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萬年牢》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萬年牢》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解決問題”就是讓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場景中的實際問題,而在現實生活中考慮解決某一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需要的資料、事項、關係等,在應用題的教學中,這些必不可少的資訊已經透過文字形式給出了。而解決問題不是簡單的代入公式,它要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問題情境中解決問題才是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隨著社會的資訊化發展,數學的應用也在不斷地深化和擴充套件。我們就要更加註重在真實的情景中研究數學和解決問題。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的教育理論在解決問題的教學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景,收集資訊
教師開始上課時,可以藉助主題圖或教學課件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主題圖或教學課件上的資訊在一定意義上是為學生思維提供線索的。當學生彙報後,教師引導學生將收集的資訊進行整理,找出要解決的問題。透過觀察彙報也能為解決問題提供認知的基礎,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煥發學生的主體意識,為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營造氛圍。具體如下:
①教師先讓學生觀察主題圖。
師問:“圖上畫得是什麼,寫得是什麼,你發現了什麼?”
②讓學生認真獨立地觀看,分組討論和交流,並彙報和交流獲取的資訊。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7頁“解決問題”。可將課本上的主題圖利用多媒體課件以動態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發現了什麼。學生有了前面解決一步計算問題的經驗,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蒐集資訊能力,他們分小組討論和交流,很快會說出自己發現的資訊:有21人去划船,每條船每時3元。21個人去划船,至少要租幾條船?學生在看圖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有序的觀察,這樣有利於理清思路,併為將來找中間問題打下基礎。
2.小組協作探究問題
當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後,給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和時間,讓每個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和策略,還可以透過小組內的共同探究和交流,並形成初步的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到小組中去及時獲取資訊,適當加以引導和調控。具體如下:
①個人或小組針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可以採取討論、實驗、等方法自覺矯正錯誤,逐步得出結論。
②教師啟發點撥。引導學生回顧探索過程,指導解題策略。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14頁“解決問題”。先引導學生結合圖文,分析所收集到的資訊。當學生髮現每枝康乃的價錢不知道時,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和交流,學生髮現必須先求“每枝康乃馨花用多少錢”的問題,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或者教師的點撥,讓學生根據“玫瑰花每枝5元,康乃馨每束8枝共24元”這個資訊可以算出一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再根據第二個資訊“菊花每束4枝共8元和百合花每枝4元”就可以求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錢。對於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問題時一定要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
3.交流評價解決問題
交流評價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有機結合的關鍵環節,教師的主要責任在於組織學生進行有成效的數學交流,啟用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
。理清思路後,讓學生獨立選擇演算法。當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再讓學生透過小組交流進一步歸納整理演算法。最後透過集體交流,明確演算法。具體如下:
①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彙報研究成果。
②各組成員認真傾聽相互評價,表示贊同、反對,開展有競爭的合作。
③組織引導各小組提出不同的想法,發現新的思路、方法及時擴散,並給予及時評價和指導。
例如:二年級下冊遊戲活動的“解決問題”。主題圖上是小朋友在蹺蹺板樂園遊玩,學生透過觀察知道要解決的問題是“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教師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可以怎樣算?”。當小組發表自己的解題方法時,就會出現幾種不同的解法,有的先用乘法算出坐蹺蹺板的人數,再加上沒有坐蹺蹺板的人數、有先用加法算出坐蹺蹺板的人數,再加上沒有坐蹺蹺板的的人數、有的先直接數出坐蹺蹺板的人數,再加上沒有坐蹺蹺板的的人數。讓學生透過互相評價和交流,尋找最快捷的方法。教師要合理地指導學生選擇快捷、有效的解題方法。
4.鞏固方法拓展思維
學生掌握了方法,還要不斷練習應用中深化理解。在這個環節中安排一些基本題,讓學生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解答,以達到鞏同應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發展性習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靈活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以拓展學生的思維,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具體如下:
①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重難點設計好練習。結合學生知識,能力的差異,組織學生分層練習。
②學生人人完成基礎題的練習,低等生在完成基礎題的基礎上,盡力完成綜合題,中等生在完成綜合題的基礎上,盡力完成提高題,優等生三種練習都完成。
例如:二年級下冊採土的“解決問題”。透過例題的學習,學生明確了“求一個數裡有幾個另一個數”的問題應該怎樣解答。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看圖題“左邊小兔有12只,右邊小狗有3只,小狗的只數是小兔的幾倍?”進行鞏固練習,還可以設計在多個資訊中解決“誰是誰的幾倍”的問題。教師注意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