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方案>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1

  為了保持世紀星幼兒園的清潔衛生,培養世紀星幼兒園全體教職工、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教職工及幼兒的環保技能,讓教職工、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於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於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分類量化遞減,有利於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全園教職工及幼兒嚴格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一、垃圾分類管理原則

  垃圾分類管理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幼兒做起,加強管理,園令暢通,重在實效化,有獎有罰,持之以恆。

  二、垃圾分類宣傳總動員

  1、世紀星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小組

  組長:

  成員:

  2、召開全體教職工大會

  進行全園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幼兒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美化幼兒園,改善幼兒園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園利師利幼兒的利國利民大事。

  3、加大宣傳力度

  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幼兒都瞭解我園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並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利用網站、微信平臺、智慧樹、LED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

  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在幼兒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迴圈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三、垃圾的分類

  (一)幼兒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幼兒園垃圾成分越趨複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後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後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汙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準,幼兒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指適宜回收迴圈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汙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

  (2)塑膠:廢容器塑膠,包裝塑膠等塑膠製品,如各種塑膠袋,塑膠瓶,泡沫塑膠,一次性塑膠餐具,硬塑膠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

  (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

  2.不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印表機墨盒等。

  四、幼兒園垃圾分類處理方法

  (一)分類垃圾桶配備

  1、幼兒園一樓大廳擺放可回收、有害垃圾兩個垃圾桶。

  2、幼兒園二樓娃娃家擺放垃圾回收箱,分別為可回收、有害垃圾。

  3、每個班級發放分類垃圾桶兩個,分別為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4、幼兒園食堂配廚房垃圾回收桶兩個。

  (二)垃圾收集的方法

  1、一樓大廳垃圾桶為家長、領導來園,操場上教師幼兒在課間活動中產生的垃圾時存放所用,各班級活動室產生的垃圾不得倒入其中。保育員每天清理,其中可回收垃圾交幼兒園後勤組統一處理。

  2、各班午休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後送交幼兒園垃圾收集箱,其中可回收垃圾由專門人員統一計量,不可回收垃圾統一由保育員來清理。

  3、廢舊電池由後勤組統一收繳後交環保部門處理(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列印、影印後的廢墨盒由後勤處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5、廚房垃圾每天由專人進行收集處理。

  (三)統一分類收集時間

  1、每天中午、下午放學前由保育員清理教室垃圾。

  2、後勤處定期對可回收垃圾送小區廢品回收桶。

  3、後勤組對有害垃圾不定期送小區環保部門專門處理。

  (四)反饋監督檢查

  由保育員負責,後勤衛生檢查小組檢查各班活動室是否對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若沒有按要求分類,按要求責令班保育員立即整改。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是實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對於改善人民環境,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建立節約型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不僅關係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最基礎的工作,更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然而垃圾的回收與利用卻被垃圾分類這一問題所限。當今社會,垃圾回收並非技術問題,而是人們沒有較強的垃圾分類回收的意識。我校響應上級部門“垃圾分類,環保節能”的號召,舉行“垃圾分類,你我有責”主題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的主題

  垃圾分類,你我有責

  二、成立學校“垃圾分類,你我有責”主題活動的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各部門負責人(成員):xx、xx

  教育教學方面:

  宣傳、氛圍與少先隊活動方面:

  校園環境與後勤補給方面:

  各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貫徹落實垃圾分類各項工作,全校師生積極配合,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三、活動的宗旨

  透過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提升同學們對垃圾分類這一實際問題的重視;宣傳分類垃圾的具體做法,引導同學們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最後以標記垃圾桶等方式提醒同學們時刻注意垃圾分類回收問題。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日

  五、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瞭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垃圾,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瞭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

  2.在日後生活中能夠分類投放各類垃圾,樹立環保意識。

  3.在課堂上透過提出問題、設定競賽,引導學生討論、設計方案、表達,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科學思維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活動形式

