知識回答:化石所重現的逝去萬載的世界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3分)

  6、劃分詩句最後一節的.朗讀節奏。(4分)

  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

  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

  7、與下面詩句銜接最緊密的一句是(   )(3分)

  朋友,不要說地上是陰影,那是因為你總低著頭。。

  A、抬起你的頭,大步往前走,把陰影永遠留在你的身後

  B、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頭,把陰影永遠留在你的身後

  C、抬起你的頭,迎著太陽走,把陰影永遠留在你的身後

  D、迎著太陽走,誓死不回頭,把陰影永遠留在你的身後

  8、將下面的句子改為一個反問句。要求:不能改變原義;詞語可以適當增刪;詞序可以調整。(3分)

  原句:我們心疼,因為六十一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生命有危險。

  改句:

  答案

  1、略

  2、讚頌化石;讚頌

  3、"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這兩節的後兩句也互相照應。可以說,第7節是對第2節的回答。

  4、透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連續不斷的問句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

  5、略

  6、略

  7、C

  8、六十一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生命有危險,我們不心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