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珍珠鳥》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範圍,理解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的深刻的含義。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只有與動物和諧相處,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美麗,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我是多麼喜愛他們呀!你瞧,我為他們準備了一個用竹條編成的鳥籠 ,裡面放了一卷乾草,這就成了鳥兒舒適而又安全的家。我把鳥籠掛在窗前,讓一盆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
(教師帶領學生引說,進入文字。)
二、珍珠鳥外在美的感悟
1、 聽,三個月後,那愈發繁茂的綠蔓裡邊
⑴ 播放鳥叫的聲音。(聽)
⑵ ( )的鳴叫?(說)
⑶ 鳥寶寶的聲音多動聽啊!你能把它讀好聽嗎?(讀)
2、從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聽出了大家都非常喜歡鳥寶寶的叫聲。你還喜歡鳥寶寶的什麼呀?
(抓住外形的`色彩美和肥得可愛。)
你來試一試,把它讀好。(結合出示的插圖)
三、珍珠鳥與作者感情的建立
從這以後,我和鳥寶貝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了,他們生活得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小節。
1、同學們放開聲音自由朗讀,用一句話說說你讀後的感受。
交流讀後感受。
2、指名讀第一句話。
出示文字: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晃動。
⑴ 你讀懂了什麼?
(讓學生抓住只在、隨後、飛來飛去和三個一會兒體會珍珠鳥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和他的淘氣、神氣。)
⑵ 指名讀。
(讀出你的喜愛)
3、漸漸地它膽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離我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
(教師範讀,並出示該段文字。)
學生交流讀後感受。
(抓住一點點,說明珍珠鳥在試探,在觀察;透過引導學生抓描寫珍珠鳥的動作的詞體會珍珠鳥的可愛和作者關係的慢慢親近。)
4、後來,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紅嘴,嗒嗒啄著我正在寫字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男生讀,出示該段文字。)
學生交流。
(主要抓住撫的動作,領會小東西和大作家的和諧相處)
5、鳥寶寶和作家之間的關係是越來越親了,我們一起拿書,齊讀第四小節來體會他們之間的感情!
(齊讀第四小節)
正因為作者沒有傷害珍珠鳥,而是從心底喜愛它。這小傢伙和大作家在短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感情。這是一個人鳥共歡的場面,正像作者在文章結尾所說的
出示:
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四、珍珠鳥與作者感情的深厚
從此,我和珍珠鳥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朋友,白天
(師引讀)
1、哪些詞引起了你的思考?
(再三表現了珍珠鳥不願意回家,捨不得離開;扭一扭表現珍珠鳥的可愛,讓學生做動作。)
2、是什麼讓珍珠鳥這麼依戀我的?
3、是啊,這不就是信賴嗎?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五、珍珠鳥與作者感情的昇華
甚至於突然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
1、指名讀,出示書中插圖。
2、看著圖,你想說些什麼?
(趴在我的肩上睡著了說明珍珠鳥把我的肩膀當成了它的家。)
看著這可愛的小傢伙,我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呼喚: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六、課外延伸
這不,法國小姑娘蒂皮就擁有了一大幫的野生動物朋友。
(出示蒂皮和野生動物親密相處的圖畫)
你為什麼那麼地驚訝啊?
學生交流。
(愛可以讓我們相處更加融洽)
最後,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詩:我愛自己,也愛雛鳥;我愛我的雙親,也愛雛鳥的雙親。
七、拓展閱讀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寫了與動物有關的文章,請大家閱讀老舍的《貓》,體會老舍和貓之間的深厚感情。
【板書】
珍 喜愛 馮
珠 驥 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鳥 信賴 才
【教學反思】
這節課體現的是簡簡單單上語文課:
1、濃濃的情意課:
這篇課文是珍珠鳥和作者之間情感的流露和加深,讓學生在讀書中體會他們之間由生疏到親密的變化,甚至建立了親情。
2、真切的生活課:
語文的外延和學生生活的外延是相通的。透過老師撫摸學生的動作,聯絡媽媽對你的撫摸,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撫摸所表現的深情厚意。
3、朗朗的讀書課:
透過不同方式的讀書,讓學生走出文字之後,再走進文字,從而體會到內在的情感。
4、開發的語文課:
拓展閱讀以及課外補充資料,使學生處處感受愛,再次體會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透過具體的操作過程,我發現課堂的把握非常需要教師的機智,能靈活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恰當地引導,這需要執教者對教材的充分研究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