  本項活動主要是透過班級文化宣傳、課堂教育教學經過討論、探究、設計方案等形式讓學生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瞭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從而引導學生重視環境保護,注意節約資源。

  七、具體要求

  1、學校宣傳透過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課間小結的形式進行校園氛圍宣傳。

  2、每個學期做好班級“垃圾分類”計劃、總結。

  3、利用每期的黑板報進行宣傳,開闢相關“垃圾分類”板塊。

  4、做好班會課“垃圾分類”宣教資料的收集。

  5、健康科根據三年級下冊的課程要求制定教學計劃、總結、教案,要有過程性記錄,學科計劃、總結也要有專門的工作安排。。

  6、美術科生動展現垃圾分類的形象。

  7、保持校園衛生環境。

  八、具體措施

  1、各班級老師高度重視“垃圾分類”教育教學,把“垃圾分類”納入到平時學生的學習中。

  2、學科教學互相滲透,注意課堂教育。健康課、美術課上交相關的教案。

  3、積極參與活動,把活動的資料整理收集,在每學期期末上交。

  4,所有材料按時上傳ftp,照片一律使用複製、貼上word文件,並附簡短文字說明的形式。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3

  為了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教師和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大家的環保技能,讓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於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於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減少量;有利於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全園師生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一、垃圾分類和管理的原則:

  人人有責,源頭做起,加強管理,渠道暢通,重在實效,有獎有罰,持之以恆。

  二、宣傳動員

  1、成立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羅麗翠

  成員:鍾楊嬌

  楊容愛

  吳運嬌

  鄒春女

  何三妹

  2、召開全體工作人員會議,進行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校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可以美化校園,改善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3、加大宣傳力度。要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學生了解我校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並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充分利用校園網、家長園地、宣傳版面、國旗下講話、教學活動、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使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還可以在校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迴圈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三、垃圾的分類和處理辦法

  (一)校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校園垃圾成分越趨複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後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後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汙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準,校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迴圈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

  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汙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

  (2)塑膠。廢容器塑膠,包裝塑膠等塑膠製品,如各種塑膠袋,塑膠瓶,泡沫塑膠,一次性塑膠餐具,硬塑膠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 (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

  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印表機墨盒等。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與生活的關係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嘗試給垃圾分類。

  3.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收集來的礦泉水瓶、可樂罐、塑膠袋、廢舊電池、果皮、廢紙、樹葉等廢棄實物或照片。

  2.做紙漿的工具、三個垃圾桶、白色卡紙和水彩筆。

  3.有關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相關圖片和影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課題。

  1.教師:“什麼是垃圾嗎?環衛工人為什麼每天都要清掃垃圾呢?”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①教師:“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我們應該怎麼辦?還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處理垃圾?”

  ②教師:“今天,我們撿來的垃圾應該怎樣處理呢?為什麼?”

  二、瞭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介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師:“我們可以怎樣給垃圾分類呢?”

  教師:“像塑膠製品、玻璃、金屬、紙製品這樣還可以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像腐敗的菜葉這樣沒有用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2.認識有機垃圾。

  (1)教師:“菜葉等垃圾腐爛後會有什麼用?”

  (2)學習詞彙:有機垃圾。提問:“還有哪些也是有機垃圾?”

  (3)看影像資料(一):回憶菜葉的變化,瞭解菜葉等垃圾在土中會腐爛,這些垃圾可以慢慢變成肥料,讓其他植物長得更好。

  3.認識有害、有毒垃圾。

  (1)看影像資料(二):觀察塑膠袋的變化,並與菜葉的變化進行比較,得出結論:塑膠袋不會腐爛,只會越積越多汙染環境,動物不小心吃了會有危險,我們把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儘量不用或少用這些東西,以保護環境。

  (2)教師:“我們小朋友都知道還有一種垃圾有毒,是什麼?誰來說說廢電池對我們有哪些危害?”

