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熱門】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四篇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熱門】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四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初中學生的生活日益豐富,參與社會生活日益頻繁,而他們的身心正處於迅速發展、思想品德以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面對這種情況,思想品德科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出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以及綜合性特徵,育人為本,而不應過分在意分數,真正上好思想品德課。

  二、總體目標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初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三、 具體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知道我國的基本國情,初步瞭解當今世界發展的現狀與趨勢;理解人類生存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認識當今人類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根源,掌握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學會蒐集、處理、運用資訊的方法,提高媒介素養,能夠積極適應資訊化社會;學會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和多樣的價值觀念,以正確的價值觀念為標準,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認同中華文化,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識和國際視野,熱愛和平。

  四、具體措施

  1、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把握好課程性質,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2、以學生所接觸的日益豐富的社會生活為基礎,選取學生所關注的話題為切入點,精心組織教學

  3、充分利用好能夠利用的各種教育教學資源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4、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去認識社會、瞭解社會,最終融入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增進道德學習能力

  五、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9.1——9.5)1分析中考試卷

  第二—三週(9.8——9.19)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第四—五週(9.22——10.31)1.2富有活力的經濟制度

  第六—七週(10.6——10.17)1.3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

  第八週(10.20——10.24)2.1走共同富裕道路

  第九周(10.27——10.31)2.2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第十週(11.3——11.7)2.3共建美好和諧社會

  第十一週(11.10——11.14)複習前兩個單元

  第十二週(11.17——11.21)期中檢測

  第十三—十四周(11.24——12.5)3.1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第十五—十六週(12.8——12.19)3.2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 第十七—十八週(12.22——1.2)3.3和平發展 時代主題

  第十九周(1.5——1.9)4.1中華文化 傳承創新

  第二十週(1.12——1.16)4.2民族精神 發揚光大

  第二十一週—二十二週(1.19—1.30)4.3迎接挑戰 立志成才 第二十三週(2.2—2.4)期末檢測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2

  一、教育目標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思維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為根據,透過重視經濟發展,投身於精神文明建設,完成咱們的共同抱負,挑選希望人生的教育:協助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聯絡,根據生產聯絡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認識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抱負的完成要艱苦奮鬥,開拓立異。

  正確處理個人抱負與實踐之間的聯絡,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收集、辨別、挑選資訊,學會挑選;學會負責;提高對初三學習壓力的調適才能,學會在心理、身體方面進行自我調整。遵循教育的實效性原則,在教育中引導學生重視國際、國內政治和經濟日子中的實踐以及學生的日子實踐,完成知識、才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求。

  二、教育根據和教材

  初三思維品德課教育要以國家教育部20xx年5月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思維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為根據,以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人教版《思維品德》九年級為指定教材,按照九年級課標的教育內容和根本要求進行教育。一起要根據學生實踐,學習活動的進展,恰當調整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日子、學會發明。

  三、教育要求工作計劃

  1.深化研讀《思維品德課程標準》,仔細剖析人教版九年級《思維品德》教材,科學的掌握教育內容與進展,並安排好學生的畢業考試前的總複習。

  2。教師在教育程序中,留意複習課教育實效的研討。

  3。教師在教育程序中,要堅持內容的日子化和活動的內容化的一致。教師要夯實根本觀點和根本理論,要以學生日子為根底,強化實踐環節,重視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4。在教育程序中要充沛尊重學生的特性,給每位學生髮明機會,充沛發揮學生本身的才能和專長。實踐程序性點評、動態點評與終結性點評相結合的點評方法。

  5。在教育方法上,教師要根據新的教育理念,測驗多種教育教育方法,真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育程序中,要重視學生立異精神的培育,發起學生自動提出問題、尋覓答案、鼓舞學生髮表不同的見地、多角度思考問題,測驗理論聯絡實踐,全面地、辯證地剖析問題的才能。

