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設計的一本書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設計的一本書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學反思1
《我設計的一本書》屬於設計應用課。主要是要求學生透過自主學習,設計繪畫製作一本書,這本書要有封面、封底、內業設計等。來培養學生對美術設計的興趣。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繪畫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對於書籍的.設計卻瞭解很少。由此在設計本課時,我認為創設一種真實的問題情境還是有必要的。首先問學生喜不喜歡看書,喜歡看什麼樣的書,從這一點切入主題,來提高學生對本課的興趣。接著出示一本書,引導學生觀察書的封面設計有哪幾部組成。講解設計過程,讓學生了解書的設計規律及方法。如:封面、插圖可以繪畫,也可以剪貼等等。最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設計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並鼓勵學生今後為自己的日記或週記來配插圖。
本課學生能發揮個性思維,來具體創作設計,但配圖與內容的搭配還不是很恰當。
我設計的一本書教學反思2
雖然課題是《我設計的.一本書》,但我感覺,在一節課中讓學生做一本完整的書有難度,因為單是書的裝禎藝術就包羅永珍,更別說是整本書的設計了。所以,我把本節課的重點定位在單純的封面設計上,那如何把設計封面必須掌握的知識、要點,以更好的、新穎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我在試教中做了嘗試,最後確立了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再拓展的路子。比如,在給學生介紹完一個完整的封面設計是由封面、封底、書脊構成以後,就把書發給學生,讓他們在真實的書中去發現、尋找:封面設計的構成要素。因為根據學生以往的經驗,都是重點看書名,就迫不及待的讀內容去了,他們往往只關心故事的過程、書的內容,沒有人留意作者、出版社等其它要素和這些要素的關係。事實證明,這個讓學生直觀的看書、感受書的方法是不錯的,學生作業時能主動的思考這些要素,自己編寫出版社的名字、自豪的寫上作者的名字,突出了《我設計的一本書》“我”的主動性。
再者,我的另一個想法是不單單讓學生會設計書的封面就達到目的,想透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對書有一個新的認識。當學生再次欣賞自己的書時,再到書店選購書的時候,會不只留意書名、內容自己是否喜歡,還會從美術的角度、用設計的眼光去對書做一個新的審視,從而引發學生對封面設計的關注,培養他們的設計意識,使學生感受到:設計存在於任何一樣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