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班美術《花兒送給爸爸媽媽》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術《花兒送給爸爸媽媽》教案(附反思)

小班美術《花兒送給爸爸媽媽》教案(附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美術《花兒送給爸爸媽媽》教案(附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思路:

  小班孩子對於父母還是很依賴的,觀察一下班中的孩子特別是一些小年齡的寶寶每天來園離園時都要父母抱不肯走路,還經常向父母撒嬌或是無理取鬧。在主題活動“娃娃家”中針對孩子們的情況我們要開展“爸爸媽媽好”的一系列活動,我們想透過各種形式對孩子們進行愛父母的教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美工活動“花兒送給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們在說說、看看、做做的過程中體驗為父母製作禮物的快樂,同時練習區分小、中、大和學習按簡單順序貼上的技能。

  活動目標:

  1、能將花瓣按大、中、小三種順序貼上,並知道圓心對圓心。

  2、在製作過程中體驗為父母做禮物的快樂情感。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帶一張全家照。

  2、正方形、長方形、心形、菱形、圓形圖畫紙若干。

  3、大、中、小三種用彩色紙做的花瓣、雙面膠、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匯入

  環節要求:回憶爸爸媽媽送給自己的禮物。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1、爸爸媽媽平時給你買了什麼東西?

  (引導幼兒從吃、穿、玩等方面來說。)

  2、爸爸媽媽給寶寶送了各種各樣的禮物,他們這麼愛寶寶,那麼我們是不是也

  想給爸爸媽媽送禮物呢?

  3、請孩子們想一想,然後說一說想給爸爸媽媽送什麼禮物?

  (先讓孩子自由發表見解,然後通過出示孩子們的全家福照片來引導孩子對裝飾“相框”達成共識。)

  二、裝飾相框

  環節要求:在老師的提示下,積極地參與裝飾活動。

  1、教師出示範例,提問:照相放在哪裡了?這叫什麼呀?(相框)

  2、引導幼兒共同製作

  1)先把全家照貼在相框(圖畫紙)的中間位置,待用。

  (巡迴指導,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把照片貼在底紙的中間位置。)

  2)接著取大、中、小三張花形紙片,教師講解。

  (提示幼兒三片花的顏色要不一樣,這樣粘貼出來才好看。)

  3)然後把花背後雙面膠紙撕去,按大中小數序重疊貼上,並且注意用三個不同的顏色。

  (引導幼兒將撕下的.雙面膠紙放在指定的小籮筐裡,在貼上時注意花心對著花心貼這樣貼出的花才整齊、美觀。)

  4)最後把做好的花用固體膠貼上在相框的周圍,並用蠟筆畫小圓做裝飾,放學後帶回家送給爸爸媽媽。

  (巡迴指導,幫助幼兒適當用花貼上在相框周圍不要過密或是太少。)

  三、花兒送給爸爸媽媽

  環節要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

  1、送給爸爸媽媽的時候應該怎樣做才是有禮貌?

  (引導幼兒練習雙手捧著製作好的相框來送禮物。)

  2、請幼兒試著說一說在送禮物時怎樣對爸爸媽媽說?

  (可以提示幼兒學說——爸爸媽媽這是我自己做的相框,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3、展示幼兒製作的相框,幼兒欣賞。

  (可以讓能力較強的孩子嘗試自己來介紹作品,也可以引導孩子們來評價自己或是同伴的作品。)

  延伸活動:

  請父母協助引導孩子在送禮物時介紹禮物的製作過程,並且提醒孩子用雙手捧好禮物送到父母手中。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對於介紹自己父母送的禮物都非常開心,雖然有些孩子話語表達不夠完整但是從他們的發言中可以發現父母送的禮物孩子們都印象深刻非常喜歡。當老師提議讓孩子們給父母製作禮物時他們既開心又好奇紛紛積極來參與。透過聽老師講解、看老師示範孩子們都很快學會了貼上小花的正確方法,當老師幫助他們把一個一個漂亮的相框做成後孩子們便互相交流起來都說自己做的最好看,要拿回家送給爸爸媽媽。放學時,孩子們都小心地捧好相框怕弄壞了。

  從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都愛自己的父母都願意說給大家聽,都喜歡參加美工製作活動。這次的活動雖然是以美工活動為主,孩子們在動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鍛鍊,初步學習了簡單的製作技能技巧,但是我特別注意了對孩子常規習慣的培養和表達能力的鍛鍊。因此這次的活動是一舉多得的,以後這種適合小班孩子的綜合性集體活動可以嘗試多組織開展對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