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母之愛”語文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母之愛”語文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母之愛”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母之愛”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振太鄉中心完小五年級組四位語文教師,即王萍、李曉芳、李其賢、周愛萍採用集體備課的教學模式,進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父母之愛”的教學後,我們分別對自己教學的情況作了反思,在各抒己見中,很好的體現了“集體智囊”的作用,又充分體現教師個體的特長,促進集體智慧與教師個性的'有機構建,使集體備課不是流於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落實,且對單元主題的領悟有了較好體現,現將本單元的教學反思概述如下。

  一、主題思想明確,理論聯絡實際緊密

  “父母之愛”這一單元的主題思想明確,又因貼近學生實際,學生理解起來不難,平時學生基本可以體會到自己是在父母的愛中長大。感受到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而學習了本單元后,學生認識到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昇華了父母之愛的主題思想。

  二、三維目標落到實處,學以致用深入心坎

  “父母之愛”在三維目標的達成上,重點是在認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了主要內容,體會到表達父母之愛離不開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進而體會到人物描寫的一些習作常識,好像在文字與學生的習作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橋的一頭是文字,另一頭是習作的生成,這樣一來,困擾學生寫人習作的瓶頸變得順通無阻啦,“父母之愛”也就有了陽光般的走向,走向教育的綠色春光。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利於文字與學生實際的雙向互動

  透過《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和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六的教學,學生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有了新的見地,在以新的眼光重新發現父母之愛深沉和寬廣後,體會到父母之愛的偉大,潤物細無聲般激起了感恩父母,用積極健康的學業成績回報父母,也回報社會的情感表現,順應心腦對行動的可指揮性,表露於外的則是言行舉止的具體行動,真可謂文字之石激起了父母之愛這湖的千層浪,透過每朵浪花,而每朵浪花都在閃爍著漣漪的笑靨,這笑靨正是語文教育最為珍貴的成功之處。

  四、學生習作見真情,父母之愛綻放笑臉

  習作最容易折射小學生的心聲,一位學生在《做飯》中寫到自己忙左忙右,總算做出了一頓飯,可看看時間,幾乎忙了一個早上,唉,平時自己還會對媽媽的廚藝評頭品足,真是不應該啊!我以後會記得“勞動創造了美”,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母親為我感到驕傲自豪。學生習作能如此認知,實屬難能可貴,既是對單元文字主題的領會,又是學以致用的最好應驗。字如其人也好,文如其人也罷,最要非人云亦云的克隆文化,最要原生態的習作,這樣的習作是創作的源泉,我們教師得悉心呵護,百般珍視。

  父母之愛是教育不變的話題,也是教學中永恆的主題,是文明傳承和發展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