  6。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法進行輔佐教育,努力完成教育手法的現代化。

  7.積極參與區進修學校安排的各項活動。展現自己的優勢,虛心學習其他教師的利益,不斷提高本身的教育水平,鼓舞為全區教育水平的提高做貢獻。

  四、教育活動

  1、本學期的教育計劃與施行

  2、落實教育根本功,展開課堂教育實效性(避免低效)研討等活動

  3、展開研討課、說課等課堂教育溝通活動

  4、初三畢業考試複習與指導

  5、課堂教育設計展現、溝通

  五、教育進展

  3月底完成第四單元教育;4月逐步進入期末總複習。5月初全區進行初三思維品德畢業一致考試。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3

  本學期是學生升學關鍵的一學期,九年級思想品德複習時間短、任務緊。紮實搞好中考複習,是取得理想成績的前提條件,科學有效地學習,有助於提高學業成績。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初中三年所學思想品德的知識,以及學生對所學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效的提高學生中考考試的學業成績,按照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級思想品德學科複習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校九年級學生透過兩年半初中的學習,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性。但由於受社會的影響,加上本校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學生的思想波動性比較大,有部分學生有厭學、只顧貪玩不良現象,有上進心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知識學的不活,缺乏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個學期要儘快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讓他們順利的畢業,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二、指導思想

  讓學生鞏固初中階段思想品德課程中重要的內容知識點,學生能夠靈活的應用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學會考試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學生中考考試的學習成績。教研組教師精誠團結、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注重實效,以集體的力量確保學科優勢。

  三、教學內容

  1、七——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

  2、20xx年XX中考思想品德考試說明與指導;

  3、強化模擬訓練。

  (考綱未涉及的教材知識點一律刪除,不作複習,以免浪費寶貴的時間)

  四、時間按排

  根據時間的關係和現有的複習資料,複習的時間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月中旬至4月底。主要採取地毯式複習法。第一輪複習的時間最長,也是夯實基礎的最關鍵時期。每年中考試題幾乎都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熟悉課本非常重要,所以採取地毯式複習。

  對七年級——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中所有知識進行全面的梳理,(兩課時完成一個單元);將課標與考試說明要求的知識點按識記、理解、運用不同層次的要求,結合教材進行總體的全面的複習,複習目標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領會、記憶、理解、運用,並使其系統化。

  第二階段:5月。專題複習,以課標與河北省思想品德考試說明為主要資料。即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點緊密聯絡,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對國內外重大時事、時政熱點進行講解,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將時事與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絡起來,並進行分門別類的訓練,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題方法的訓練。側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學以致用。

  第三階段:6月。進行綜合性複習與模擬測試,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廣泛收集資料,精心編選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綜合性題目進行訓練,編寫試題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選基礎,即透過多練使基礎知識在理解和應用上達到運用自如、熟練、準確、舉一反三。

  其次,選薄弱環節訓練,就是對學生易出問題的知識點或思想認識方面強化訓練,練得多了,就會化難為易了;

  第三:時政熱點訓練。集時政、所學理論、青少年成長三方面相聯絡的綜合題的分門別類的訓練,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最後,選型別訓練,掌握各種型別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考前一週左右,學生自由複習,教師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少背多思,讓學生自主複習的目的是避免其有過多的依賴性,讓他們整理、選擇上考場時的必備資料、課本,在考前要強調注意事項。

  五、教學措施

  從去年考試的形式、考試的題型以及考查的知識點,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學生學習的基礎情況,我認為思想品德中考的複習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單元複習,夯實基礎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基礎知識分析思想、行為、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做到;研究“課標”和“考綱”,明確複習限度。幫助學生梳理課本知識,使學生構建課本知識體系,指導學生細化落實考點。

  (二)專題複習,整合知識

  在複習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本知識的某一點或時政要點、熱點為載體和背景材料,引導學生多角度進行思考,把分散於教材的知識電聯絡起來構成整體。

