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1
買菜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放學回家後大人去菜場買菜都會帶著孩子,孩子們對買菜這種活動已經耳濡目染,耳熟能詳了,平時在幼兒園的角色遊戲中也會扮演成人進行買菜活動。在這樣一個大的前提下,讓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對幼兒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學習新的音樂技能,何樂而不為呢?選擇的內容來既自於幼兒的現實生活,又為生活所服務。活動開始部分,我以談話的形式和幼兒說說跟家人一起買菜的經過。為幼兒營造了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以商量的口吻給幼兒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回憶自己買菜的經歷,透過簡單地講述菜的品種為活動的創編環節作簡單的鋪墊。小朋友們的興趣很濃,積極性一下就被激發出來了。
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採用完整教學的方式讓幼兒學唱,透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理解了歌詞內容併產生主動學唱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學唱歌曲的過程中。雖然這首歌曲歌詞簡單,但是很多菜名連在一起說,幼兒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蘿蔔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這些菜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要每個幼兒清楚地按規定的節奏來唱,卻存在困難。於是我把這些菜名按照節奏分別畫出,如蘿蔔就畫兩個並列的蘿蔔,西紅柿就畫3個並列的西紅柿,這種圖形具體形象地表達了歌曲的節奏,使幼兒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視覺的參與幫助了幼兒清晰地分解了節奏,而且這張圖譜又成功地為創編歌詞打下了基礎。
在創編環節中,我給幼兒佈置了既簡單又略帶困難的任務,簡單的是讓每位幼兒畫出一種自己想買的菜,困難的是讓幼兒想象如何設計相應的歌詞,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菜的不同特徵編出相應的歌詞,唱著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慾望也更高了。
但在教幼兒學唱完整歌曲時,我忽略了讓幼兒體驗《買菜》這種音樂獨特的說唱特點,應該引導幼兒想想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唱的歌曲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哪裡不一樣?著重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音樂特點,嘗試用說唱的形式來演唱。可以慢慢加快說唱部分的速度,由慢到快,帶領幼兒發現其中的樂趣,樂意學習新的歌唱形式。活動中幼兒十分投入,尤其是在情景表演的時候,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於歌詞不是很熟悉,表演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提醒,可以在表演區投放菜籃子和玩具蔬菜,延伸幼兒在活動中學到的歌曲,用來進行表演。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效果還是很好的,幼兒在輕鬆歡樂的氣氛中學會了《買菜》這首歌曲,在最後的創編環節,幼兒也十分願意參與,紛紛說出了自己想放在歌曲裡的蔬菜,看著他們唱著自己編的歌曲高興的樣子,自信歌唱的模樣,並在音樂課堂裡感受著那份無窮的樂趣。我深刻的體會到課堂教學的設計與環節是多麼的重要,這將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所要學習與努力的。
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2
這學期我被調配到了中一班。對於一個剛剛帶完大班的老師而言,總覺得中班孩子們在自理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加上經常聽到家長來傾訴孩子在傢什麼事都不做,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自己的玩具不會整理等等,所以我針對這些情況,對這節課進行了精心安排。
在活動中我首先用了提問的方式匯入,"你們的小手會幹些什麼",讓幼兒為活動中兒歌進行仿編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讓幼兒領悟到自己在身體方面的成長。
我根據兒歌的內容進行了活動前教具的準備,用圖片的形式將兒歌表現出來,順利地引導幼兒理解並掌握了兒歌的內容,輕鬆地解決了活動的重點。在我的引導下,活動中幼兒能將自己的照片、物品進行簡單的講述和比較,並能說說"自己在家會做哪些事"。透過讓幼兒自由講述,滿足了孩子們"我要說、我想說"的慾望。接著我就藉助課前根據兒歌的內容製作了相關的圖片(爸爸、媽媽、奶奶、我、衣服、小腳、桌子、花燈),在我朗讀兒歌時,按兒歌順序一一出示,這樣幼兒就能很容易的看著圖片把整首兒歌念出來。我還在活動中帶孩子們集體朗讀,並且採用了接力朗讀和單人朗讀的方式,激發了幼兒朗讀的興趣,加深了幼兒對兒歌的記憶。
活動結束後,我發現我在活動只重視了幼兒的記憶詩歌內容,卻把仿編忽視了,只是我把孩子們會做的事,編入兒歌中,卻對於教學目標沒有完整地完成。我覺得,在活動中應該讓幼兒用"我會xx"的句式進行大膽的表述,並根據孩子們說的內容及時的,使幼兒把兒歌中的內容自然的遷移到了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中,也自然地進入了第三大環節創編兒歌中。這樣孩子們才能積極地創編出自己的兒歌,讓他們體會到了創編的快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
下次在開展這個活動時,我一定會圍繞目標來實施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3
《企鵝寄冰》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能激發幼兒與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友好情感。從中可以讓幼兒瞭解冰受熱會融化的道理,所以這是一節發展幼兒多方面能力的教材。整堂課上下來覺得幼兒的`思維很活躍,特別喜歡說,幼兒對企鵝送禮物這個故事基本上能夠理解,能夠體會到朋友之間的美好情感。覺得他們真的很棒!而我這個老師卻做的不是很出色。
經過課後反思,我總結了一下幾點:第一,我在啟發引導問題這一方面,還不夠自然,有時候孩子回答問題好了之後,我卻不知道如何回應他,還要思考一下再給他回應,這方面真的非常欠缺。第二,怎麼把幼兒的回答引導到主題上也是非常關鍵。孩子畢竟年齡很小,有時候他很願意回答,但是總是回答不到那個點上去,這時候如果我跟著他的思路走,就是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他們學習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有經驗的老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然後自然而然地引導到課的主題上去,這樣幼兒學的開心,效果也非常好!第三,我的隨機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幼兒的思維很廣,上課時老師必須靈活掌握每個孩子的心!有時候一個小忽視,孩子就容易受傷。今天我在提問的時候,葛徵宇忽然說:“老師,我舉手了你都沒叫我!”臉上很失落,我馬上說:“我看見你了,但是有好多小朋友也在舉手,一個一個來,待會讓你回答,好嗎?”我馬上就讓葛徵宇說一說,說完了他就很開心。雖然我反應的不是很快,但是也抓住了孩子的心!所以以後我的隨機應變能力還需要增強啊!
