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化石吟> 《化石吟》教學設計

《化石吟》教學設計

《化石吟》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一,精心匯入

  1,用音樂匯入.播放音樂《木魚石的傳說》,教師解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緻的石頭會唱歌……它訴說善良……講述美好……"同學們聽了歌曲,也會想像到,精緻的石頭怎麼會唱歌呢 它怎樣講述著善良和美好呢 有詩歌寫道:"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石頭真的能向我們講述神奇的故事嗎 讓我們共同研讀一首科學抒情詩《化石吟》.

  2,出示課題,並題:解釋"什麼是化石".並播放化石圖片,教師進行解說.

  (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於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複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作為研究地球上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大多數化石是由生物體的堅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莖的化石,動物的牙齒,貝殼,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則是生物體的印痕化石等.)

  二,感知內容

  1,本詩題目中的"吟"字有何含義,那麼讚頌什麼呢 請聽課文錄音,用簡潔的語言括本詩的主要內容.("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裡是讚頌的意思;本詩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由此讚頌科學的神奇.)

  2,學生自由朗讀,並在朗讀中思考問題: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 請找出有關段落,並給詩歌分層,括大意.

  (詩歌在結構上是"總一分一總";分為三層:1—2節透過發問,引發聯想;3—6節具體抒寫,無限遐思;7節回應發問,照應開頭.)

  並板書:發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三,自主探究

  1,學生們齊讀3—6節,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說說喜歡的理由;也可說說在讀詩過程中碰到的困惑之處.

  問題組例舉: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文中的思緒引向遠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

  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c.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因為在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有機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d."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 你是怎樣理解的

  ("刻下道道皺紋"寫的是化石,這是一種比喻,人長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臉上的皺紋,說明化石是地球歷史的見證,這樣設喻,生動形象,將抽象的事理具體化.)

  2,教師提問:說說詩中第1節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排比的修辭,透過連續的四個問句,增強語勢,富有強烈的節奏感,也表現了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開啟了讀者想像與聯想的閥門.)

  3,學生再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情感.

  四,反思拓展

  ⒈"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了(播放古生物重現圖片),思考:同學們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

  ⒉ 根據你所知道的或能設計出的科學技術,談談讓滅絕的物種重生的方法.

  3,你學了這首詩後,有何感想 (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科學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

  (板書: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讚美科學)

  五,佈置作業

  1,參觀或查閱資料後,寫一點感想,題目可定為《遠古的遐思-------讀(觀)××有感》

  2,熟讀課文.

  附板書:

  發問想像——遐思飛躍——回答呼應

  神奇景色——人類偉大——讚美科學

  【本課重點】

  《化石吟》是科學詩,再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許多物種相繼滅絕,但化石保留了下來,是生命之軀曾經存在的明證.同時它又是抒情詩,透過讚美化石從而讚歎大自然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基礎練習】

  ⒈解釋詞語.

  ⑴奇幻:奇異而虛幻。

  ⑵腐朽: 比喻思想陳腐、生活墮落或制度敗壞、腐朽庸俗的作風。

  ⑶化為烏有: 烏有:哪有,何有。變得什麼都沒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⑷潛行: 在水面以下行動或秘密行走。

  ⑸海枯石爛: 直到海水枯乾,石頭粉碎。形容經歷很長時間。

  ⑹蔥: 青翠茂盛。

  ⑺歎服: 稱讚而且佩服。

  ⒉改正成語中的錯別字。

  事在必行(勢) (揚) 坐想其成(享)

  以逸代勞(待) 故技重演(伎) 針貶時弊(砭)

  言不由中(衷) 出神入畫(化)

  ⒊給下列詩句劃分朗讀節奏。

  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

  生之靈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資訊,

  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⒋當參觀自然博物館或在閱介紹古生物的資料時,你有何感想呢 能否也寫一首小詩,來抒發你的思想感情

  【拓展閱讀】

  ⒈閱讀詩節,回答問題.

  人造衛星又回答:

  對了,我正想告訴你,

  我靠神目——遙感技術,

  發現了隱藏的古城廢——

  那是在南墨西哥的密林中,

  有你古代的瑪雅城兩座;

  兩座古城裡既有金字塔,

  又有千姿百態的石頭建築.

  這永不消逝的廢呀,

  它的考古價值堪稱瑰寶驪珠:

  顯示出公元前六百至九百年間,

  古代瑪雅文化的榮畫圖!

  ⑴這是人造衛星對地球說的一番話,詩歌採用 的手法寫出了人造衛星的 技術在 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⑵從古代的遺蹟來了解當時的歷史,考古的價值就在這裡.請你查閱資料,舉出例項來證明這一點.

