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很重要的認數教學的內容,這個階段的數概念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萬以內的數、大數的認識)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對100以內的數有著廣泛的接觸。

  透過課前調查發現孩子們對於數100以內的數並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數到100,但是在數法上可能並不是很標準,很多孩子習慣了簡單的口語式數數把幾十幾數成几几(如二十一數成二一等)。另外,拐彎處的數數也是一個難點,尤其在59、69、79、89後面接著是幾十,還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頓一下想一想再數下去。

  二、教學中我用四種數數方式進行了數的鞏固。

  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發現數數、理解數的組成、比較數的大小大部分學生掌握不錯,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還會三個三個地數,順著數倒著數基本沒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數到幾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該數幾十,三個三個的倒著數基本不會。在比較大小方面,學生不僅會比較,更重要的是他們能說出比較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來的。

  1、是讓學生集體從0數到100;

  2、是分組數數,一二組用五個五個數的方法數到100,三四組十個十個的方法數到100;

  3、是分男女同學,女同學數100以內的雙數,男同學數100以內的單數。這樣,不但鞏固了數的順序,還加深了學生對單雙數的概念和記憶。

  4、關於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達到了要求,而且不僅能會算,還能與老師、同學和家長交流演算法。

  三、教學中我還注重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課中安排兩次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8人小組合作分類、數數,在活動中讓學生試著與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綜合練習,如果說第一次合作學習是教師安排的話,第二次合作可屬於學生自發行為,當學生獨自未數清畫面數量時,自發產生小組分工、合作的需要,從而再次數數。

  但是本單元的教學仍有不足。

  1、學具小棒沒有發揮好他的作用。對學生來說,100以內的數數沒有什麼困難,所以沒有必要讓他們藉助小棒數,浪費了小棒操作的時間。學具小棒是在學生需要它幫助的時候再試著用。

  2、對100這個新的數概念建立得不深。可讓孩子感受一下100在不同物體中所表現出來的整體概念,也可讓孩子自己找找生活中的100。

  3、在做練習時,要激發孩子做的興趣,讓他們有動筆的欲。

  4、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與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另外,在具體的情景中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數之間的大小關係也讓一部分學生感到很困難。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2

  本節課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會數100以內的數,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引導學生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與實際生活相聯絡,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我在設計這節數學課時,著力體現以下一些新課標理念:

  一.注重情境匯入,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我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生活化素材,為兒童提供感興趣的數學問題,如數智慧星、為農民伯伯數花生種子、例舉生活中100以內數的應用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數學問題,對數學知識產生親近感。

  二.師生角色轉變,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成了學生研究成果釋出會。德國教育家福祿倍爾說:“兒童有著強大的驅動力和創造力,教師的任務就是管理和引導他們。把他們的驅動力和創造力用於值得從事的活動中。”本課透過爭奪智慧星、估測羊群數量、小組合作數種子、挑自己喜愛的學具數數、小組內自由地接力數數、互相之間的猜數遊戲、找生活中100以內的數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彙報小組合作數百以內數的方法時,就是一個小型的學生研究成果釋出會。

  三.及時給予評價,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在本課學習的各環節中,當學生完成某種探索知識的任務(數的方法),或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某一問題(小組合作數種子、舉生活例項)後,教師滿腔熱情地給予肯定、鼓勵,並獎給智慧星,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3

  曾經聽過一節吳正憲老師的講座,名稱是“讓孩子們在‘好吃’中享受‘有營養’的數學”。在裡面談到:為什麼那麼多有“有營養”的數學,學生卻不喜歡,不愛學,我們能否讓“好吃的數學”與“有營養的數學”在課堂中得到和諧統一,讓孩子們在“好吃”中享受“有營養”的數學。所以本節課我力求突破傳統複習課的教學模式,將“有營養”的複習課變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課堂,引導學生主動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有關知識,溝通各部分內容的聯絡,深入理解,發展數感,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首先選取生活中常見物體作為數學學習材料,開展了“估一估”的遊戲。簡單的材料讓學生感到了數學的親切,簡單的遊戲讓課堂變得其樂融融,讓學生增強了數感、提高了估計意識、複習了數數的方法,從而獲得了豐富的數學“營養”。

  其次選擇計數器這一學具開展一系列“數字娃娃”的遊戲,又讓課堂成了孩子們樂於參與、敢於創造的舞臺;也在其中複習了數的讀寫,數的組成,數的順序與大小,數位等知識;並使學生在關注問題的同時,增強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