今天的課讓我既感到失落又感到輕鬆!作為一個教師,需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好多好多,只有經過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教學水平!
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4
一次玩結構遊戲,小宇動手拿了龍龍的玩具,龍龍執意不肯。小宇用力打了一下龍龍,手還沒縮回來,嘴裡已經很順溜地冒出一句“對不起”,說完依舊繼續和龍龍爭搶玩具。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告狀。我走了過去,龍龍像見了救星一樣哭訴著說:“他搶我的玩具,還打我。”小宇理直氣壯地說:“我已經說了‘對不起’了。”龍龍滿臉通紅,鼓著嘴出入意料地冒出一句讓人吃驚的話:“我打你一下,也給你說對不起。”順勢就要出手了。幸好我及時阻止,避免了一場“戰爭”。龍龍的這個舉動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孩子發生矛盾時一句“對不起”真能解決問題嗎?
從兩個孩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把“對不起”這句話當成瞭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他們認為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只要說了“對不起”,而另一個小朋友就一定會說“沒關係”,接下來就沒事了。在他們眼裡一句“對不起”幾乎是萬能的。所以,他們才理所當然地一邊做傷害別人的事,一邊“對不起”脫口而出。
出現這樣的情況,和我們處理幼兒矛盾時的方法有直接關係。我們教師普遍用的方法是: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就事論事,先批評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該道歉的道歉,該玩的繼續玩。我們只教會了幼兒說“對不起”,卻沒有教幼兒怎樣才能不用說“對不起”。我們這樣做不過是教會了孩子使用禮貌用語,而忽略了幫助孩子在交往中解決矛盾的能力。搶玩具事件中,小宇肯定知道搶玩具是不對的,但他還是搶了,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會常說“對不起”。他們做事前從不想後果。
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會明白“對不起”只是對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說句“對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經認識到了錯誤,並願意改正,但對對方造成的傷害仍然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讓幼兒明白,說了“對不起”以後,事情不是結束了,接下來,該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我們可以把這種精神上的安慰轉化成幼兒能夠明白的具體行動上的安慰,讓幼兒看得見,摸得到,便於執行。如讓幼兒幫助對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淚等等。這樣,幼兒透過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不僅有機會釋放心中的愧疚,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漸漸學會在行動之前多想想行為的後果,這樣對孩子才更有教育意義,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律,從源頭上防止矛盾的發生。
3月份中班幼兒教學反思5
新的一年又在孩子們的歡歌笑語聲中來臨了,本學期也將結束,為了檢驗幼兒經過遊戲和活動是否能有所提高,我們在學期末特地制定了此測評標準來進行測評。測評是以五大領域的教育目標及資料為指導,經過對幼兒各種本事的發展進行的測試,我針對測評情景作下分析:
健康領域:
中班的幼兒,生活中有了必須的自我保護本事和自理本事,明白一個人在家時,陌生人來了該怎樣辦。他們能夠自我協調地走、跳、跑,也清楚地瞭解,當在生活中遇到但在戶外活動進行跳繩時,有的幼兒跳繩的技能有點弱,以後的戶外活動將著重對此進行練習。
科學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異常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異常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教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係,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
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我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我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幼兒在計算方面表現得還不錯,多數幼兒能熟練分辨7以內數字並且能以數表示物體的數量,常見的幾何圖形都能夠認識但少數幼兒還不能到達。
音樂領域:
幼兒演唱歌曲時聲音洪亮,但還能夠較有情感的地進行演唱。他們的節奏感也還不錯,可是有的幼兒對曲子的前奏和間奏的把握不好,相關知識相對貧乏,以後還需要在節奏樂、音樂欣賞方面多訓練。舞蹈動作表演方面表現還好,大部分聽到不一樣性質的曲子會做出不一樣的動作和反應,此方面應注重加強。
語言領域:
幼兒在教師的要求下,能隨意的朗誦一首已學過的詩歌,朗誦時做動作。中班幼兒對詩歌有點壓卷感,他們比較喜歡富有情趣生動的故事,對看圖講述,異常是看兩幅圖講講一個故事,幼兒還不能將他們很好的連貫起來。還不能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述,可在根據圖片進行講述或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情節資料,語言稍顯貧乏。
美術領域:
大多數幼兒能自我詳細著去畫簡單的物體,在色澤上選擇較鮮豔。對美術作品有美的欣賞。幼兒在多數幼兒會簡單的剪紙,但在做手工上僅有少數幼兒能一步一步跟上教師完整地折出個事物。泥塑活動中,動手本事和想象本事好的幼兒用泥塑塑造的小動物很形象,但有的幼兒只會簡單的物體形象。幼兒的發散思維,自我想象力、創造力還需要提高。
社會領域:
本班幼兒對四季變化較有興趣,異常是今年冬天下了好多場雪,孩子們異常開心,也對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常會問教師一些雪的問題,試圖去理解雪與人們及其他動植物的關係,孩子們卻對自然物、人造物的探索也感興趣,但他們對自然角往往觀察到一半就再也不願去看了,同時有的孩子也不太願去記錄自我的發現,孩子們比較缺乏觀察察記錄,也不會將自我看到的聽到的說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