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1

  曾有一位哲人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要向學生“灌水”,而是要“點火”,只有這樣教育才有意義。

  《愚公移山》一文我共上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翻譯課文內容,第二課時分析文章的主題。上第二課時時,我想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愚公“移山”的創舉的感想。當時,學生髮言很積極,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愚公移山是為了給子孫後代造福”,有的說“從愚公移山的壯舉看出他老人家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學生認為“愚公移山不理智,應該舉家搬出大山定居”;還有學生說“愚公有點強人所難的,他的子孫也許根本就不想這樣做,他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了子孫的身上,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這充分說明學生對《愚公移山》這則經典寓言故事的實質精神和故事所弘揚的蘊意還不理解。在讀解《愚公移山》這一文字時,教師又不應該帶有太多的情緒與結論,要讓學生讀解出自己個性化的理解,這也是新課程的要求。

  為了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我讓學生朗讀寓言的最後一部分,然後提出愚公的行為為什麼會“帝感其誠”的問題,讓學生再帶著問題“回爐”全文,進行思考。學生從文中找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難,進而思考到愚公如此做的決心之大,具有堅忍不拔、鍥而不捨的精神,而這些正是感動上帝的原因所在。然後我又順勢問他們“智叟為什麼要反對他的這種做法呢?”學生們踴躍發言,有的說他比較自私,有的說他目光短淺,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長遠打算……

  就在這時,我針對他們的觀點請出一位學生作出總結:愚公移山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更重要的是為子孫後代造福,他的這種利他主義、堅忍不拔的毅力、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而這也正是這則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

  課上到這裡,學生們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諦,而這些是他們自己思考得出的。我在此時也深刻體會到了給學生頭腦中“點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2

  今天學習《愚公移山》第一課時, 對於“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有什麼作用?,第五組同學講解為:說明愚公移山得到眾人的擁護與支援,並與下文的智叟形成對比,增強諷刺效果。此時,班長陳洪凡提出異議,說:“這不能說明移山得到眾人的擁護。”一石擊起千層浪,有的同學露出鄙夷的神色,有的同學不知所措,有的同學開始議論,我突然也感到詫異,因為自己做學生時老師就這樣講的,而且教了幾年,一直都理解為 “說明愚公移山得到眾人的擁護與支援 。”因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學參考書》九年級下冊(P311頁)就是這樣解釋的:“京城氏之子幫助移山,也具有深長的含義。既表明愚公的事業受到眾人的擁護,連兒童也欣然參與,也是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強烈的對比,加強了諷刺的藝術效果。”此時我連忙追問:“為什麼呢?”陳洪凡同學解釋到:“這個村裡不可能只有一個小孩子,為什麼沒有大人來參加移山,這恰恰說明愚公移山沒有得到眾人的擁護。”這時,卓盛同學補充說:“始齔,跳往助之”說明小孩很貪玩,因為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這時,大家茅塞頓開,這時下課的鈴聲也響了。今天這節課是本學期開始到現在,我最有收穫和成就感的一課,也是再一次讓自己深刻審視語文教學的一課。

  “始齔,跳往助之”說明愚公移山沒有得到眾人的擁護。假設大家都能理解愚公的做法,紛紛參加移山,那麼就不能突顯出愚公的高大形象和偉大的愚公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一種不怕困難,敢於鬥爭,堅持奮鬥的精神。正是常人不敢做不敢想,而作為一個年且九十的愚公不僅想了還做了,才顯得愚公的偉大。這不也是對世人的諷刺嗎?也正因為大家都不擁護,說明當時世風中缺乏一種鬥天鬥地的英雄主義精神,才有人塑造了一個 “愚公”的英雄形象,尤如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塑造的孫悟空形象。這也使這篇寓言故事有了它的時代意義。其實,下文的智叟只不過是眾多不擁護愚公移山反而嘲諷愚公人員中的一個。