  (3)看影像資料(三):瞭解廢電池的毒害,知道廢電池要作特別處理。

  教師:“廢電池是有毒垃圾,亂扔能使一大片的土地不長莊稼或汙染水源,我們要把它進行單獨回收,專門處理。

  (4)經驗擴充套件:“還有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

  4.觀察“做紙漿實驗”,認識可回收垃圾。

  (1)提問:“老師是怎麼做的?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結:紙可以做成紙漿再造出新的紙,紙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叫‘可回收垃,圾’,學習詞彙:‘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分類。

  1.看影像資料(四):垃圾分類、回收的錄影片段。

  提問:“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裡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的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記。

  (1)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誌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誌。

  (2)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

  提問:“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為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

  (3)啟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誌圖。

  提問:“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為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4)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5)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保護資源。

  3.引導幼兒將垃圾分類。

  (1)教師:“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遊戲:看誰做得對。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3)出示貼有標誌的三隻垃圾分類裝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廢舊電池回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4)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四、學習製作垃圾標記及分類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製作標記來區分垃圾桶。

  教師:“老師這兒的垃圾桶都一樣怎麼辦呢?我們該做什麼樣的標記呢?”

  (2)幼兒分組進行設計垃圾桶標記,在白紙卡片上畫標記。

  (3)展示各組幼兒設計的標記,請幼兒介紹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標記。

  (4)教師給每組幼兒提供垃圾桶,請幼兒貼上標記。

  (5)師幼共同欣賞彼此設計的標記並說出其含義。

  (6)欣賞兒歌:

  小朋友講衛生廢棄物不亂扔

  歸好類可再生節資源保環境

  活動延伸:

  1.將垃圾分裝桶放在活動室的一角,督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分類處理垃圾。

  2.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向父母宣傳垃圾分的意義,做個“環保小衛士”。

幼兒園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5

  為了保持校園的清潔衛生,培養教師和小朋友的環保意識,提高大家的環保技能,讓幼兒懂得垃圾分類回收有利於變廢為寶,實現垃圾資源化;有利於減少管理成本,實現垃圾減少量;有利於綜合利用,實現垃圾的無害化等好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節約型社會,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全域無垃圾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希望全園師生遵照執行,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的好習慣。

  一、全域無垃圾專項行動工作原則

  人人有責,源頭做起,加強管理,渠道暢通,重在實效,有獎有罰,持之以恆。

  二、宣傳動員

  1、成立全域無垃圾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徐斌德

  成員:王天才、魏海燕、劉光明、史風梅、董秀霞

  2、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進行動員宣傳,充分認識減少校園垃圾和節約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垃圾分類收集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舉措。實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可以美化校園,改善環境質量,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3、加大宣傳力度。要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幼兒瞭解我園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並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

  4、充分利用校園網、家長園地、宣傳版面、國旗下講話、教學活動、橫幅等形式大力宣傳,使大家牢記垃圾分類原則,懂得垃圾分類知識,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自覺對垃圾分類投放的習慣。還可以在校園中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活動,不但可以使資源迴圈再利用,節省資源,還可以培養幼兒環境保護的意識。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節約型的社會。

  三、垃圾的分類和處理辦法

  (一)校園垃圾分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校園垃圾成分越趨複雜,合理地確定分類依據對垃圾的後續處理環節極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過程中以及處理後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汙染的發生。根據國家標準,校園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類。

  1、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迴圈使用和資源利用的廢物。

  主要包括:

  (1)紙類。未嚴重玷汙的文字用紙,包裝用紙和其他紙製品等,如報紙,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片,紙盒等。

  (2)塑膠。廢容器塑膠,包裝塑膠等塑膠製品,如各種塑膠袋,塑膠瓶,泡沫塑膠,一次性塑膠餐具,硬塑膠等。

  (3)金屬。各種類別的廢金屬物品,如易拉罐,鐵皮罐頭盒,鉛皮牙膏皮,廢電池等。

  (4)玻璃。有色和無色廢玻璃製品。

  (5)織物。舊紡織衣物和紡織製品。

  2、不可回收物

  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3、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也包括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廢棄物,如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溫度計,印表機墨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