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課本第三冊p37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計算的過程,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2.體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3.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能根據求幾個幾相加寫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每四人小組20個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揭示課題

  師:(出示課件)聽說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我們一起祝小猴生日快樂,(拍手4下)

  剛才你們都拍了幾下手?2個人拍了幾下?你是怎麼算的?

  3個人呢? 板書:4+4+4=12 5個人呢? 板書:4+4+4+4+4=20

  100個人呢?寫完了嗎?(這麼長的算式怎麼寫得完呢?)要幾個4相加?

  板書:100個4相加

  看來用加法算有麻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方法,它專門能解決剛才這樣的問題,比一比看誰認識的最好。

  板書:乘法的認識

  二、聯絡實際 探究新知

  (課件顯示35排列的蛋糕圖)

  小候把蛋糕切成了這麼多,一共有幾塊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1.看圖列式,初知意義。

  預計設想:生1:我是一塊一塊數出來的。

  生2:我是橫的數一行有5塊,(顯示一行紅色)有3行(不同的顏色顯示),就是3個5(顯示3個5) 所以5+5+5=15 。 板書:5+5+5=15

  師:你真有眼力,能橫的看,看出了3個5 。大家看出來了嗎?

  誰能說3個5的和是多少? 板書:3個5的和是15 。

  誰還有不一樣的想法?

  生3:我是豎的數一列有3塊,(顯示一列紅色)共有5列(不同的顏色顯示)就是5個3(顯示5個3)所以3+3+3+3+3=15 。 板書:3+3+3+3+3=15

  師:嗯,你的眼力也不錯,能豎的看,看出了5個3。你們看出了嗎?

  誰能說5個3的和是多少? 板書:5個3的和是15

  誰還想再來說說。

  2.改寫算式,理解意義。

  師:那麼從這兩個算式裡,你能發現什麼呢?

  預計設想:生1:我發現左邊的算式加數都是5; 右邊的算式加數都是3。

  生2:我發現他們的和都是15。

  師:你們的發現太重要了。

  像這樣每個加數都相同的加法算式還可以用乘法來表示。板書:相同加數 乘法計算

  3個5相加可以寫成 板書: 5 3 或 35

  (1)認識乘號

  這個符號叫乘號 板書:乘號 它像什麼?一般這樣寫,先寫/ ,再寫。

  每個小朋友在紙上寫2個試試看,叫2人上臺寫。(巡視評價)

  看,黑板上兩位同學寫得怎樣?(生評價)

  (2)學習讀法

  誰會讀這個算式35? 板書 讀做:3乘5 (一起讀)

  指53它讀做什麼?

  (3)理解意義

  他們都表示3個5相加。

  因為3個5的和是12,所以53也等於12 。 35呢?為什麼?

  現在誰知道5個3相加用乘法怎樣表示?

  35 或 53

  它們都表示什麼?都等於幾呢?為什麼?一起來讀一讀。

  小結:小朋友真能幹,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想一想,不管是3個5相加還是5個3相加,都能列出怎樣的乘法算式?也就是把5和3相乘。

  3.嘗試練習,理解消化。

  師:(課件顯示26排列的蘋果圖)下面請大家試一試。

  這裡26和62都能表示什麼?

  三、運用知識 綜合實踐

  1.擺一擺,列算式。

  接下來請小朋友4人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圓片先擺出幾個幾,再寫出乘法算式。

  (要求一人擺,4人寫,然後讀一讀。每人擺一次。)

  2.看算式,寫乘法。

  你們的本領可真大!寫出了各種各樣的乘法算式,下面看誰能最快的把這兩道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指剛開始的2道連加算式)

  你還能舉幾個例子嗎?

  6+6+6+6+6+6=56

  8+8+8+8+8=48

  3+3+3幾個3 ?(10個3) 板書: 10個3相加=103

  6個8相加=68

  那麼剛才遇到的麻煩100個4相加現在你有辦法了嗎? 板書:1004或4100

  學了乘法之後你覺得怎樣?是在求什麼樣的算式時簡便多了?

  板書: 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剛才大家舉了那麼多例子,現在讓老師也來說兩道好嗎?

  第一道,板書:3+3+3+3+6+3+3 這題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嗎?為什麼?誰能想個辦法使它能夠改成乘法算式?