  其實,愚公移山不僅僅沒有得到眾人的擁護與支援,甚至連他的家人都不支援。我對《教參》(P311頁)中“當他提出移山,並向全家描繪‘平險’後天險變通途的美好 圖景時,立即得到全家 的支援和擁護。‘雜然相許’,使人想到一家人我爭先恐後,紛紛表態的生動情景。”提出不同看法。首先,對“雜然相許”本身產生了疑惑。因為這是移山,在古代那種生產力還很落後的情況下,是人想都不敢想的,就是在當下也不過是開山鑽洞。其次,“雜然”書下解釋為“紛紛的樣子”,說明人很多,《教參》本課的“疑難排解2”中寫到“北山愚公的家庭人囗多,發表意見的人也多,因此用‘雜然’是很形象的。”即然人很多,那麼為什麼下文卻寫“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家裡人議事的時侯人很多,做事的時侯卻只有三個人,為什麼呢?我想:大家心理其實並不真心實意地想移山,可能只是因為迫於家裡最高權威者愚公的命令和對愚公孝心與關心才囗答應的。所以說愚公移山時,不是眾人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去移山,移山的情景不是熱火朝天,相反應該是寂廖無人似的悽慘情景。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漢、幾個蓬頭垢面的漢子、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在高成仞的大山腳下倒騰。所以課文最後“帝感其誠”。正因為明之不可為而為之,才顯得愚公氣魄過人,面對無比艱鉅的任務毫無懼色,而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才顯得愚公勇氣可佳,信念執著,心智成熟,也才能感動天帝,值得後人傳頌與繼承。

  縱上所述,我又產生如下思考:

  在我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有是與非兩種選擇,其實在是與非之間還絕大多數未知數。就像愚公與智叟,這中間還有很多人,可能有一部分人也像智叟一樣,只是智叟站出來當面指責的愚公,可能還有一部分人只是站在一旁把這作為茶餘飯後的笑談,還有的人內心同情支援愚公,但是行動上怕受了個罪怕被人嘲諷。世上的智叟多愚公少。

  《愚公移山》是一篇精典課文。為什麼自己做學生時沒有發現,做老師後備課沒有發現,以前教過的學生沒有提出異議呢?首先是對教參權威的盲目崇拜,缺乏批判性思維。其次,自己對文字的解讀缺少一種獨立性。第三,傳統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思維開發缺少一種自由民主的氛圍,沒有讓每一位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想法。第四,以前學生或其他學生沒有深入地結合生活現實來思考問題。只是依賴資料書,人云亦云罷了。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3

  《愚公移山》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其中愚公的精神影響了新中國一代代人的成長。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愚公的精神會受到人們的質疑。在初中學生心中,率先樹立一個正確的'愚公的人物形象,是課堂的重中之重。在教學策略上,我致力於以下四點:

  一、突出核心問題,帶動整體思路

  在最早的設計稿中,我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比如“愚公為什麼要移山?”、“他要把山移到哪裡?”、“愚公遇到了哪些阻礙?”等等,大大小小的問題多達十幾個,而且均以組的形式展示在課件中。因此第一次試講猶如一場知識問答賽,而整個課堂都是在一問一答中緩慢推進,缺乏整體感。帶教導師建議我將這些問題簡化,儘可能用一個主要問題串聯起其他的小問題,儘可能使目標指向更加明確。在導師的啟發下,我將本節課的核心問題確定為“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圍繞這個問題,可以去分析“平險有什麼困難”,可以分析“智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兩個問題的解答均可以過渡到愚公的人物形象分析上,同時也可以引出“對比”和“襯托”這兩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於是,課堂的整體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許多,問題之間的聯絡性也得到了加強。

  二、強調朗讀過程,調動學生情緒

  朗誦是我的專長,在日常的課程中,我常常示範朗讀,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朗誦的前提是理解文章,進一步則是情緒的感染。在認識“愚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後,我要求學生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這一步驟需要學生情緒的感染,因此在課堂中我格外強調閱讀的過程。第一遍讀是齊讀,為的是曉知內容;第二遍讀是自讀,為的是品味思想內涵;第三遍讀是誦讀,為的是激發學生的情緒,同時檢測學生的理解程度。於是,我特意設計了三段需要重點誦讀的內容,從而使學生深刻地體悟:平險過程中的困難險阻、智叟的目光短淺和愚公的堅定信念。從這幾個閱讀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斷的深化,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也得到了逐步加強。

