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1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容積等有關知識後進行學習的,這部分知識著重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轉化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所以這部分知識是本單元的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我避開了學生的認知衝突,採用《烏鴉喝水》的故事直接匯入不規則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為排水法,然後透過學生實驗演示、觀察、討論直至得出結論,整個教學過程看似有聲有色。但是,課後經過丁老師和李蕊坊主及各位坊員對這節課教學過程設計提出的見解及指正,我意識到自己由於膽小怕出問題的思想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沒有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數學教育的根本不是教會學生怎樣算題,而是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本節課的教學我偏離了這一主題。

  由於我剛開始對學生思維的限制,學生對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計算方法沒有進行大膽猜測驗證,學生們的創造性沒有得到發展,整個課堂便失去了靈動。雖然整個課堂經過我一步一步引導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沒有做到讓學生對數學課堂“心動”的教學效果。

  透過這節課的缺憾,我意識到教學時對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都不要越俎代庖,應該遵循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透過他們的認知衝突去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樣的數學課堂才是孩子們的數學課堂,才是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課堂,只有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數學課堂,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數學課堂“動心”。

  很慶幸有機會加入李蕊老師工作坊,並且加入《小學數學課堂“生動之動心”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究》這個課題的研究團隊,使我在教學工作中不斷髮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經過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提點,在今後的工作中克服不足、繼續努力,力爭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2

  不規則的物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發現、驗證並運用排水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目的在於透過本節課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想法都應當透過親身的實踐去驗證才能夠得到結論再加以應用,這是一種很嚴密的思維過程,也是現在孩子缺少的一種思想。並在理解“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浸入水中物體的體積”的基礎上,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是本節課的難點。本節課的教學,要依託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已有知識,透過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實驗操作等數學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等量替換的'數學思想,探究求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透過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實踐能力和用數學方法分析、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節課中,有很多環節的處理都不是很到位,主要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保證數學思考的時間,提高數學思考的有效性

  在學生完成實驗結果彙報後,思考:“為什麼上升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物體的體積”?學生一時表述不清,老師由於心急就趕緊插嘴,引導學生思考、表述。其實,只要給點時間讓他們思考,他們就能意識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西紅柿,水增加的體積就是西紅柿的體積。還有一些學生,先是疑惑,停頓幾秒後,就都豁然開朗了。數學學習是透過思考進行的,沒有學生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而思考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因此學生在思考時,教師要做到耐心等待,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使學生真正經歷了整個思考過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保證了學生思考的實際效果。

  2、注重思維方法的引導,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在教學時,我透過引導,讓學生髮現,不規則的物體的體積必須要轉化成規則物體的體積,水可以充當這一轉化過程中的中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在水中體現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學生思考後交流:將不規則物體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長方體容器裡,上漲的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將不規則物體放入盛滿水的長方體容器裡,溢位的水的體積就是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對於溢位的水,學生也想出了很好的處理方法。在此,我就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後,在交流中造成衝突,又在觀察、討論、思考中相互接納,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要,盡顯了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揮了課堂教學中的多種互動作用,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揮。由此我也深該地認識到,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提升教學水平,增強自信,才能駕馭課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教學反思3

  回顧課堂,感覺亮點如下:

  (1)在合作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本節活動課注重求不規則物體的方法,設計求土豆(或其他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探究,先確定實驗目的及分工,然後小組展開討論,確定測量方案,研究試驗操作的步驟,實際測量並計算。這種讓學生真正地、實實在在的進行觀察和操作,不僅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得,更重視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形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感受數學方法在學習新知中的重要性。學生在探索中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思想與方法,而這又將成為學生探索的“導航燈”。

  感受:

  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用“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但還有個別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還需加強練習和個別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