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1

  《葡萄溝》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不僅因為那裡有最好的葡萄,更因為那裡有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讀這篇課文,不但要讓學生對葡萄溝的物產和景色有所感悟,還要讓他們在讀中產生對祖國各地風情的嚮往,增強對少數名族的熱愛之情。實習生孫文文老師指教了這篇課文,這兩節課比較上次的課有很大的進步,下面結合講課談談我的看法。

  一、謎語引入,揭示課題

  這節課學習葡萄溝,用關於葡萄的謎語引入課題,課堂氛圍非常活躍,大家都能積極思考,同學們興致昂揚。在猜謎語的時候,大家積極性很高,猜的非常快,也可以看出同學們預習的很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在自讀中感知課文介紹了什麼?同學都能直接看出本文主要是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進行描寫的。

  三、多種形式,紮實識字

  在識字環節,用自由讀、齊讀、指名讀、男女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課堂效果很好。

  1.帶著拼音學習生字時,讓李家旗同學讀,李家旗識字、讀字稍慢,要讓他多識記,而且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掌握。男女分組讀的時候,同學們相互比較、積極性非常高,聲音非常洪亮,這樣同學們會記得更牢。以後可以多多運用這種方法。

  2.識字方法環節。在說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時候,大家都積極舉手發言,有很多好的方法。同學們思維活躍,比如說,在記住“堡”的時候,趙俊豪想到了很好的辦法是保護土地,生動有趣非常的好。其他同學都能開動腦筋,比如記“吾”時,同學們想到“五個口”,這個方法非常好,簡單又好記。從我們成人的視角很難想到這麼簡單的方法。很佩服同學們的想象力。

  3.識字小遊戲環節。大家非常喜歡這個環節。生字出示的非常快,考驗大家的記憶力觀察力,同學們注意力非常集中,說的也非常準確,可以看出同學們的生字記得非常好!

  四、利用圖片,理解詞語

  比如趙俊豪不理解“梯田”,我們這沒有梯田,同學們也不知道。不過我們班的同學課外涉獵的很多,陳念茲給他解釋“像梯子一樣的田地”。其實只是單純用語言描述,同學們很難理解,展示梯田的圖片,直觀形象,容易識記。在說“碉堡”時,徐濟寬解釋的非常好,是戰爭時期用於打仗的,非常出乎老師的意料。還有“陰房”,大家以前都沒聽說過,藉助圖片理解本課中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詞語,加深大家的理解,效果非常好。同學們也很喜歡透過圖片的方式識記,同學們積極性高、記得也就快。

  五、再讀課文,品讀感悟

  葡萄溝為什麼真是個好地方?帶著這樣的問題,大家再次讀課文。在回答的時候,同學們能用自己的話表達,這點非常好。比如第一自然段,同學總結說是葡萄溝水果多,說的非常好。第二自然段,同學說是葡萄溝顏色多,然後我就要引導,是葡萄溝出產的葡萄顏色多。同學總結的雖然不夠完整,但積極思考勇於發言。在總結課文方面,以後要多加強訓練。

  不足之處:

  1.剛開始上課時,猜謎語大家積極性很高,這樣課堂就不好控制,有點混亂。在引導同學們遵守課堂紀律這方面,有很多技巧,在這方面還要繼續加強。

  2.在講陰房時,陳念茲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陰房沒有屋頂,要是下雨了怎麼辦?”這個問題非常好,看得出同學們會積極思考。在這一方面,是我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上課時一時也想不出答案,就說“這個問題非常好,老師下課告訴你們”課下我也很快的蒐集資料,告訴了同學們。在以後的備課中,一定好做好充分的準備,預想到各種情況。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2

  《葡萄溝》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內容。課文以新課標的思想為指導,要求學生透過學習課文對葡萄溝的物產和景色有所感悟,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產生對葡萄溝的嚮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一、圍繞“好地方”展開教學