  三、抓住原文詞句,堅持文字出發

  在一些課例中,教師往往引導學生去討論“愚公愚不愚”的問題,有的甚至會引導學生討論愚公該不該搬家的問題。這樣的引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但卻犯了脫離文字的錯誤。這是用一種極其現代的功利性的思維去解讀古文,必然不能深刻理解原文宣揚的精神品質。我覺得,學習文言文,必須要先沉潛進文字之中,拋開現代人的慣常的思維觀念,迴歸“文字的語詞世界”。在具體分析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從文章的具體語句中尋找結論的依據,同時我會對這些語句中的一些詞語進行追問,並透過細節之處引導學生把握內容、理清思路。如關於智叟人物形象的推測,我就是從語言描寫入手,從具體的語境入手,用句式和語氣揣摩人物的心裡和性格。

  四、追求匯入創新,敢從標題入手

  在本課的設計中,我比較自豪的一處在於匯入的設計。在匯入中,我請同學們對標題“愚公移山”點上標點,表達自己第一次看到這個標題的想法。有同學點上感嘆號,表示對這一舉動的驚歎,有同學點上問號,表示對這一舉動的質疑。而這個匯入是課程結語的一個鋪墊,在課程結束時,我依然讓學生給這個標題點上標點,以表達他們學完課文後的想法。有的同學在“愚”上點上雙引號,認為愚公並不愚;有的依然點上感嘆號,表達對他精神品質的讚揚。這一設計前後呼應,先是以學生的情感判斷為導引,引導走向一個更貼近文字的愚公形象。本課結束前,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的時刻,再次給予學生表達看法的機會。

  在課後的交流和評課中,我也體悟到本課的不足。在本課開始前,我曾用了3分鐘時間檢測學生預習的成果,比如通假字、特殊句式、重要的實詞。設計的目的在於將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進行強調,以便課文內容的分析。然而今天的文言文教學需要教師將文言字詞的學習進行分類處理,比如需要煉字煉句、具體分析的要帶進文章深入解析,對生僻的難詞難句的學習可以直接讓學生參閱註釋進行記憶。因此,我將所有註釋均呈現在課前預習中,僅透過課前的幾分鐘進行強調,是難以引導所有學生進行有效而全面記憶的,而對於部分預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文言文字詞的學習可能會因此而滯後。對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我要尤為注意,對文言字詞要分類解決,加強有效性。此外在本次課程的最後我設計了一道作業題,是要求學生思考:如果沒有天帝神仙的幫助,愚公是否可以完成移山這一壯舉?當初預設的答案是“依然可以”,因為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體悟了愚公精神後,必然對愚公敬佩有加,也必然對他的事業抱有堅定的必勝決心。可是,同學認為他不能,理由是“等愚公的後人進入現代社會,那現代社會會產生惰性,所以不會”,由此看來,該學生依然沒有體會到文言文學習之初的一個特徵,那就是儘量拋開現代的話語語境和現代的思維觀念,去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內涵。這種現象的出現值得我多加反思。

  從備課到上課,從上課到反思,我思考了很多,也感悟了不少。尤其在導師的啟發和幫助下,我深刻地領略到,設計核心問題的重要性。核心問題能夠有力地牽動整篇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凝聚學生的閱讀注意,理清學生的思路。同時我也識到,文言文的教學必須要重視“朗讀”這一步驟,而且要多多地讀、甚至“狠狠”地讀,讀出文意、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因為只有“讀”才能使學生暫時忘卻現代話語語境,暫時離開純現代的思維方式,從而真正地沉浸在文字之中,體悟文中人物的精神和智慧。雖然考評課上完了,我長舒一口氣,但正因為上完了,我依然體味到了新的壓力,因為在課堂內外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我去推敲、去反思、去糾正的,我要以更為充沛的精力和堅定的決心投入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各方面修養,引導學生去感知一個原汁原味的語文課。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4

  《愚公移山》是初中文言文名篇,教材改編之前一直都是九年級下冊的內容,教材改編之後把它放在八年級上冊。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出自於《列子》。

