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誌、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並清楚地進行講述。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繪製上學路線圖、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誌,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畫路過的地方、建築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誌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築,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誌要明顯。

  3、啟發幼兒發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誌。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誌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誌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麼?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六、教師總結

  活動反思:

  一年級的小朋友特別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每到這節課,他們會異常興奮,搖著手裡的書跑來問:“老師,今天上什麼課呀?”所以每逢上課,總要好好準備一番。在《上學路上》的教學設計中,我將學生的生活引入課堂,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真生活,感受真教育,並且是在快樂中體驗和感受。

  一、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我利用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康康熊在上學路上》和《小熊和小猴的故事》,這種模擬生活的場景,學生感覺特別有意思。然後就像孫悟空一樣火眼金睛地發現小熊小猴上學路上出現的問題,在愉快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這節課人人學習情緒高漲,個個爭先恐後,在這種心態下學習,事半功倍。

  二、回顧生活過程,深化道德認識

  通過錄像中的片段來層層展開,讓學生辨析是非,討論應該做些什麼,在做的過程中應注意什麼。一個個簡單生活情景的再現,引導了學生進行自我發現,自我批判,從而深化了上學放學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認識。

  三、拓展實踐活動,迴歸生活運用。

  讓學生把課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實到行動上,實現了課堂教學回歸生活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我覺得這樣的課雖然看上去不是熱熱鬧鬧,然而卻是實實在在的,是從生活體驗中激起了學生真正的思考。

  另外,透過畫上學路線和玩交通安全棋,培養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上學不能遲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學生表演指揮,玩棋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掌握了本課的內容,達到了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