  最後透過幫數字娃娃“50”找朋友,讓學生髮現數字中存在的規律,這是一道發散性練習,不僅起到綜合應用知識的作用,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路,發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求異性。並透過“50”這一個數延伸到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讓課堂學習成為課外學習的起點,讓他們在教室外去尋找一片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讓他們的數學思想得到了儘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數學課堂學習的生命意義。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4

  在教學本節課中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一注重學生數的建立,透過讓學生進行估計來建立數感,二是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例題一和例題二的教學都是在學生的動手實踐中進行,透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初步掌握數100以內數的方法,整節課教師應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裡面有3個十和5個一,這種數的組成反覆讓學生說。由於現在是非常時期,孩子們只能說給家長聽,沒辦法進行小組合作。

  第四周的教學依然是學生看“名校課堂”,我們一陣列八位老師根據“課堂”所講內容討論作業的佈置,發至家長群裡。我們班要求數學作業必須在下午6:00之前發至個人所在的小組。由小組長檢視組員上交作業情況,並在小組群彙報。老師進各小組群檢視。對於小組長的作業,老師先檢查,統一答案後,小組長再檢查組員的作業。小組長很細心,相比於前3周,我都是自己批改全班學生的作業,一天到晚地看手機,也做不到小組長那麼細緻,有的時侯,還不能完成作業的批改。這種分小組批改作業,真正發揮了小組長是老師“左膀右臂”的功能,既助力了老師,各小組組長的.組織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鍛鍊,非常時期,這也不失為教育教學的好方法。

  對於那些個別總是不按時交作業的學生,因為小組長的認真負責,很快這些學生的名單就傳到了老師這裡,個別通知,個別輔導,就是老師的因材施教了!

  在和學生的交流方面,之前透過微信發給家長孩子的情況,也不知道有沒有接收到,但是現在我可以看到哪個家長接受了我的訊息並且已經閱讀,哪些沒有接受到,我還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和家長取得聯絡。這樣,每個學生的情況我都可以反饋給每一位家長。孩子們也都能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過去我他們的學習情況。

  透過一週的上課,大家也都漸漸的進入了上課的狀態,畢竟沒有群體影響,可能自制力方面還是需要家長們的不斷督促,所以,我們也會每天和家長進行交流,儘可能的讓孩子如同在教室裡一樣的學習。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5

  《100以內數的認識》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0年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使學生會準確地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一年級學生在入學前一般就能數到100,但在實際數實物時卻很容易發生錯誤,因為在實際數實物時涉及到他們在具體數物品時能力大高低以及有無好的數數品質。為了十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數的組成,培養良好的數數品質,我為每位學生準備了數量是100的物品。選取這麼豐富的材料,一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很貼近生活的,二是讓學生在數完不同物品後可以交換不同的數數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觀地感受數學的組成,讓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數數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時,我事先為每個學生準備了數量為100的不同東西,但他們大多數數出來的結果卻不是100,當時擔心時間不夠用,只是教育學生要仔細地數數就草草地結束了這部分的教學。在認真反思後,我在另一次教學時做了修改,注重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數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個人數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為學生準備了數量在100以上的各種物品或學具,這些豐富的學具本身就刺激了他們,我還增設了交換物品數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更具體的體驗,有體驗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檢查別人數的過程中,學生們顯得極為仔細,並且有自己的主見,會選擇更好的方法來數數。

  一年級下冊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6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課採取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具體表現在:

  一、以形象的和擺小棒教學,非常適合低年級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

  我設計了非常精美好玩的教學,引導學生先複習20以內數的認識,然後說我們全班要坐大客車去參觀美麗的大草原,接著出示了一輛大客車,上面寫著限乘56人,我問學生這輛車夠我們全班同學和兩位老師坐嗎?學生都回答能坐開,於是就出現了美麗的大草原,學生紛紛驚呼太美了,慢慢出現了兩群羊,讓學生猜有多少隻,我和學生一起數,是20只,然後又出現了很多羊,讓學生猜有多少隻。學生知道這節課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於是齊聲回答100只,我就讓他們數一數驗證究竟是不是100只,師生一起數,沒數完10只就圈起來,初步認識了10個十是100。接著又出示了很多10個十的圖畫,學生非常感興趣。學得非常高興。

  我提前一天給學生布置每人帶10捆小棒,每捆10根。學生同位合作,互相擺小棒認識數的組成,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裡面有3個十和5個一,這種數的組成反覆讓學生說,分小組說,同位說等。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鞏固了數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