  ⒉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去年六月,蒙大拿洛基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帕特·萊基在蒙大拿荒原的一個偏僻地方,發掘出一具約12米長,約為完整骨骼75%的霸王龍骨骼化石. 除了尾部短缺一小部分外,差不多是一具完整的霸王龍骨骼化石. 據此,科學家就能著手解開霸王龍的一些懸而未決之謎.

  通常,體長12米,體重達3000千克,並長有17.7釐米長,剃刀般鋒利牙齒的霸王龍,如果不歸入食肉動物範圍,令人難以理解的.可是,一部分古物學家認為,霸王龍短得可憐的前肢(在4.5米長的軀幹上,前肢只有91釐米長),以及這蹣跚的步伐,緩慢的移動速度,使得它們不可能對小動物發起突然襲擊.他們深信,霸王龍的食物是以死亡動物為主的.

  為了研究霸王龍的奔跑能力,科學家對所發掘的霸王龍腿骨,骨盆,趾骨進行生物力學分.他們測定了霸王龍化石上左前肢二頭肌附著的痕跡,根據骨的大小和肌附著的.度以及骨上大致的肌肉量,計算出霸王龍的每側前肢可以抓得住約545千克的重量,這足以應付捕食的需要了,而食腐動物絕對不會長有能發揮如此強大力量的前肢.此外,過分短小的前肢在捕捉獵物時,也許還可藉助於胸脯的重量,不讓獵物逃走.

  ⑴填入中橫線上的句子,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A.那便是唯一儲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同時也是最完整的骨化石.

  B.這是最為完整也是唯一儲存至今仍有完整短小前肢的骨骼.

  C.那就是唯一儲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也是至今最完整的骨骼.

  D.這是至今最為完整也是唯一儲存有完整的短小前肢的骨化石.

  ⑵對霸王龍,科學研究者有兩種不同看法.第一種認為是食腐動物,其根據是:①,②,第二種認為是食肉動物,其根據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捕捉獵物時可藉助胸脯重量.你傾向於第 種看法.

  ⒊泥盆紀晚期的某些肉魚類很可能曾經受到過極度乾旱的威脅,迫使它們設法尋找新的水塘或溪流以便在其中繼續生存下去,這就使它們不得不先爬上乾旱的陸地,結果,有些肉魚類找到了新的水源,因此得以繼續過它們的魚類生活;大多數探險者很可能悲慘地死去;但是,最成功的恐怕要數那些在陸地上學會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個體及其後代們,它們從此開創了全新的陸地生存空間,擺脫了水域對脊動物的限制,為向更高階的進化方向前進奠定了基礎.

  假設你是第一條從水中爬上岸的魚,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試以第一人稱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火眼金睛】

  ⒈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⑴"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麼嘴長牙 "運用設問的修辭手法,引出下文.()

  ⑵"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明化石中隱藏了古生物的資訊.()

  ⑶"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運用擬人的手法,說明人類對化石有很深的瞭解.()

  精:這幾個判斷題考察的是對修辭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⑴句中的兩個問句不是設問,因為設問是自問自答,而這兩個問句只問而沒有答,所以是×.⑵句中,把生命歷程的痕跡比作條條皺紋,把化石比擬為人的臉.所以是√.⑶句中運用擬人的手法是對的,但是並沒有說明人類對化石有很深的瞭解,而是說明人們剛剛挖掘出化石,開始瞭解他,所以是×.

  ⒗ 化石吟

  【基礎練習】

  ⒈⑴物質由於長時期的風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壞.⑵變得虛幻,不存在.

  ⑶在水面以下行動或秘密行走.

  ⑷直到海水枯乾,石頭粉碎,形容經歷很長的時間.

  ⑸青翠茂盛.

  ⑹稱讚而且佩服.

  ⒉勢 揚 享 待 伎 砭 衷 化

  ⒊肉體 / 雖 / 早已腐朽 / 化為烏有,

  生之靈火 / 卻 / 悄然潛行 / 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 / 裹藏著 / 生命的 / 資訊,

  為歷史 / 留下 / 一串/ 珍貴的 / 密碼.

  ⒋略.

  【拓展閱讀】

  ⒈⑴擬人化 遙感 考古 ⑵略.

  ⒉⑴D

  ⑵①前肢短得可憐.②步伐蹣跚,移動速度緩慢.①前肢力量足以應付捕食的需要.②言之成理即可.

  ⒊略.

  【學後反思】

  作者為什麼要描寫值麼都得化石?對本文中心起什麼作用?