  這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情節生動,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文中的愚公是一位志向遠大且非常有恆心的耄耋老人,他提出的“移山”的宏偉目標,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是讓人望而生畏的。可這一家人卻倔強的尊崇著這個老人的意圖,艱辛的移著山“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寒暑易節,始一反焉”。這一偉大壯舉,反應了我國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氣魄和堅強毅力。堅持、堅持、最後一定會勝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湧流不息的傳統美德。

  學生們在學習時,也是興味盎然的,無不為愚公持之以恆的精神和遠見的目光所折服。在激烈的課堂討論中,有的同學卻義正言辭的提出“愚公確實很愚昧,思考問題太過僵化,除了移山之外其實他們還可以搬家”。更有同學提出,“在今天,土地是珍貴的資源,是不可以隨便挖掘的。而且挖出來的土石也就成了建築垃圾也不可以隨便亂倒。”初聽到學生這樣的想法,我還是很驚異的,因為作為一篇寓言,文章的重點在於讓學生體悟愚公堅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寓言可以從多個角度理解,只要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按照合理的邏輯展開思考,不盲目求新求奇,又能聯絡實際來談就可以。孩子們有這樣的聲音,正是時代在發展的見證。

  首先談談“搬家”。搬家省力、省時,而且見效快。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這樣一條捷徑吧。那麼,愚公為什麼不選擇這一點呢?這大概就是中國人的”鄉土情結“吧。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躊躇滿志,回到故鄉沛縣,宴請父老故舊及鄉中子弟,在”酒酣“之時親子擊築,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風歌》凸顯了漢高祖劉邦君臨天下、“捨我其誰”的霸氣,同時,他也向沛縣父老鄉親吐露“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的故土情結。另外還有家喻戶曉的余光中的《鄉愁》無不體現出中國人的故土情結。因而可以體會愚公的心境了。再者,愚公一位有遠見的智者,面對險峻的太行、王屋二山,他更願意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為子孫後代造福,這同樣也體現了我們祖先改造自然的氣魄和堅強毅力。但學生的理解和愚公的做法並不衝突:移山是一種毅力,而搬家是一種智慧。因而此時可以教育學生遇事要學會選擇,從各方面各個角度考慮問題。

  其次談談土地問題。城鎮化的加快發展,已使農村的耕地面積越來越少,而且以前最不缺的“土”,現在需要買。家裡需要填個坑,都要到別處買土。農村要求統一規劃,各種垃圾不能隨意傾倒。這些都是目前學生能夠看到的問題。學生能談到說明他已經意識到發展和變化的問題,藉此機會鼓勵學生要勤奮學習,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我一直覺得,在夯實了語文基礎後,語文課堂應該是學生與教師思想火花碰撞的一個過程,也是彼此互相溝通認可的一個過程。很高興這節課能做到這點,希望以後繼續努力,繼續學習,爭取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愚公移山》的教學反思5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動的故事情節,又帶有神話色彩,篇幅短小,作為自讀課文,學生透過自學基本上掌握這則語言的主要內容。12月15日,我在初三(3)班開了一節《愚公移山》的公開課,現結合本課的教學實踐作如下反思:

  《愚公移山》是篇傳統的老課文,故事情節簡單,大概的內容學生早知,經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我這次主要是結合我的小課題研究: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方法來設計這節公開課。在準備上這篇課文之前,腦子裡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課堂教學對學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學中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

  1、營造良好的氣氛。在學習之前,我播放江濤所唱的“愚公移山”的歌曲,以此匯入課文的學習中。幾乎所有的同學能夠馬上進入狀態,部分學生學生還慢慢伴唱。我覺得這一點能很好第激發學生學習這則寓言的興趣。

  2、採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授課之前,我讓學生做了很好的預習,主要是針對文言字詞,梳理文章內容,嘗試進行翻譯。學生先結合文下註解獨立學習,把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然後小組討論,若還有疑難問題,則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出來,共同分析理解。我覺得這比單純的老師串講要好一些,可以調動學習的慾望。

  3、採用提問教學法。教這篇課文時,我提出了幾個問題。這則寓言一共寫了哪些人物?老愚公有多大年紀了?智叟是個年輕人嗎?那個“遺男”姓什麼?有幾歲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嗎?參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這件事做起來困難嗎?他們的勞動艱苦嗎?這樣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對文章既對重點字詞做了強調,也對課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