  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葡萄溝盛產水果;葡萄溝葡萄多,景色美麗,維吾爾族老鄉非常熱情好客;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色鮮、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葡萄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找找課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後,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呢?激發了學生再次朗讀的興趣。

  二、充分朗讀,感受“好地方”

  抓住重點句子,引導學生充分朗讀。如:“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透過朗讀,感受葡萄溝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鄉之好客,從而體會到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三、巧妙對比,凸顯“好地方”

  在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時,孩子們很快感受到了葡萄很美,但是葡萄溝葡萄之多,孩子們很難體會到,怎麼辦?課堂上,教師透過朗讀示範,有意識地將“一大串一大串”改成了“一串一串”;“五光十色”改成了“五顏六色”。透過對比,孩子們很快發現:“一大串一大串”說明葡萄溝葡萄非常之多,“一串一串”已經很多了,兩個“大”字,說明每一串都長了很多。孩子們還發現了“五光十色”除了顏色多,還寫出了這些葡萄很有光澤,甚至有學生聯想到這些晶瑩剔透的葡萄在陽光的照耀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孩子們對葡萄的美感受更深了,朗讀也更有感情了,也進一步感受到了“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在理解感悟句子“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此時,孩子們對葡萄溝充滿了嚮往,對維吾爾族人民充滿了無比喜愛之情,教學的難點得以突破,並且透過對比,孩子們從心底裡感嘆道:“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四、遺憾之處

  由於小學生缺乏生活體驗,不知“梯田”、“陰房”是什麼樣子的;茂密的枝葉怎麼會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此時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將山坡上一層層的梯田,陰房的外觀,牆四壁的小孔,陰房內的木架及掛鉤,綠色的涼棚,五光十色的葡萄,把相關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很好的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3

  《葡萄溝》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裡出產水果,尤其是葡萄最受人們的喜愛,那裡的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

  新疆對於學生們來說是既遙遠又陌生,同時又充滿著好奇和嚮往。孩子渴望瞭解那裡,對教材中的許多地方充滿了好奇,他們想知道:“葡萄溝在哪裡?”,“梯田是什麼樣的?”,“陰房是什麼樣子的?”,“葡萄乾是怎樣製成的?”……諸多問題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解說就能解決的。即使是,那也必將是枯燥和無趣的。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首先以談話匯入,詢問學生喜歡吃葡萄嗎?葡萄吃時味道如何?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接著出示中國地圖,找出葡萄溝在地圖上的位置,介紹新疆維吾爾族的資料,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

  我從以下幾步實施了課堂教學:

  1.看圖片:透過各種各樣的圖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葡萄溝水果多、景色美、人熱情。

  2.品讀美句:讓學生自學課文,從課文描寫的語句中瞭解葡萄溝好在什麼地方?然後再學習葡萄溝好在哪些方面。我引導學生試著抓住重點的詞句,來深入思考、理解課文內容。如“葡萄溝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一句,出示葡萄溝水果圖片,充分體會“盛產”的意思並想象出葡萄溝水果真是又多又好。

  3.讀中悟情:前面的每一個步驟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葡萄溝的美,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熱愛之情。我引導學生充分的朗讀,讀出對葡萄溝的喜愛之情,整個課堂是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多朗讀,並做到多種形式的朗讀,透過朗讀理解重點詞語,再從讀中悟情。

  雖然我在備課時動腦筋想了這些教學環節,使我的課堂更加實在。可是對於課堂及時生成的教學點,我卻不能夠及時捕捉。看來,要讓課堂上得紮實,光有預設還不夠,還要隨著學生,隨時生成。這樣的功夫,還需要我不斷磨練。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4

  《葡萄溝》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裡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透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裡產生喜愛之情。

  在教學時,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語句的含義。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再熟讀的基礎上,再找出本文的中心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之後,請同學們把這句話,先個別讀,再有感情地自由讀,最後發自內心讀,使學生初步感受葡萄溝的美好。使不同的語氣蘊涵著不同的感受,促進學生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更好地把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用讀的方式表現出來。