  四、歸納總結 延伸發展

  第二道,請小朋友談談這節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最後,請小朋友猜一猜,這裡面是怎麼放的?

  (實物投影)

  胃動力及止吐藥規格:56

  預想: ( 生1:有5行,每行6片生2:有6行,每行5片 )

  師開啟盒子驗證。

  (再實投):

  小柴胡沖劑 10克 6袋 餐巾紙610 水彩筆 102

  猜猜裡面是怎麼放的?

  你們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課後再去找找。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2

  第一單元 看魔術----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小雞種禾苗。

  3、

  表示( )個( )相加

  答案:1、花圖:4+4+4=12或3+3+3+3=12心形圖:3+3+3=9

  買6個這樣的蘋果共( )元。加法算式為:

  教學準備

  7+7+7= × 6+6+6+6+6= ×

  (1)交流幾個幾相加

  (2)改寫乘法算式

  答案:3×4或4×3;7×2或2×7;3×7或7×3;5×6或6×5。

  設計意圖: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再一次回到情境圖,體驗乘法的意義,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達標反饋

  1. ☆☆ ☆☆ ☆☆ ☆☆

  ( )個(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 )=( )讀作:

  ( )×( )=( )讀作:

  2.解決問題。

  (1)每輛三輪車有3個車輪,5輛三輪車一共有幾個車輪?

  (2)爸爸買了2個蛋筒,每個4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4個2,2+2+2+2=8,4×2=8讀作:4乘2等於8;2×4=8讀作2乘4等於8。

  2、3×5=15(個)或5×3=15(個)答:5輛三輪車一共有15個車輪。2×4=8(元)或4×2=8(元)答:一共用了8元。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的收穫是什麼?哪些方面你對自己很滿意?

  生:我知道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生:我知道幾個幾等於幾乘幾。

  生:在剛才發言時我受到了你的表揚。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總結知識,把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內在的東西。自己對自己的及時評價,使得孩子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六)佈置作業

  1、填一填

  3+3+3+3=( )×( ) 5+5+5+5=( )×( )

  8×5=40讀作_________________.

  2、看圖列式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69頁例題,第70頁想想做做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絡與區別。

  2.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透過加法算出乘式的積。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的基礎上認識幾個幾相加,從而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15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春天到了,天氣真好!瞧!小動物們三三倆倆的來到了小河邊,在草地上覓食、玩耍。

  師:草地上有哪些小動物?

  (小白兔和小雞)

  二、看圖、操作列加法算式,歸納發現幾個幾相加

  1、觀察例1,初步感知幾個幾

  (1)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隻小白兔? 6只。

  師:你是怎樣數的?(2個2個地數,2個2個圈出)

  師:算式怎麼列?

  板書:2+2+2=6(只)

  師:仔細觀察這道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加數都相同。

  師:加數都是幾?

  師: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算式裡有幾個2。(師生齊數)

  師:3個2加在一起也可以說是3個2相加。

  板書:3個2相加

  師:3個2相加得幾?

  板書:3個2相加得6。

  (2)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隻小雞?12只。

  師:你是怎樣數的?(3個3個地數,3個3個圈出)

  師:算式怎麼列?

  板書:3+3+3+3=12(只)

  師:仔細觀察算式,你又發現了什麼?是幾個幾相加得12?

  板書:4個3相加得12

  師:你怎麼知道有4個3?請一個小朋友帶大家數一數。

  指出:剛才,小朋友們從圖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幾個幾相加。

  2、操作感受幾個幾

  師:下面,我們來操作學具。15個圓片,要每堆擺的同樣多,擺擺看。

  師:你是怎麼擺的?

  3個3個、5個5個。。。

  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幾。

  師:哎!這種擺法很奇怪(展示),老師也用圓片擺一擺。

  * * * * *

  * * * * *

  * * * * *

  師:同座討論討論這種擺法怎麼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看的?

  橫著看,每排有5個,有3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5個3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麼列?

  板書:3+3+3+3+3=15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豎著看,每排有3個,有5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3個5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麼列?

  板書:5+5+5=15

  師:這兩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圓片是15個。仔細比較這兩道算式, 你發現了什麼?

