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精華】小學數學教學計劃範文錦集七篇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精華】小學數學教學計劃範文錦集七篇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又有了新的學習內容,寫一份教學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教學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計劃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指導思想: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20世紀中葉以來,數學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計算機的結合,使得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範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並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複雜的資訊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資訊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資訊,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一、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39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 教材分析

  1.“簡單的統計(一)” 統計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統計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我們需要不斷地總結和改進工作,然而僅憑經驗和感覺是不能把握事物的發展的。我們還經常需要透過數量的分析來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並從中發現規律,指導以後的工作。統計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關的大量資料收集起來,經過整理、計算和分析比較,來發現事物內部的規律,來研究和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本單元教學收集原始資料和分類整理的方法,編制和分析各種統計表的方法。最後,教學求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將來在第十二冊中還要進一步教學統計表和統計圖等知識。

  2. 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生在低年級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已經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體。在前面幾冊教材中還學習了一些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周長和麵積的計算。本單元教材是在此基礎上教學的。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充套件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髮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透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是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另外,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學生形成體積的概念、掌握體積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各種幾何形體體積的基礎。

  3. 約數和倍數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約分、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透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一些有關整數的知識,即數論中最初步的知識,還為學生到中學學習因式分解做些準備,使學生加深對整數的認識,還有助於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本單元教材概念較多,內容比較抽象。重點是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由於目前在實際教學中奎遜耐彩條的運用並不是很廣泛,根據教學反饋的情況來看,用圖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原理,奎遜耐彩條在此的作用並不十分顯著。因此,此次修訂把利用奎遜耐彩條來分解質因數的有關內容刪去了。但是在講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等內容時,仍保留奎遜耐彩條的形式,幫助學生藉助直觀進行理解。

  4.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份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透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解答分數運用題打好基礎。本單元是分數教學的重點,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單元中的“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但是,我們認為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需要讓學生掌握,故把這部分內容移至本單元。

  5.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法則,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在第七冊學過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1)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同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異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三部分內容(“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移至上一單元),並對有關例題和練習題中的資料進行修改。

  (2)刪去“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連加、連減”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6. 增加“數學實踐活動”。高年級的數學實踐活動逐步轉向培養學生初步的課題研究能力。本冊教材中的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1)你喜歡什麼電視節目?這個活動透過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人喜歡什麼電視節目,初步體會到用收集、整理資訊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某些具有傾向性的現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歡體育節目,家長比學生更喜歡新聞節目,等等。在這個活動中,首先要使學生透過調查,提高收集資訊的能力。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整理,並從統計的結果中獲得儘可能多的資訊。第三,要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

  (2)數字與編碼這個活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讓學生透過調查瞭解郵政編碼的有關資訊。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郵政編碼及生活中其他數字編碼的知識。最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給學校的每個學生編號的方法。透過以上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收集、分析資訊的能力。透過讓學生探討一種全新的編碼規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簡單的課題研究能力。

  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 程,掌握一些資料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 生的等可能性、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 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數學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資訊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係、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資訊,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解決問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四、 教學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透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的:讓學生透過統計活動,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加深對不同統計量意義的理解,並且在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丟棄塑膠袋的行為會對大自然造成汙染,以喚起他們的環保意識。

  五、 教學進度表

  單元教學內容 總課時 時間安排

  一、 簡單的統計(一) 8 第一至第二週

  二、 長方體和正方體 15 第三至第五週

  三 、約數和倍數 17 第六至第十週

  四、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20 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10 第十五至第十六週

  六、總複習 10 第十七至第十八週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和教導處工作要點為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提升質量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以提高教學量為目標,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為,加強教學質量的調研與監控,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工作目標:

  1、規範教學常規管理,最佳化教研組活動,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技能。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認真學習領會高效課堂,積極開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加強與兄弟學校教學的交流與協作,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3、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三、工作重點:

  1、繼續堅持業務活動,採用理論學習、座談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研活動

  2、繼續堅持超周備課。導學案要規範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突出,三維目標要清晰。結合本班實際和教師個人特點設計切實可行,易教易學的導學案。

  3、作好課堂教學指導,強化質量意識。課堂教學是落實課改的主渠道,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本學期將嚴把課堂教學質量觀,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我校教師的重點工作。

  4、嚴把作業質量關,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對於作業的設計佈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練、精批、精講”嚴格控制作業量及作業時間,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調動學習積極性。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細緻、規範,不允許錯批、漏批、學生代批的現象發生。對學困生的作業要儘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時輔導,以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5、開展聽課、評課的研討活動,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

  四、工作措施:

  (一)落實新課程標準,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師生髮展。

  1、認真學習新標準,嚴格執行新標準的指導思想。落實新標準在教學中的運用,加強新老教師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師的專業成長。

  2、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轉換教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擴大學生資訊交流面,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強化常規管理,最佳化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1、備課:本學期繼續推行導學案。教師共同探討“和樂”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

