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課教案《四等分》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課教案《四等分》,歡迎大家分享。
一、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物體、空間、時間等等現象發生興趣。為此,就讓幼兒透過遊戲、操作、探索來對形體進行等分。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逐漸加深,並支援、鼓勵幼兒獨立、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來完成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物體進行等分的`興趣。
2、讓幼兒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學習將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和組成。
3、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三、活動準備
教具: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大卡紙,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片ppt,已經等分的紙片,固體膠;
學具: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紙若干。
四、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以小狗分匹薩的情景作為匯入,複習圖形二等分的方法。
二、基本部分
(一)實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問題,讓幼兒思考圓形四等分的方法。
2、教師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讓幼兒學習透過二次對摺得到四等分。
3、教師透過實物演示,讓幼兒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義,即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二)圖形四等分
1、分發正方形的紙,讓每位幼兒動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2、啟發幼兒想出不一樣的分法。並讓幼兒講一講他們是怎樣分的。
3、透過邀請幼兒代表將長方形用上面的幾種方法進行四等分,總結將圖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兒鞏固理解四等分的含義。
5、教師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圖形,讓幼兒判斷四等分。
(三)比較整體與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體
1、以圓形為例,比較等分前後整體與部分的大小,感知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
2、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兒動手操作將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來的整體。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四等分的含義,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和組成。
2、延伸:讓幼兒思考如何把圖形進行八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