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精品】描寫魯迅的作文4篇

描寫魯迅的作文

【精品】描寫魯迅的作文4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魯迅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描寫魯迅的作文 篇1

  魯迅先生逝世了,許多人都來追悼他。他的遺體靜靜地躺在萬國殯儀館裡。那時侯魯迅救助的黃包車伕來了,在魯迅家做事的女傭阿三來了,他的侄女周曄一家人也來了,萬國殯儀館裡擠滿了追悼魯迅的人,莊嚴,肅穆。

  我站在萬國殯儀館的門口,心中有說不出的那種滋味。我真想走上前去獻上一朵鮮花,我真想去學醫,把魯迅先生醫好......但那已經不可能了。

  第一個走上前去的是魯迅曾經救助的黃包車伕,他買了一雙嶄新的鞋子,也許是他四處幾借錢才買到的鞋子,也許是他再也不會讓魯迅看到他光著腳了吧。他穿著軍裝,走上前去,敬了個禮,然後說。

  “魯迅先生,我寄託了你的希望,成了一個軍人,我也學會了打鬼子了,但您已經悄悄的離開了我們。你不能就這樣拋棄我們走了,我們的祖國還需要你來栽培、幫助。如果你還活著那該多好啊,繼續幫助我們的祖國,寫文章,如果你能長命百歲那又該多好啊!”

  聽了黃包車伕的感述,那個從前眼睛失明,但受到了魯迅先生的幫助的女傭阿三也發言了。

  “親愛的魯迅先生啊,你是多麼偉大,多麼慈祥啊,你生病時,還叫我不要乾重活,而且你在死麵前也無所畏懼,還在堅持寫文章,這種為自己想少為別人想得多的精神可真是可敬啊,值得全世界學習啊!”

  第三個走上前的是周曄和她的爸爸媽媽,周曄把伯父送給她的兩本書放在花上,只見她滿面淚水,穿著黑白相間的`衣服,頭上帶著白巾。然後,周曄就深情款款的說。

  “伯父啊,你真偉大,生前還教我怎樣好好做人,一眨眼,您就去世了,我是多麼傷心啊,你真是好樣的!”

  然後,許多工人和學生都向魯迅先生致敬,場面悲傷極了。

  我相信,魯迅的靈魂會默默幫助我們的祖國的明天更加美麗。

描寫魯迅的作文 篇2

  他的目光,如劍的鋒芒一樣,鋒利無比;他的神態,如泰山一般,十分穩重;他的和藹,如母親的愛撫一樣,令人嚮往。

  他的筆鋒,如匕首一樣犀利;他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這個人便是魯迅,在偉大的愛國詩人臧克家眼裡,他是永存的,他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他大公無私,他活著,是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活,所以他可以萬古流芳,名留青史,家喻戶曉。而自私自利的人,必將遭到人們的唾棄。此時,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一頭真正的老黃牛,孺子牛。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笑談碰壁時,他是那麼和藹、幽默、風趣、樂觀。他用自己獨特的語言作為棍棒,使小侄女的心受罰,這是真正的教人之道。此時,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那樣的幽默、風趣。

  在《一面》這篇文章中,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青年的人。關心青年,在他的心裡就像關心他自己一樣。又有一個青年得到了他的幫助,這使他那顆憂國憂民的心暫時平靜下來。此時,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那樣的熱心。

  老黃牛、孺子牛、和藹、幽默、熱心、捨己為人、憂國憂民、不屈不撓……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魯迅先生。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永垂不朽!