  第二自然段的自學,我則是創設情景,利用課件激發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句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描寫葡萄顏色多的這句話,我透過讓學生比較句子說說“五顏六色”與“五光十色”的不同,透過展示葡萄五光十色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五光十色”不僅表示顏色多,還表示新鮮、有光澤的意思,從而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和優美;最後一句描寫老鄉熱情好客的句子則透過創設情景,請學生說說老鄉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並透過課本劇表演把老鄉熱情好客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活化起來,這樣學生不僅領會了句子的感情還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真可謂一舉雙得。有效達成了教學的目標。

  不過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

  就是學生對詞語的積累不夠紮實,今後我要繼續加大孩子們對課文中詞語的多多積累。再是課件內容多而繁瑣,以後力爭精中求精,讓課件為教學服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5

  《葡萄溝》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裡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乾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透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裡產生喜愛之情。

  這篇課文采用導遊式的情景教學,設定一種輕鬆的旅遊氛圍,先由教師做導遊牽引、點撥,透過語言、圖片、課件設定情境,讓學生輕鬆地遊歷於文中,感受葡萄溝的秀麗風光、世事風情,從而受到美的薰陶,鍛鍊聽說讀寫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以遊為主,以導為輔,遊中串導,導牽遊蹤,學生在邊賞邊遊中輕鬆自然地融會貫通。

  教學時我緊緊抓住重點段,引導學生運用抓重點詞的方法,自主讀懂自己喜歡的句子,感受葡萄的多和美,學生基本上都能抓住“茂密”“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進行探究,學生能結合圖片,充分體會"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並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學生能結合圖片,充分體會在涼棚下舒服清涼的感受.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再透過小組交流來擴大學習的成果。在學生讀懂第二段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判斷:在葡萄枝繁葉茂,結得又多又好;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這兩層意思中,哪一層才是第二段的主要內容?學生一下子就找出了與課文主要內容息息相關的第一層意思作為第二段的主要內容。說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這種概括段意的方法。如果這時我能及時地給學生總結提煉一下方法,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這一點是我的疏忽。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如果能善於創設良好的氛圍和情境,就能促進學生與文字的對話,讓學生更好地把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表現出來。在反饋第二自然段自學情況時,我善於創設情景並充分利用了課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句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描寫葡萄顏色多的這句話,我透過讓學生比較句子說說“五顏六色”與“五光十色”的不同,透過展示葡萄五光十色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五光十色”不僅表示顏色多,還表示新鮮、有光澤的意思,從而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和優美;最後一句描寫老鄉熱情好客的句子則透過創設情景,請學生說說老鄉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並透過表演把老鄉熱情好客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活化起來,這樣學生不僅領會了句子的感情還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能力得到了發展。

  課文第三段介紹了葡萄乾的製作過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透過自主閱讀、觀看形象的圖片,自己提出疑問——晾房四壁為什麼要留著許多小孔?再透過讀書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並透過讓學生看圖為大家介紹葡萄乾的製作過程這一環節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讀懂了這一部分。學生學得是有滋有味.

  我們的祖國多麼廣大,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人更美。讓我們走出教室,自己去觀察,自己去了解自己的家鄉吧!接著透過維吾爾老鄉的一封信,鼓勵學生用信的形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然而,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感到課堂上仍存在幾點不足:

  1、好文章要三讀:初讀讀通——細讀讀懂——品讀讀美。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書,在“放”中讓學生主動融入閱讀情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薰陶。遺憾的是我沒有很好地讓學生的讀書,稍顯粗糙、匆忙了點。

  2、此外,在把握課堂機制上,課堂每一環節再緊湊方面尚需努力。

  3、學生對詞語的積累不夠紮實。這節課上,我並沒有對學生積累詞語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提醒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繼續加大同學們對課文中詞語的積累,豐富他們的詞彙。

  4、教學中,課件的頻繁出示,顯得太花哨,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夠精練。

  在今後的教學上,我要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斷的探索、向他人請教,與新課程接軌,展示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