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誰圍出的面積最大》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誰圍出的面積最大》教學反思

三年級下冊《誰圍出的面積最大》教學反思

  按照我的教學設計,讓學生透過觀察書本上由20根火柴棒圍成的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找到長與寬的變化,並且知道要有規律的進行記錄,然後同桌合作還是用20 根火柴棒圍出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並有序地把表格填完整。在我想來,有了書上的示範,老師部分板書的提示,學生操作起來應該比較容易。沒想到,學生在圍長方形時花費了很多時間,根本沒有找到規律,隨意圍一個,再重新圍第二個,而不會在第一個的基礎上對長和寬稍作變化,變成第二個。更別談找到規律有序地填表了。

  是教學內容難度太高?還是我高估了我的學生?數學廣場的教學內容本身就帶有提高性質,屬於只教不考的,因此不能做到人人掌握,那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在教學設計中,把學生的.情況多考慮一點,或者板書直接用表格出現,又或者在觀察三種長和寬的板書時,不僅讓學生得出記錄要有序,再讓他們說說長和寬是怎麼變化的,有什麼規律,這樣是不是可以為下面的動手操作做鋪墊,掃除一些學生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