  指出:3個5相加與5個3相加的得數相同,都是15。

  三、聯絡實際、認識乘法

  1.引入乘法。

  (1)師:過幾天要春遊,每人交3元車費。請你們跟老師一起算一算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加法算式怎麼列?

  板書:3+3+3+3+3

  師:這樣列下去繁嗎?

  師:繁!我們就得想一個辦法解決它。誰知道的?

  生:乘法(板書課題)。

  (2)小組討論,歸納發現共同特徵幾個幾相加

  師:怎樣把它們改寫成乘法呢?我們研究研究這類算式的特點。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可能回答:都是連加算式,每道算式的加數相同,都是幾個幾相加。)

  師:對了,大家都注意到了,這些加法算式都是幾個相同加數在連加,都是幾個幾相加。具有這樣特點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根據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聯絡,數學家們這樣設計了乘號(演示:將+旋轉成)。

  2、教學例2。

  (1)師:下面我們就來用乘法解決這一類數學問題。看動畫。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麼想的?

  (可以數一數,也可以算一算。)

  師:怎麼數呢?

  這樣數得的:2、4、6、8。一共有8臺。

  師:算式怎麼列?

  板書: 2+2+2+2=8

  師:有幾個2相加?

  板書:4個2相加

  師:4個2相加,可以寫成幾乘幾?

  板書:24 或 42

  師:2表示什麼?從哪兒來的?

  4表示什麼?從哪兒來的?

  指出:2就是這個加數,4表示2的個數,有4個。

  4個2相加,可以寫成24 或 42

  師:等於幾?

  板書:=8

  (2)介紹乘號、乘數和積等名稱以及另一種寫法。

  師:下面我們來認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符號叫乘號(書空),讀作乘(板書)。這道算式誰來讀一讀?多請幾人讀。

  板書:24讀作2乘4。

  師:4和2的名稱是乘數(板書),8的名稱是積(板書)。

  (3)說出24=8這道算式裡乘數和積各是多少?

  師:2和4叫什麼?8呢?

  師:誰會讀?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乘法,4個2相加,可以列成24或42,24或42都可以表示4個2相加。

  3.感受乘法的簡便

  (1)師:你會不會將剛才我們列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師:乘數和積各是多少?

  (2)教學試一試

  師: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小朋友們正在跳長繩,誰來說一說圖意?

  師:加法算式你會列嗎?乘法算式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書,指名讀題。

  師:哪種寫法簡便?

  師:今後要求幾個幾相加,你會怎樣列式呢?為什麼?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1

  (1)(看動畫:鋼筆圖)

  師:有幾盒?每盒有幾支?

  師: 一共有幾個2枝?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麼想的?

  指出:有3盒,每盒有2支。一共有3個2枝,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2)(看動畫:鮮花圖)

  師:有幾束花?每束有幾朵?

  師:一共有幾個5朵?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麼想的?

  指出:有2束花,每束有5朵。一共有2個5朵,乘法算式是52=10或25=10。

  2、想想做做2

  (1)師:先用圓擺一擺,再寫算式。每堆擺2個,擺4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2)師:每堆擺4個,擺2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 遊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找朋友的遊戲。

  遊戲規則是:

  小朋友們問老師:幾個朋友抱一抱?,如果我說2個朋友抱一抱。那麼臺上的小朋友就要兩個兩個的抱在一起, 臺下的小朋友就要說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聽明白了嗎?

  開始遊戲!先選6人上臺,2人抱;再加2人,4人抱;再加1人,3人抱。

  五. 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師:你們學會了什麼本領?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數求和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2、把加數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數數的方法聯絡起來,訓練學生用按群方法來理解乘法運算的涵義,為學習乘法口訣奠定基礎。

  3、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

  教具準備:

  教科書第44頁遊樂場情景課件,以練習九的第2題為基本內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個學生準備20~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出示遊樂場情景圖。畫外音:小朋友們到公園裡見到過哪些娛樂活動?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做什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畫面。

  2、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適當給予啟發引導:有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坐小火車,這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呢?

  請學生自由發言,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

  (1)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觀纜車吊廂裡有多少人?