  2、上課: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教學中要注重現代化手段的運用,課中要明確目標,講透知識點,訓練要紮實有效,同時要注意師生活動時間的分配,要及時檢測教學效果。

  3、作業的佈置、批改。

  作業設計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質的精當。批改要正確、及時,字跡要端正,符號要規範,並有批改記錄。

  4、輔導:繼續做好提優補差工作。各班教師要有組織地搞好學習有困難的個別學生的輔導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顯著。

  五、活動安排

  九月

  1、各教師制定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撰寫教學教研計劃並完善各項制度

  2、學生暑假作業檢查並小結

  3、教學常規檢查,規範備課和作業批改。

  4、組織教師開始讀書學習活動

  5、學習新課標。

  十月

  1、作業批改檢查。

  2、教學常規檢查。

  3、學習新課標。

  4、開展互學互研、互幫互助活動。

  十一月

  1、期中考試及質量分析

  2、校級公開課

  3、教學常規檢查,學習新課標。

  4、數學競賽。(口算、解決問題)

  十二月

  1、教學進度、備課、作業檢查。

  2、月考質量分析,學習新課標。

  3、寫學習新課標的心得體會、論文。

  4、有效複習研討。

  一月

  1、常規檢查。

  2、組織優秀教學案例評比活動。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包括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式題的運算),認識圖形(三),米、千克的認識,表內乘法(一)(包括乘法的初步認識,2~6的乘法口訣,求相同加數和的應用題),表內除法(一)(包括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個數裡包含幾個另一個數的應用題)。重點是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這是學習一位數乘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瞭解加減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瞭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掌握2~6的乘法口訣。

  3、瞭解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初步瞭解乘除法的關係,能運用乘法口訣熟練地計算表內除法。

  4、掌握乘除法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數量關係,並能正確地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書寫答案。

  5、認識長度單位米和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1米、1千克的觀念。

  6、直觀認識圓柱和球。

  7、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的培養。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鬆,覺得紮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透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透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透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透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透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透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透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透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資料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透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絡,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絡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演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資訊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絡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資訊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

  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七、課時安排

  周 次 內 容 課時

  1 數一數、比一 比 、分一分 5

  2 認位數、認數 5

  3 認數 5

  4 認數、認物體 4

  5 ~6 分與合(國慶節) 6

  7~9 加和減(1) 15

  10 期中考試 3

  11 ~12 加和減(1) 8

  13 ~14 統計、認數(2)、認鐘錶 7

  15~18 加和減(2) 17

  19 期末複習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用7~9的乘法口訣算表內乘法;除法的初步認識;用乘法口訣求商;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分、秒的認識;平面圖形的認識;認識東、南、西、北等方向,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種物體,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線段的直觀認識;認識長度單位米、釐米,用尺量線段的長度;統計與機率和實踐活動。

  二、班級情況簡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動手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他們有了一年的學習基礎,有強烈的求知慾,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需要教師有層次的、耐心的進行輔導。

  三、教學要求

  1、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編7~9的乘法口訣,熟記乘法口訣,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求商,會寫乘、除法算式,會進行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運算。

  3、初步理解加減法豎式的算理和計算要領,能正確地計算百以內的加、減法,能估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和(差)是幾十多,初步體會估計在解決問題時的作用。

  4、聯絡生活實際認識時、分、秒,初步具有1小時之內時間長短的觀念,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說出並會記錄鐘面上的時間。

  5、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能利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種圖形變換成另一種圖形。

  6、認識東、南、西、北、前、後、左、右等方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種物體。

  7、初步建立長度觀念,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米、釐米,知道1米=100釐米,會用尺量物體的長度。

  8、會用方塊統計圖表達統計的結果,會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

  9、在實際活動中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生活裡的事情。

  四.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教育學生愛祖國、愛集體。

  2、珍惜時間做把握時間的小主人。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有關平均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應用題。教學難點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解決有關平均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簡單應用題。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多學習新課程標準、多鑽研,認真備課、上課,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教育學生認真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補差工作。

  3、有效地組織練習,講究練習形式。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4、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七.進度安排

  內容課時

  一、認識除法6

  分一分(3)

  除法(2)

  練習一(1)

  二、口訣求商4

  口訣求商(2)

  練習二(1)

  三、認圖形3

  認識多邊形(1)

  練習三(1)

  有趣的七巧板(1)

  四、加和減12

  不進位加、不退位減(1)

  解決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1)

  內容課時

  練習四(2)

  進位加(1)

  練習五(2)

  退位減(1)

  練習六(2)

  複習(2)

  五、觀察物體2

  六、量長度4

  認識線段(1)

  認識釐米(1)

  認識米(1)

  量一量(1)

  七、乘和除(一)10

  7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2)

  乘、除法的豎式(2)

  練習七(1)

  8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2)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1)

  練習八(2)

  八、時、分、秒3

  認識時、分(1)

  認識幾時幾分(1)

  認識秒(1)

  九、乘和除(二)7

  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2)

  乘法口訣表(1)

  連乘、連除和乘除混合(1)

  練習九(2)

  算24點

  十、確定位置3

  內容課時

  確定位置(1)

  認識東、南、西、北(1)

  認識平面圖(1)

  十一、統計與可能性4

  統計(1)

  可能性(1)

  練習(1)

  田園風光(1)

  十二、期末複習4

  第1~4題(1)

  第5~9題(1)

  第10~15題(1)

  第16~18題(1)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資訊?根據這些資訊可以提出什麼問題?怎樣列式?(師板演:42÷2 52÷2)

  2、師:42÷2等於多少?你是怎麼想的?

