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和寶寶一起運動的好處

和寶寶一起運動的好處

和寶寶一起運動的好處

  媽媽、寶寶、爸爸一起做遊戲是一種活潑、快樂、極富創造性和的自然豐富活動,也是孩子愛上學習的一條直接途徑。遊戲是有趣的,雖然有時也顯得有些漫無目的,甚至顯得有一點簡單,但是它是你培養孩子認知、社會能力和情感的關鍵方法之一。

  寶寶做運動遊戲的好處有許多,除了幫助他們成長,更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智慧。因此,讓寶寶愛上運動、會運動是十分必要的。那麼家長該怎樣給寶寶做運動呢?

  生活中到處都有可以開展運動的道具,到處都是可以運動的地方,只要爸爸媽媽們肯動腦筋,不怕髒,用心去發現,不怕煩,你就一定可以培養出一個身體棒、運動力強、腦瓜聰明的全能寶寶。現在小編就來推薦幾款適合寶寶做的運動。

  一、訓練雙手的抓、握運動

  心理學家說,“寶寶的智慧在手指上”。所以雙手動作的發展對寶寶大腦發育和智慧發展的有著密切的聯絡。寶寶手上的動作越複雜、越嫻熟、越精巧,寶寶的大腦就越聰明。所以,我很注意鍛鍊兒子小手的靈活性。我沒有刻意地訓練兒子手的運動動作,我的原則的是——在任何時候,讓他嘗試他想嘗試的。

  3~4個月的寶寶:開始喜歡抓握東西,並搖晃、敲打。我就給兒子提供一些不同材質、不同手感的東西供他玩,如塑膠玩、掉的絨毛玩具、小的金屬杯子、大的積木水果、等等。一切安全的東西都可以讓兒子用雙手來感知,來探索。

  1歲左右的寶寶:更加喜歡用雙手來探索周圍世界,喜歡摳小東西、抓別人、撕紙等等,常常表現出一定的破壞性,其實這些都是寶寶雙手動作發展的需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材料,如柔軟的衛生紙、比較有韌性的紙、麵糰、橡皮泥、拔蓋式的小瓶、螺旋蓋式的小瓶等。這些小道具常常比買來的玩具更能增加他雙手的運動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1歲半的寶寶:寶寶更希望很多事情能自己嘗試,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放手讓兒子做很多事情,比如,看到媽媽剝毛豆,他也會搶著來幫媽媽剝,我們要給他來參與的機會,讓他動手剝;連拿調羹都不太熟練的他,卻要用筷子,我們可以把大人的筷子給他用,有時候竟然會被他夾起來棗兒來;早晨起來,他非要自己穿衣服,我們可以讓他自己學著解開大紐扣;看到大人看書時一頁頁地翻,他也要翻,我們可以給他一頁一頁地翻;……因為經常鍛鍊,他的的雙手一定會越來越靈活,也越來越聰明瞭。

  二、雙腳的遊戲運動

  既然然孩子喜歡東奔西跑,那我們可以想辦法讓他的雙腳有事可做。

  如踢皮球:一開始讓他隨意踢,只要能踢離原地就好,這對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踢熟了,我們就要加大要求。就讓他向著一個固定目標踢,這既要求他會控制自己的力量,還得學會眼腳協調;等到他的雙腿和雙腳更加靈活時,可以和他一起玩雙人踢球遊戲。讓他在小跑的過程中控制球,不僅加大了對腳的力度和挑戰,也加大了對寶寶身體靈活性的挑戰,在踢球的嬉戲中,還增進了母子之間的感情。

  又比如跳一跳:寶寶喜歡從椅子上跳下來,但往往令父母感到危險,其實跳一跳對寶寶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所以,只要有時間,可以讓寶寶多進行跳一跳的運動。

  經常跟寶寶做遊戲,除了可以逗寶寶開心,還可以用作父母與寶寶的情感溝通,透過遊戲的過程和寶寶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刺激寶寶的好奇心和滿足感,在和爸爸、媽媽的接觸中,也發展了社會情感。經常和寶寶做遊戲,還可以刺激寶寶的感觀,遊戲通常是和語言一起進行的。邊跟寶寶做遊戲邊跟他說話,能讓寶寶熟悉父母的聲音和樣貌,刺激寶寶的聽覺,對於聽覺和語言發育都有好處。

  什麼運動寶寶不能做

  為了有一個健壯的身體,一些家長過早地讓孩子從事某些健體運動,殊不知有些健體運動不僅不利於孩子身體的鍛鍊,反而容易造成傷害。正處於生長髮育旺盛時期的`兒童,身體內的器官、組織尚未發育成熟,有很多與成年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點,因此有些健體運動不宜在兒童中過早開展。

  兒童不宜進行拔河比賽

  因為幼兒的心臟正在發育中,當肢體負荷量增加時,心臟容易疲勞,不能負擔像拔河這樣的大力量對抗。此外,拔河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往往會使兒童的手掌皮膚被繩索磨破,甚至由於雙方拉扯時間過長,用力過猛,在強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脫臼或軟組織受傷,嚴重的還會引起肢體變形,影響兒童體型健美。

  10歲以下兒童不宜玩碰碰車

  由於其肌肉、韌帶、骨質和結締組織等均未發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強烈碰撞時容易造成扭傷和碰傷。

  8歲以下兒童不宜玩滑板車

  長期玩滑板車會出現腿部肌肉過分發達,影響身體的全面發展,甚至影響身高發育。此外,玩滑板車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

  一些兒保專家認為,針對少年兒童身體發育特點,家長可以讓孩子進行跳繩、彈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籃球、游泳等體育運動。

  兒童不宜過早練肌肉

  在人的生長髮育過程中,身高先於體重的增長,兒童是先長身高、後長體重,且肌肉含水分較多,含蛋白質和無機鹽很少,力量弱、易於疲勞。因此,在兒童時期不宜過早進行肌肉負重的力量鍛鍊。

  兒童不宜倒立

  儘管幼兒的眼壓調節功能較強,但如果經常進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時間過長,會損害眼睛對眼壓的調節。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的原因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影響智力

  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會影響寶寶下一步的發育,比如,當寶寶學會坐之後,寶寶的腰部力量增加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他就有能力學習爬行。如果寶寶在7個月的時候還不能獨坐,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學爬,進而影響寶寶學走路。兒科專家指出,如果寶寶運動發育遲緩沒有得到及時的干預和治療,嚴重者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

  哪些寶寶容易運動發育遲緩

  兒科專家指出,一般早產兒或出現過缺氧、病理性黃疸、營養不良、顱內出血的寶寶比其他足月正常的寶寶更容易出現運動發育遲緩。如果寶寶曾出現以上的情況,家長應該更加細心觀察寶寶的運動發育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運動發育遲緩

  家長怎樣才能判斷寶寶是否是運動發育遲緩?專家指出,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時,家長應引起注意,最好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