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刺蝟樹》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刺蝟樹》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刺蝟樹》含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刺蝟樹》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設計背景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懂得關心他人。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內容瞭解四季特徵,嘗試講述故事。

  2、透過對畫面的觀察、比較體驗兔奶奶的孤單,有主動幫助、關心老年人的意願。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藉助課件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四季特徵,嘗試講述故事。難點是情感,體驗兔奶奶孤獨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上的準備:FLASH課件和攝象機。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到一間空房間體驗孤單。

  空間準備:幼兒座位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體驗孤單激發情感(開啟課件,點選重點理解)。

  出現兔奶奶的圖象。教師談話:這是誰?兔奶奶她家裡有幾個人?兔奶奶一個人在家感覺怎麼樣?如果你是兔奶奶整天呆在那個房子裡心裡是怎麼想的?

  第二環節:瞭解欣賞課件展示的四季不同的特徵,激發想要幫助兔奶奶的想法。

  1、幼兒自由講述四季的畫面和特徵。提問:這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裡看出來的?(讓幼兒呈現對四季已有經驗進行同伴學習)

  2、看圖歸納講述四季畫面和特徵。(提練幼兒的講述,規範一些書面語言)

  3、談話。

  提問:你想幫助兔奶奶嗎?怎樣幫助兔奶奶看到想看的樹葉、鮮花、果子、雪花呢?

  第三個環節:欣賞故事《刺蝟樹》,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簡單講述故事情節。(簡單讓幼兒瞭解一個故事的完整情節,讓幼兒有個完整的概念)

  2、分段欣賞課件中故事內容,幼兒自由講述。(移植剛才積累的講述經驗,隨著畫面進行自由講述)

  故事後提問:哦,原來是誰呀?小刺蝟是怎樣幫助兔奶奶的?為什麼小刺蝟的身上能長滿樹葉、鮮花、果子、雪花。

  第四環節:看課件完整複述故事。

  1、複述故事、我們一起來講一遍故事吧!(隨著錄音規範了一些語言,又讓幼兒有了美麗的完整的故事概念)

  2、、為故事取名、這麼好聽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你覺得這個故事取什麼名字比較合適?

  第五環節:故事表演拓展延伸

  1、表演。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小兔子嗎?為什麼?如果你是小刺蝟,你會怎麼幫助兔奶奶。

  2、看錄象講述。剛才你是怎麼幫助兔奶奶的?你幫助了兔奶奶,心裡是怎麼想的?

  教學反思

  中班的小朋友對四個季節特徵的經驗還不完整,因為生活經驗還不夠;對孤單的概念也不清楚,大多數的他們都是從小在爸爸媽媽濃濃的愛的包圍下長大的。有的時候語言文字對於這樣的孩子的力量是不夠的、蒼白的。那麼將視、聽形象結合,把看、聽、說統一起來的動畫能不能有不一樣的效果呢?為此,我嘗試製作了課件《《刺蝟樹》,在課件中創設了具有感性的立體資訊顯示的動態情境,激發幼兒聽、說、體驗:課件中又對故事內容進行巧妙的編輯和組合,設定了思考點,引導幼兒體驗和思維,突破重難點。

  本次活動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法、角色體驗法和提問法。

  用直觀法和提問法解決活動的重點。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幼兒透過直接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徵。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提問中注重啟發性:如兔奶奶是怎麼發現小刺蝟的啊?冬天的小刺蝟扮成了雪花樹,她還扮演了什麼?讓幼兒根據提問逐漸把故事內容深入。同時也把自己的已有的經驗進行提升。

  角色體驗法也是本次活動中比較重要的教學方法。中班的幼兒可能對孤獨的感受可能還不是特別深,活動前我進行了第一次體驗,在空蕩的屋子中體驗孤獨的感覺。當課件中出現兔奶奶孤獨的形象,引導幼兒細微觀察奶奶進行想象,引起幼兒對孤獨而產生憐憫的感覺。欣賞故事後,幼兒肯定會對小刺蝟的行為產生欽佩之情,“如果你是小刺蝟,你會怎麼幫助兔奶奶呢”,引導幼兒體驗他人的情感表達上將幫助兔奶奶的意願轉化為行為。

  不足之處,我在上課流程中有點急,鎖碎的語言有點過多,不夠簡練,語速有點快,在上課和與孩子互動時,時間安排的不夠妥當,在活動過程中不夠自然,隨意。往後,我上課還要多放輕鬆,時間上因安排合理,學會巧用一節課同時把一節課的活動目標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