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二數學直線的方程教學計劃
一、教材依據
本節課是湘教版數學(必修三)第二章《解析幾何初步》第二節《1.2直線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內容。
二、教材分析
直線方程的點斜式給出了根據已知一個點和斜率求直線方程的方法和途徑。在求直線的方程中,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是基本的,直線方程的斜截式、兩點式都是由點斜式推出的。從初中代數中的一次函式引入,自然過渡到本節課想要解決的問題——求直線方程問題。在引入,過程中要讓學生弄清直線與方程的一一對應關係,理解研究直線可以從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徵入手。
在推導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時,根據直線這一結論,先猜想確定一條直線的條件,再根據猜想得到的條件求出直線方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點和適用範圍;
(2)能正確利用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線方程。
(3)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式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在已知直角座標系內確定一條直線的幾何要素——直線上的一點和直線的傾斜角的基礎上,透過師生探討,得出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學生透過對比理解“截距”與“距離”的區別。
情態與價值觀:透過讓學生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式的關係,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滲透數學中普遍存在相互聯絡、相互轉化等觀點,使學生能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四、教學重點
重點: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學難點
難點: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應用。
要點: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幫助學生分析描述幾何圖形。
六、教學準備
1.教學方法的選擇:啟發、引導、討論.
創設問題情境,採用啟發誘導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索討論,學生主動參與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2.透過讓學生觀察、討論、辨析、畫圖,親身實踐,調動多感官去體驗數學建模的思想;學生要學會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數問題與幾何問題間的密切聯絡。為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我主要指導了以下的學習方法:
①.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透過觀察影象歸納總結,自己評析解題對錯,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數學表達能力。
②.分組討論。
七、教學過程
問 題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在直線座標系內確定一條直線,應知道哪些條件?
學生回顧,並回答。然後教師指出,直線的方程,就是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座標 滿足的關係式。
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新知。
2、直線 經過點 ,且斜率為 。設點 是直線 上的'任意一點,請建立 與 之間的關係。
學生根據斜率公式,可以得到,當 時, ,即
(1)
教師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給予關注、引導,使每個學生都能推匯出這個方程。
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並體會直線的方程,就是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座標 滿足的關係式,從而掌握根據條件求直線方程的方法。
3、(1)過點 ,斜率是 的直線 上的點,其座標都滿足方程(1)嗎?
學生驗證,教師引導。
使學生了解方程為直線方程必須滿兩個條件。
(2)座標滿足方程(1)的點都在經過 ,斜率為 的直線 上嗎?
學生驗證,教師引導。然後教師指出方程(1)由直線上一定點及其斜率確定,所以叫做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簡稱點斜式.
使學生了解方程為直線方程必須滿兩個條件。
4、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座標平面上的所有直線呢?
學生分組互相討論,然後說明理由。
使學生理解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
5、(1) 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麼? 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麼?
(2)經過點 且平行於 軸(即垂直於 軸)的直線方程是什麼?
(3)經過點 且平行於 軸(即垂直於 軸)的直線方程是什麼?
教師學生引導透過畫圖分析,求得問題的解決。
進一步使學生理解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掌握特殊直線方程的表示形式。
6、例2、例4的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要用點斜式求直線方程應已知那些條件?題目那些條件已經直接給予,那些條件還有待已去求。在座標平面內,要畫一條直線可以怎樣去畫。
學會運用點斜式方程解決問題,清楚用點斜式公式求直線方程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1)一個定點;(2)有斜率。同時掌握已知直線方程畫直線的方法。
7、例3的教學。
求經過點 ,斜率為 的直線 的方程。
學生獨立求出直線 的方程:
(2)
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截距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方程(2)由哪兩個條件確定,讓學生理解斜截式方程概念的內涵。
引入斜截式方程,讓學生懂得斜截式方程源於點斜式方程,是點斜式方程的一種特殊情形。
8、觀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深入理解和掌握斜截式方程的特點?
9、直線 在 軸上的截距是什麼?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評價。
使學生理解“截距”與“距離”兩個概念的區別。
10、你如何從直線方程的角度認識一次函式 ?一次函式中 和 的幾何意義是什麼?你能說出一次函式 圖象的特點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評價、歸納概括。
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式的關係.
11、課堂練習第65頁練習第1,2,3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檢查反饋。
鞏固本節課所學過的知識。
12、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1)本節課我們學過那些知識點;(2)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點和適用範圍是什麼?(3)求一條直線的方程,要知道多少個條件?
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
13、佈置作業:第77頁第5題
學生課後獨立完成。
鞏固深化
八、教學反思
直線方程的點斜式給出了根據已知一個點和斜率求直線方程的方法和途徑。在求直線的方程中,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是基本的,直線方程的斜截式、兩點式都是由點斜式推出的。
本節課的基本題形:
1、已知直線上一點及直線的傾斜角,求直線的方程並作圖;
2、已知直線上兩點,求直線的方程並作圖。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明確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的關係,掌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訓練學生求直線方程的書寫格式及直線的規範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