  (2)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二、新課

  1、擺圖形遊戲。

  談話:同學們會用小棒擺圖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小樹、小傘、房子、亭子……想擺什麼,就擺什麼。現在開始擺圖形。[

  2、交流。

  (1)擺好後,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組為單位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麼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並把算式寫在紙上。

  (3)請各組把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

  3、乘法。

  (1)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都相同。

  (2)說明:算幾個同數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書:乘法)

  (3)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①提問: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麼?(6個3連加的和是18)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②指出:求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接著在6和3中間寫上“×”,向學生說明“×”叫乘號,並說明乘號的寫法:先寫“/”,再寫“”。告訴學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於十八”。

  ④告訴學生: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3,寫作:3×6=18。

  這個算式怎樣讀?(三乘六等於十八)

  4、嘗試。

  (1)請學生試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小結。學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後,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後,師: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三、練習

  1、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盪鞦韆?”的問題之後,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2、練習九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現2+2+2+2和4+4,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說得有理,就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時,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3、練習九的第2題。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齊讀、分組讀不同形式,讓學生練習乘法算式的讀法。

  4、練習九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直接填書上。完成後同桌交換互相檢查評價。

  5、練習九的第4題。讓學生先觀察圖,確定圖下面兩個“()”裡分別填寫數幾,再根據圖意填寫乘法算式和讀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寫。之後,同桌互相讀一讀填寫的乘法算式,並互相檢查是否全填寫正確。

  四、總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麼知識?

  2、教師:透過這節課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在這兩個數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課,每個小朋友都學了不少新知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乘法的知識。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5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2.教材簡析: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這一節內容。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透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寫法、意義與加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祛,這是本節課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3.教學目標: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會讀寫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4.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其中識別相同加數是本節課的關鍵。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教學設計從四匯入手,匯入新課、導學新知、導練、導總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起著帶路人嚮導作用,學生困惑時給予啟發,阻塞時給予點撥,上臺階時給予鋪墊。攀登時,給予鼓勁。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地發現新知,探究新知。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1.聯絡實際,設疑導新。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匯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本節課一開始從生活例項引入,讓學生看圖,聽錄音,算一算本班捐款情況。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然後設疑,問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怎麼解決這種困難?”讓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從而匯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為探求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2.由"扶"到"放",導學探究

  葉聖陶先生曾說:”當教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能放手就放手。"

  例1的教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第三個層次是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這樣由“扶”到“放”,逐步讓學生探究新知。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先由教師指導寫算式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小組交流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到運用"一看、二數"的方法讓學生獨立寫乘法算式。教師始終處於客體地位,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教師只在關鍵處啟發、點撥,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全過程,領悟到知識的真諦。同時,在由“扶”到“放”的過程中,始終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比較到動口說一說,概括出乘法的含義,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思維品質,促進思維的發展。

  3.合理設計練習導練,強化新知。

  要達到學生掌握知識。最終發展能力的目的,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經過反覆多次,循序漸進的實際應用。本節課的練習有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基本練習,是讓學生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算,並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第二個層次是綜合練習。形式上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徵,讓他們在動中學,玩中學,遊戲中學,使他們對新知的認識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4.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新課後,教師引導學生對新課前提出的那幾個學習目標進行總結,這種總結既有知識的總結,又有學習方法的總結。這樣由新課開始想學什麼到結束時回憶總結學會什麼,這種做法,對整課的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同時,增強學的目標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整體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程式設計

  1.複習鋪墊,孕伏新知,設疑導新。

  (1)讓學生看圖,聽錄音,從本班具體捐款的事實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況,產生下列三道連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師:剛才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

  從中揭示知識生長點,為認識乘法作知識遷移。

  (3)導新: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揭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2.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麼?從而揭示學習目標。這樣,既增強學生的學習目標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藉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入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計算。

  2、藉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體會乘法的意義,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

  教學教具:

  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魔術表演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術表演吧。

  (出示主題圖)

  二、新授,解決問題。

  1、初步感知畫面。

  師:多神奇的魔術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麼?同學們這裡會也藏著很多奇妙的數學知識,不信大家仔細的觀察一下。

  2、提問題。

  師: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請你們接著看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和你的小夥伴交流一下。學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條魚? 一共有多少個燈籠?

  3、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們很了不起,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誰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生:2+2+2=6(朵)。

  第二題:4+4+4+4=16(條)。

  第三題:3+3+3+3+3+3=15(個)。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個算式,你發現有什麼特點?

