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寫話—美麗的秋天》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圖寫話—美麗的秋天》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秋天對於每個學生都不陌生。如何將美麗的秋天變成二年級學生的書面語言呈現在方格本上?由淺而言,看圖寫話是每次考試必不可少的題目;由深而言,看圖寫話是以後寫作的基礎,這個基礎一定要夯實。在課堂上,我分三個環節進行教學:賞秋景、吟秋詩、寫秋景。
首先,我出示一組秋天果園裡、農田裡豐收的圖片,讓學生欣賞五彩斑斕的美景,從視覺、聽覺上喚起秋天的回憶,產生美好的回憶,整體感知秋天的美。接著,我將秋天的美景濃縮成一首詩《秋天到》,讓學生朗讀。透過填空題:秋天到了,農田裡,棉花(),高粱(),稻子()。秋天到了,果園裡,柿子(),梨(),棗()。讓學生明白秋天的農作物和水果有哪些顏色,相機複習表示顏色的ABB和ABAB形式的詞語。告訴小朋友們要抓住景物的顏色填空,句子才會變得漂亮。然後出示棉花的圖片,繼續填空:瞧,田野裡的棉花怎麼樣了?哇,(雪白)的棉花,遠遠望去,就像()?走近一看,有的(),有的`()。引導學生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棉花圖,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最後,我請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課文中的秋景圖,並且抓住景物的顏色和特點,說一句完整的話。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模仿以前學過的課文,把句子說完整: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一群大雁排成人字,飛向南方。樹上的葉子變黃了,一片一片落下來,好像一隻只蝴蝶在飛舞。小朋友們在玩捉迷藏,多開心呀!……有的學生會說但是不會寫,於是在寫話之前我出示一份範例,提醒學生注意格式和標點符號。在巡視指導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學生在寫話中出現瞭如下問題:學生觀察不夠全面、仔細。部分學生寫話沒有一定的順序。孩子們對於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沒有完整的概念,儘管也練習了一些句式,但效果不是很好。
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在學生寫話的過程中,可以出示一些例句供學生選擇,農田、果園或者公園,不要侷限學生的思維。在評價學生作業時,請全班學生看著大螢幕時,沒有注意到個別學生仍然低著頭。在以後的教學中多關注學生,及時吸引全班同學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二年級的寫話要求雖不高,但對於從口頭語言轉變成書面語言的二年級學生來說,可不是一個小問題,需要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生活,不斷學習以及多方面能力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