  (三)適度訓練,提高能力

  訓練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橋樑。只有加強訓練,才能磨練思維、開闊思路、觸發靈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最終得到落實和提高。但訓練應適度,切忌搞題海戰術,對各種資料不加選擇的濫用、亂用。所以教師在複習過程中應該精心編制訓練試題,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的習慣和心理,同時也要適度的講評,提高學生的解題的技巧和能力。

  總之,經過三輪複習,不但能使學生的政治基礎知識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個較大的提升,意志品質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從而順利透過學業水平考試,逐步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發展需要的合格學生。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是學生升學關鍵的一學期,九年級思想品德複習時間短、任務緊。紮實搞好中考複習,是取得理想成績的前提條件,科學有效地學習,有助於提高學業成績。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初中三年所學思想品德的知識,以及學生對所學思想品德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效的提高學生中考考試的學業成績,按照學校及教研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級思想品德學科複習計劃。

  一、指導思想

  讓學生鞏固初中階段思想品德課程中重要的內容知識點,學生能夠靈活的應用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學會考試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學生中考考試的學習成績。教研組教師精誠團結、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注重實效,以集體的力量確保學科優勢。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校九年級學生透過兩年半初中的學習,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質的重要性。但由於受社會的影響,加上本校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學生的思想波動性比較大,有部分學生有厭學、只顧貪玩、享樂的不良現象,有上進心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知識學的不活,缺乏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個學期要儘快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讓他們順利的畢業,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三、教學內容

  1、七--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

  根據時間的關係和現有的複習資料,複習的時間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月中旬至4月底是夯實基礎的最關鍵時期。每年中考試題幾乎都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因此,熟悉課本非常重要,所以採取地毯式複習。對七年級--九年級思想品德課本中所有知識進行全面的梳理,(兩課時完成一個單元);按識記、理解、運用不同層次的要求,結合教材進行總體的全面的複習,複習目標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領會、記憶、理解、運用,並使其系化。

  第二階段:5月。專題複習,即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緊密聯絡,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國內外重大時事、時政熱點進行講解,注意理論聯絡實際,將時事與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絡起來,並進行分門別類的訓練,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題方法的訓練。側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學生學以致用。

  第三階段:6月。進行綜合性複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廣泛收集資料,精心編選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綜合性題目進行訓練,編寫試題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選基礎,即透過多練使基礎知識在理解和應用上達到運用自如、熟練、準確、舉一反三。

  其次,選薄弱環節訓練,就是對學生易出問題的知識點或思想認識方面強化訓練,練得多了,就會化難為易了;

  第三:時政熱點訓練。集時政、所學理論、青少年成長三方面相聯絡的綜合題的分門別類的訓練,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最後,選型別訓練,掌握各種型別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考前一週左右,學生自由複習,教師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少背多思,讓學生自主複習的目的是避免其有過多的依賴性,讓他們整理、選擇上考場時的必備資料、課本,在考前要強調注意事項。

  五、教學措施

  從去年考試的形式、考試的題型以及考查的知識點,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學生學習的基礎情況,我認為思想品德中考的複習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單元複習,夯實基礎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應用基礎知識分析思想、行為、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做到;研究“課標”和“考綱”,明確複習限度。幫助學生梳理課本知識,使學生構建課本知識體系,指導學生細化落實考點。

  (二)、專題複習,整合知識

  在複習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本知識的某一點或時政要點、熱點為載體和背景材

  料,引導學生多角度進行思考,把分散於教材的知識電聯絡起來構成整體。

  (三)、適度訓練,提高能力

  訓練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橋樑。只有加強訓練,才能磨練思維、開闊思路、觸發靈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才能最終得到落實和提高。但訓練應適度,切忌搞題海戰術,對各種資料不加選擇的濫用、亂用。所以教師在複習過程中應該精心編制訓練試題,嚴格要求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應試的習慣和心理,同時也要適度的講評,提高學生的解題的技巧和能力。

  總之,經過三輪複習,不但能使學生的政治基礎知識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個較大的提升,意志品質也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從而順利透過學業水平考試,逐步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發展需要的合格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