  生:都是連加。

  生1:加數相同。

  師:對每一題的加數都相同。2+2+2是幾個2相加?

  生:3個2相加,(依次說出後幾個算式。)

  師:請同學說一說20串燈籠的個數,怎麼寫算式?

  生動手寫:3+3+3+3……

  師:你覺得寫起來怎麼樣?

  生:很麻煩。

  師:怎麼就不麻煩了?

  生:用乘法。

  師:你真愛學習。這個內容我們在下節課裡學。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圖:生說,師判斷

  2、出示圖:師說題意,生填寫,集體訂正。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五、佈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上,引出多種不用的解決方法,然後著重認識幾個幾連加。引導學生充分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樣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7

  透過直觀,讓學生動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具體採用以下模式:

  動手操作、敘述圖意(感知階段)——列加法算式,觀察說出加數的特點(建立表象)——寫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1)師生共同擺紅花,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3)學生看圖說圖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4)分析比較,揭示本質。

  指導學生觀察比較黑板上的板書: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讓學生看一看這三道算式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讓學生比一比這兩種算式,哪一種比較簡便?

  (3)讓學生說一說"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這個結論。

  這樣透過分析比較,不僅揭示了本質特點,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絡。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三)分層導練,鞏固新知

  1.做課本Pll0“做一做”的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 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奏地做拍手遊戲。

  2×6 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然後做“找朋友”遊戲。

  4×3 3×4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計上面這組生動有趣的有梯度的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四)引導總結,強化新知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學到哪些方法?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

  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歸納小結,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提煉昇華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建立新的知識

小學乘法認識的教案8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會讀寫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教學過程:

  一、新課準備

  讓學生看投影圖,聽錄音,解答以下三道題:

  1、在這次”手拉手獻愛心”捐款活動中。第一小組的倩文捐2元,青青捐2元,蘇晴捐2元,請算出她們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2、第二小組有4個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這4個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組有6個人,每人都是捐5元。請算出這6個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學生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二、引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

  三、新課教學

  (一)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想學什麼?

  (二)教學例1

  1、師生共同擺紅花,教師指導寫乘法算式。

  (1)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擺紅花,每次擺2朵,擺3次。

  (2)讓學生看圖,說說是怎麼擺的?擺了幾個2朵?(師板書:3個2)

  (3)要求一共有幾朵紅花?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

  (4)讓學生觀察這題的三個加數有什麼特點?有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從而引出還可以用乘法算。

  (5)認識乘號,教學乘號的寫法。

  引導學生與拼音字母“X”比,然後書寫一遍。

  (6)指導寫乘法算式。

  寫乘法算式時,先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先寫相同加數2,再寫“x”。

  再數有幾個相同加數相加?(有3個2相加),在乘號後面寫3。強調:這個"3"是怎麼來的?

  (7)指導讀乘法算式,並說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2X3",表示什麼?)

  2、學生自己擺方塊,嘗試寫乘法算式。

  請同學們聽老師講要求,獨立擺方塊,每排擺3個,擺4排。(師巡視)

  (1)看圖說說怎麼擺?擺了幾個3?(師板書:4個3)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個方塊,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3)這道算式中的加數相同嗎?能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試著寫,並按學習小組交流你是怎麼寫的?

  (4)師小結寫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數。

  3、學生看圖說留意,獨立寫乘法算式。

  師出示一組圓形圖,讓學生認真看圖,同桌互說圖意,並用兩種方法解答。

  4、指導看書第109~110頁,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表示什麼?並把課本Pll0填空完整。

  5、師引導學生看一看三個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點,比一比,哪一種演算法簡便,讓學生說一說乘法的含義。

  6、閱書,齊讀乘法含義。

  7、用學到的乘法知識,來解決新課前的三道複習題。

  四、鞏固練習

  1、課本第110頁"做一做"第1題。

  2、先讀算式,再用圓片擺一擺。

  2×33×2。

  3、根據乘法算式,有節奏地做拍手遊戲。

  2×55×2。

  4、說一說下面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然後做“找朋友”遊戲。

  4×33×4。

  五、課堂總結。

  1、透過這節課學習,你知道哪些知識。

  2、學到哪些方法?

  3、還有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