  你對本文的理解是什麼?(不少於100字)

  《化石吟》課題研究

  【目標導航】

  1、瞭解生物進化方面的有關知識。

  2、理解聯想和想像在詩中的作用。

  3、品味詩的語言,體會說明與詩有機結合的特點。

  【課時導學】

  〖日積月累〗

  1、關於“吟”:

  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如唐李白作有《江上吟》、《玉壺吟》、《梁園吟》、《梁甫吟》等,孟郊作有《遊子吟》,明於謙作有《石灰吟》。這類詩都有讚頌的意思。本詩標題《化石吟》,就是讚美化石的意思。

  2、關於化石:

  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埋藏在地下變成跟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是化石。在沉積岩裡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生物記載在地層書頁裡的文字。由生物的遺體而形成的化石叫遺體化石。它儲存著生物體原有的形狀和結構,一般儲存下來的多是生物體的硬質部分,如動物的骨骼、牙齒、介殼等,植物的莖、花葉、種子等。由遺物而形成的化石叫遺物化石。如動物的糞便,魚卵爬行類和鳥類的卵,原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燒骨、裝飾品等。動力的足跡,昆蟲的爬跡,也可以形成化石,這一類化石叫遺蹟化石。

  3、詞語積累:

  骸骨 遠古 潛行 蔥 幽雅 化為烏有 海枯石爛 日轉星移

  〖知識點撥〗

  1、內容結構:

  全詩共七節,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節。透過提問,引出遐想。第1節以四個“最早”開頭、設題,引發讀者思考;第2節引出化石,解釋開篇“最早”的疑問。

  第二部分,第3~6節。圍繞“化石”具體抒寫遐想內容,描繪逝去的多彩世界。第3節寫化石承載的資訊,揭示生命的真正起源。第4節寫化石經受了億萬年變遷的考驗。第5節寫化石具有永恆的記憶力。第六節讚美化石的偉大功績。

  第三部分,第七節。收束全文,回應開頭第2節,稱讚化石的記憶萬物的歷史作用。

  2、寫作亮點:

  ⑴ 想象豐富,內容充實:

  這首是抒情詩,但意象甚多,內容極為豐富,縱向想像到遠古,橫向想像到各種物件,而這都以“化石”為聯想點。“化石”是本詩的聯想的“點”由此及彼,先後聯想到魚兒、鳥兒、樹兒、海枯、石爛、日轉、星移、恐龍、猛獁等,它們都是透過化石來重現復原的,都與化石密切想關。這樣點面結合,虛實相生,今古交織在一起,拓展了想像的空間,豐富了詩的內容。

  ⑵ 擬人比喻,生動形象:

  全詩運用擬人手法,將化石當成會說話的人來寫,並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它,顯得自然親切,同時也增加了詩的靈性,便於抒發感情。“生命的檔案”“生命的航船”“高明的術師”“卓越的雕刻家”,這些都是對化石的恰當的比喻,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了。擬人和比喻手法的運用,增加了詩的形象感和意象美。

  〖疑難探究〗

  1、詩的開頭兩節接連用六個問句有什麼作用?

  詩的開頭兩節透過問句的形式,引發了讀者的聯想與思考。後兩個問句點明抒情物件,領起下文內容。兩節連續不斷的提問,表現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也打開了讀者思維的閘門,使讀者和作者去想像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奇幻的神話。

  2、詩的第二節和最後一節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第七節是對第二節的回答,構成前後照應的關係。“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照應“逝去萬載的世界可否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話了”照應“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前有提問,後有回答,有放有收,這樣寫,使全詩結構完整而又嚴謹。

  3、具體說說“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這兩句詩語言運用的妙處。

  這兩句詩兼用擬人和比喻。“皺紋”使人聯想到人,人臉上的皺紋是生命歷程的寫照。但不是寫人,而是在寫化石。如果化石是人的臉,那麼刻在這臉上的皺紋就是古生物的生命檔案。這裡用比喻和擬人形象在說明了化石的作用──記錄生命的歷程。用詞方面,“道道”與“細細”是重疊詞相對使用,給人以迴環往復、節奏和諧之感。

  4、“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表達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衍不斷的,生命是在不斷地延續,是由低階向高階演化的。讚歎著大自然的神奇,人類的偉大。

  【知識整合】

  〖基礎知識〗

  1、《化石吟》這首詩是一首讚頌化石的_________________詩。其中“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裡是____________的意思。我們已學過同類型的古詩是《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吟》這首詩節奏鮮明,聲調和諧,音樂性強。請你用“/”給第三節詩標出節奏。

  答zir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質昇華〗

  1、根據句子的意思將詞語寫在括號內或把詞語的意思寫在橫線上:

  ⑴ 直到海水枯乾,石頭粉碎,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多用於誓言,反襯意志堅定,永遠不變。__________

  ⑵ 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指節令有了變化。_________________

  ⑶ 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歎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為烏有,生靈之火卻悄然潛行地下”寫一句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連結〗

  (2005西寧市)請你認真探究歷史教科書中關於“馬”字的演示圖,根據要求寫出探究結論。

  1、從漢字的起源看:漢字的起源跟實物有關,或最初的漢字是對實物的描。

  2、從漢字的發展看:漢字的發展過程是由到簡或筆畫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