描寫魯迅的作文 篇3

  紹興似乎從古至今是一個出名人的城市,也可以說,這個城市是以名人而新的。但是一踏上紹興,腦海裡便只有“魯迅”這個深刻的印象罷。也是因為魯迅,給紹興添上了些許濃郁的“書氣”。

  紹興總會給予人一種“老夫子”式的感覺。在冬天裡,紹興可算是非常的冷,只不過還帶一點清新,讓人從沉悶中釋放出來。昨晚的雪還未化完,便堆積在簷上。小水珠從中滲出來,極有聲韻地“嗒叭”垂下來。“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的孩提住所就坐落在紹興市區。第一次看見,真彷彿是幾十年前的古鎮,永不褪色的意蘊,與這日新月異的城市相映成趣。在魯迅故居的一條街上,有不少民間特色工藝品擺在那兒。還有瀰漫的臭豆腐的香味飄散,似乎再次強調了紹興的飲食特色。中間的水道上三三兩兩的停著烏篷船,似乎還在重現昔時的江南水鄉。不少戴著烏氈帽的遊客與老人穿插在人群中,別有特色。

  在這個昔日輝煌的大戶人家裡,雖是大年初二,卻還是擠滿了前來探尋的遊客,不乏有聞名而來的老外。魯迅的故居很多被修建,只留下故屋裡的木板中的裂縫去探個仔細了。最真的,還是魯迅故居里破損不堪的椅子,還有不成樣子的一觸即崩的棉絮,還有魯迅睡過的木床,反應著當年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的點點滴滴。我們還從被從遠處“搬”來的三味書屋中看到了魯迅所用的課桌與椅子,桌子上的那個“早”已經依稀,只是那黑白拓片還在描寫著這一段“軼事”。則在“百草園”中,或許上面的雜草們已經做了幾十年的替更,但是那片土地還在,用潔淨的輕紗一樣的雪把這方寸土地輕輕地蓋住,令人不禁想覺三尺土追尋當年魯迅的腳印。這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從那連珠中,竟讓人品味出江南的濃郁氣息。更像是一幅水墨畫,掛在故鄉的記憶中。

  一片屬於紹興的棕黃色,記憶中的人兒還在吃著茴香豆,喝著溫黃酒,安靜地聽著,屬於烏篷船的故事……

描寫魯迅的作文 篇4

  這是一幢普普通通的三層樓石庫門房子,位於虹口公園附近——山陰路132弄9號。它與周圍的房子差不多:坐北朝南,紅磚牆,黑鐵門。若不是鐵門右邊掛著“魯迅故居”的牌子,真想象不到偉大的魯迅曾在這裡住過。

  推開鐵門,有一個小小的空地,就是魯迅《給顏黎民的信》中提到的“四尺見方的一塊泥土”。走過窄而短的通道,便進人了客廳。

  客廳裡的東西都很陳舊了。正中是一張西式餐桌,周圍有6把椅子。會見客人時,魯迅總是坐在那把靠近門口、背朝外、面朝內的椅子上,為的是遮擋鐵門外反動特務的視線。客廳裡還有縫紉機、書櫥、書桌等。書桌上方掛著一張我們最熟悉的魯迅晚年的照片:瘦削、蒼白的臉上顯示出倔強和堅毅,深邃的眸子裡透露出對敵人的毫不妥協、對革命的無比忠誠。

  往北走過客廳後面一間用餐室,向左轉,踏上幾格樓梯,便到了二樓。再向右拐,走過一間小小的貯藏室,就看見魯迅的臥室了。

  臥室也是魯迅的工作室,不到20平方米,靠東牆有一張可以掛蚊帳的老式鐵床、一隻書櫥;靠北牆有一隻衣櫃;靠西牆是藤椅、茶几等。朝南有一排窗子,窗下放著一張普通的寫字檯,上面放著老式檯燈、眼鏡、筆墨紙硯等,其中最珍貴的是一支極普通的“金不換”毛筆,當年,魯迅就是用“金不換”寫下了一篇篇使反動派和“正人君子”膽戰心驚的文章。靠窗的牆上還掛著一本日曆,上面一張是“1936年10月19日”,靠牆桌上臺鐘的指標停留在“5時25分”上——這是魯迅逝世的日期和時間,它是魯迅戰鬥一生的最後見證。

  三樓南面是魯迅兒子海嬰和他保姆的住房,隔壁北面的小房間曾是魯迅秘密會見和保護共產黨人的地方。

  解放後,為了永遠紀念魯迅,魯迅故居經過徹底整修,從1951年起對外開放。現在,每年都有許多人來這裡參觀,表達他們對偉大魯迅無比熱愛、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