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故事裡的哲學》語文教學反思

《故事裡的哲學》語文教學反思

《故事裡的哲學》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故事裡的哲學》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設定懸念,瞭解道理。

  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的,要想深入瞭解文章所蘊含的道理,就得先讀通、讀順課文。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設定問題,提出一定的懸念,引發學生們去思考,瞭解文章到底說明了什麼道理。從師傅的角度出發,去評價師傅的語言及行為,再從徒弟的角度出發,評價徒弟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自身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及態度。

  2、角色互換,體會道理。

  文章表述的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角色變成自己和同學,如果是你倆你們怎麼設計對話,師傅將怎樣教會徒弟學習打獵,如果是徒弟你有要怎樣去學習打獵呢?透過角色互換,讓學生感受到文章中包含的道理,要想學會打獵必須靠的是勤學苦練,而不是投機取巧,抄小路,走捷徑,最後引發大家嘲笑。在《青蛙賣泥塘》中透過分角色表演及朗讀,體會青蛙為什麼要賣泥塘,最後又為什麼不賣了。也要體會其他小動物給他的建議是出自什麼方面,有哪些考慮的。做為青蛙,在賣池塘的過程中心裡是怎樣想的,最後又會得出哪些道理。

  3、深入理解語言包含的意味。

  透過讀課文,體會和感知語言風格及語言色彩,師傅最後告訴徒弟的話是:我的意思是,你先朝著紙儘管打,打完了,就在有孔的地方畫上鳥,打幾個孔,畫幾隻鳥——這對你來說是最有把握的.了。透過閱讀來體會這句話包含的諷刺意味及內涵。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什麼?透過學生的發言,來總結道理。

  不足之處:

  兩篇文章表達的道理是不同的,學生們對於第一篇文章的理解沒有第二篇深入,不明白師傅的做法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也對師傅有過多負面的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側重引導具體揭示的道理而不是師傅的做法對與錯。文章就是用了這麼幽默和反諷的方式來揭示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