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影子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1

  《我的影子》是一篇與科學知識有關的文章,課文內容有趣,新奇,接近兒童生活。所以,我從以下及格方面開展教學,收效不錯。

  一、 圍繞中心主題,課前激發學生的興趣。

  本單元主題為好奇,關於學生的好奇,我相信是真如十萬個為什麼。因此,我根據小學生年齡小,對很多東西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讓他們提前預習,課前,查詢資料,並在上課伊始,讓他們讀給大家聽,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使其他同學增長了知識,進而為課堂教學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感悟語言文字。

  由於這篇課文層次清晰,內容簡單明瞭,所以在讀的方面花費很多的時間,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以讀促悟。

  1.讓學生有目的性,有層次性地讀,每次在佈置學生讀之前都提出具體要求。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選擇,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好朋友聽,並說說為什麼?

  3.把評價主權還給學生,在學生讀後,大部分學生都學會了準確地評價他人朗讀時的優點和不足。

  4.朗讀形式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慾望和積極性。通常用小小擂臺賽等比賽形式,具有競爭力,效果明顯。

  在充分朗讀後,也為學生感悟課文和積累詞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從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中,不僅體驗到影子的變化,並學會了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理解影子和光線的關係時,我本意讓學生用模擬實物來自主探索。(實驗方法:四人一組,左右兩位同學手執手電筒不動當作路燈,其他兩位同學用短的鉛筆在光線下移動,可當作人在走,共同觀察影子的變化情況。)可是,由於天氣原因,影響了實驗的進行,不容易觀察到影子的變化。這是我疏忽的地方,在備課前欠考慮,我想若上課之前自己先動手試驗一下,就會預料到這個不足的地方。針對如此,課堂上我進行了二度設計,讓學生去實際生活中觀察,並記錄在日記本里,從而查缺補漏。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2

  這一學期來,我發現我們班學生變了,課堂上的表現不再像一年級的時候那樣活躍,那樣積極、主動了,取而代之的經常是死氣沉沉,師生彼此都覺得無趣。,我也覺得很累,常有一種“老牛拖破車”的感覺。為此,我非常苦惱,一有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原因在哪裡?他們對那些星星月亮之類的小獎品已不那麼感興趣,對開火車、找朋友等常見的形式也已習以為常了,我該怎麼辦才能把他們的熱情再調動起來呢?”

  我決定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大幅度的改革。今天,學習《我的影子》一課的生字時,我先請學習小組討論幾分鐘,看大家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然後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上臺當小老師,教會同學們記住生字。你聽聽他們的講解:公主的“主”:頭上的點就像公主頭上戴的頭飾,下面的“王”字表示她是皇帝的女兒,很大;“揮”:將軍經常這樣跟人揮手(做揮手的`動作),所以“揮”是“扌”加“軍”;“蹦”:一群小朋友要去爬山,大家高興得蹦起來;“矮”:我知道一個小女生長得像禾苗一樣高,就是矮;(另一個學生指著旁邊同組的同學說):李瑞長得高,培欽長得矮;(另一個學生半蹲著腳把自己扮成一個小矮人說):我知道像這樣個子很小很小的人就是矮。……教室裡不時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我也不由自主地發出讚許的微笑,並及時作出鼓勵性評價:“你的想像力真豐富。”“這辦法妙極了。”之後,我又稍作下總結:“剛才,我們從這些同學身上學到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大家透過交流,總結出如發揮想像猜字義、加動作表演、爬文字長城等方法。一節課下來,我做的事不多,孩子們卻學得更好。

  經過反思,我發現這節課成功之處在於:真正放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前段時間,我潛意識裡總擔心放手讓學生自學,而不經過強化訓練,學生能學得好,記得牢嗎?有了這種顧慮,自己又在不知不覺中走回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框框之中,學生字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又一遍一遍地寫。這種毫無挑戰性又毫無趣味可言的重複訓練,學生能不厭從頭倦嗎?現在,他們成了自己學習的主人,不僅可以先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生字,自己的聰明才智也得到了展示,滿足了學習的需求。在這樣的語文實踐中,學生學到了知識,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鍛鍊,想像力也有了發展,又在活動中學會了合作與交流,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我的影子教學反思3

  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習效率低下,一直成為困擾語文教學的難題。面對低年級的學生,如何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在關注他們人文精神的培養的同時,尊重他們的個人經驗、感情和意見,引領他們在語文世界快樂成長呢?

  我覺得做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不但要學會關注,重視傾聽,及時對話,更重要的是要善於發現。教師不但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生活經驗,發現學生對文字的真實感受,發現學生的智力型別,而且要善於發現可利用資源。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我的影子》教學前,我先讓學生在燦爛的陽光下玩追影子的遊戲,然後請學生認真觀察,再彙報玩的過程中自己發現了什麼?上新課時,孩子們因為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對於我所提出的問題,都積極發言。他們有的說:“我發現影子和我一起動。”有的說:“我在前時,影子在後,影子的方向都跟我相反。”有的說:“影子有時變長,有時變短。”……在孩子們的高談闊論的同時,我讓他們再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樣描寫“我的影子”的。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讀起書來。孩子們再次彙報時,不僅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句進行理解,而且在朗讀時,面帶喜悅的表情。真是讀得聲情並茂。

  實踐證明,實施開放式的教學。不僅培養學生的開發思維和創新能力。而且使學生在輕鬆中掌握了新知識。教完這篇文章,我感到無比輕鬆和愉快,它讓我知道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觀察、蒐集相關的資料,讓課內的知識在課外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