  3、同學們會口算出答案,那麼怎樣用豎式計算呢?(揭示課題)板書:一位數除兩位數。

  二、自主探索,領悟演算法

  1、教學例1 42÷2=21

  (1)用豎式計算,你們會嗎?試試看。學生獨立計算後,反饋

  (2)比較一下,你喜歡哪一種演算法?說說理由。

  (3)師邊用電腦演示邊講解:筆算除法的計算順序和口算一樣,要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請哪位用第二種方法做的同學上來講解一下。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列豎式算52÷2

  2.教學例2 :52÷2

  (1)學生獨立計算後反饋。

  (2)你們同意哪一種演算法?學生討論後得出。

  (3)師:讓我們藉助小棒驗證(師生共同擺小棒,師邊演示邊講解)

  (4)我們再看一看電腦是怎樣算的?(電腦演示)誰願意當小老師把電腦演算的過程再說給大家聽聽?(指名學生敘述計算過程)

  (5)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別,強調:筆算除法時,如果十位上除後有餘數怎麼辦?餘數和除數有什麼聯絡?

  (6)指導看書質疑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完成P20 做一做 1。

  2、比賽,看誰算的又對又快?P20 做一做 2。

  四、全課總結

  1、透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新的知識?

  2、師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 篇7

  新課程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的課題研究在省教科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全體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已經順利地開展了一年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達到了預期的階段目標。為進行本課題的進一步研究,順利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特制定我校20xx年上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努力開發出數量充足,能與教學實際緊密相連的“合理、合時、合用”的優秀的數學教學資源,並開展“課程資源促進有效教學的研究”,將已經開發的教學資源包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促進課題研究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教研水平的提高,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總體目標:

  1、認真完成本學期總課題組分配的資源包開發任務,力爭開發出實用、精美的優質教學資源包。

  2、進一步充實學校數學站以及教師個人部落格,廣泛收集、整理我校教師自行開發的教學資源,為廣大師生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

  3、繼續開展“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工作,並作好實驗記錄,切實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4、邊開發邊研究邊做好本課題的資料整理和歸檔工作(包括紙質的和電子文字),全面迎接本學期的省課題中期評估工作。

  5、開展徵集供4、5、6年級使用的教學資源“實踐活動與遊戲”,“背景與故事”等的活動。

  三、主要措施:

  1、爭取學校領導的重視以及社會力量的支援,保證本課題必要的經費開支,並及時向學校領導彙報課題的進展情況。

  2、對課題組成員提出研究要求,實行目標管理,採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的方法督促各研究人員積極參與研究工作,完成好研究任務。

  3、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課題研究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課題工作計劃,期末進行課題工作總結。

  3、開展自學、研討、專家講座、教學比武等不同形式的活動,促進課題的開展,提高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與實踐研究能力。

  4、採取一定的激勵機制,充分提高實驗教師的積極性,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

  四、主要工作:

  1、召開課題組全體人員會議,傳達上級精神,確立本課題今後的研究方向,佈置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任務,對課題研究人員提出研究要求。

  研究方向:在完成總課題組分配的工作任務同時,進一步明確本校子課題特點的“個性”研究任務,即結合本學期教學教研工作,收集整理相關教學資源,充實和完善本校的數學站,同時做好“課題資源有效利用研究”工作。

  五、工作任務:

  完成6個資源包的開發任務。具體分工如下:

  資源包名稱 年級 開發者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四 米來 張莉

  《三角形的認識》 四 黃維、謝斌、左伏兵

  《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五 劉偉、李理、趙資源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五 劉芳、肖茵、王清江

  《解比例》 六 周志華、黃霞輝、羅中意

  《圖形的測量》 六 聶晶 鍾連平

  每位研究人員充實自己的個人部落格。

  1、做好“課題資源有效利用研究”工作。(主要為一、二、三年級實驗教師)

  2、為督促教師完成好課題研究任務,杜絕“臨時抱佛腳”,“敷衍了事”的現象,保證資源包的開發和其他工作的質量,定期對教師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並及時進行通報。

  3、結合學校教研專題活動——“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收集和整理有關資源。

  4、做好研究成果的推介工作。推出3~5篇文章(論文、案例、研究報告等)向各報刊雜誌社推薦投稿發表。

  5、召開學期課題工作總結會議,上交新開發的教學資源包,上傳優秀教學案例、課件及教學反思等到學校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