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範文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1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 高中一年級學段,語文版必修第三冊中的一篇課文。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晚年的代表作,被明人楊慎評為辛詞第一。

  1、以學生感興趣的《經典詠流傳》中的一首歌曲《元夕》引入作者,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適當引申,讓學生關注辛棄疾和辛棄疾的作品,並瞭解辛棄疾一生和思想。

  2、語文的學習不可以離開誦讀,本節設計中,誦讀為本課學習的重點。透過讓學生誦讀,發現並處理誦讀障礙——包括字音、字義、斷句等;透過誦讀,讓學生初步感受這首詞的情感,尤其是老師和影片中的範讀,把學生帶入本詞豪放、深沉、悲憤的氛圍中。最後也讓學生掌握寫作思路後,熟練背誦全詞。

  3、用典分析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和關鍵點。在本環節的設計中,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充分討論,以文字中關鍵詞為突破口,結合註釋和學生課外知識,使學生充分理解典故的意義以及其中作者寄託的情思;並且讓學生初步感受幾個典故之間的關係,教師適當總結,為後面背誦環節打下了基礎。

  4、最後的結束語設計為本課的點睛之筆,上課如寫文章,“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餘。”讓學生充分感受本詞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更好地掌握本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學反思2

  (1)、優點。

  1、能夠快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作者,對宋詞,對時代背景都能夠產生濃厚的興趣。

  2、讓學生對詞中的典故有足夠的熟悉,這也是學習本詞的`關鍵所在。

  3、對話交流,以學生為主題,教師適時點撥。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揣摩、消化,然後教師的點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對於詞中五個典故的分析,學生小組討論、發言,教師小結。

  4、把握寫作思路,快速背誦全詞。

  (2)、不足之處。

  1、上課狀態較為拘謹,導致情感度不夠飽滿。在以情動人處略有不足。

  2、對於個別重點字詞有所忽略,比如:“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中的“總”字,所能夠表現出來的惋惜,“烽火揚州路”中的“路”的含義(類似現在的省)等。由於急於完成自己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文字中的重點詞,不足取。

  3、典故之間銜接分析稍有不足。如果能夠處理好這個銜接,整首詞會更加的連貫,作者的情感也更加容易被學生所理解。

  (3)、改進措施

  綜上所述,認識一下幾點:

  1、更好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學生在透過感受文字,從而感受作者的形象,而不是教師急於透過自己的設計引導學生,讓學生找到作者的形象。

  2、更好落實語文學習“以文字為中心”的學習理念,從文字出發,充分研讀文字,深入研讀文字,否則,語文學習就是“攀無根之木”“尋無水之源”。教語文,一定要回歸文字。

  以上是我的幾點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進行反思教學和研究,使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