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語言:《家》

中班語言:《家》

中班語言:《家》

中班語言:《家》1

  【活動目標】

  1、熟悉詩歌內容,能有感情地念詩歌。

  2、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知道大家都在為家庭出力。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全家福;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全家福,引入兒歌。

  看看這是誰的照片?裡面有哪些人?你們的家人平時都做些什麼事情?會議自己的家人在家做的事情並向大家介紹。

  二、欣賞詩歌。

  1、完整朗誦詩歌。

  2、媽媽做了些什麼事情?爸爸又做了什麼事情?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3、我能做些什麼?爸爸媽媽是怎麼說的?

  三、學習詩歌。

  1、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地念詩歌。

  2、遊戲: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朗誦詩歌中的問句和答句。

  3、充滿感情地年號最後一段對話。

  四、仿編詩歌。

  1、老師知道你們家裡的大人也有自己的分工,把他也編到詩歌裡去。來試試看,回家可以給爸媽表演。

  附兒歌:大家都愛這個家

  熱騰飯菜誰做的?

  是媽媽。

  媽媽像個大廚師,

  每天都做好飯菜。

  家裡的東西誰修的?

  是爸爸。

  爸爸有雙能幹的手,

  壞了的玩具全修好。

  我問爸爸和媽媽:

  我能幹些什麼呀?

  “親——親——

  親親我們呀!”

  “還有呢——

  我還能幹啥?”

  “愛爸爸、愛媽媽,大家都愛這個家。”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中班語言:《家》2

  活動名稱:

  田鼠的新家

  活動目標:

  1、透過仔細觀察畫面,來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

  2、能體會到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友好情感。

  3、瞭解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活動重點:透過仔細觀察畫面,來理解故事中的內容。

  活動難點:瞭解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匯入小朋友都有一個溫馨的家,那你知道小動物的家在哪裡嗎?那我們一起看看。

  二、出示PPT

  1、你們知道小魚的家在哪裡嗎?(在大海里)那小鳥、駱駝、馬、等這些動物的家呢?

  2、這又是誰的家?田鼠在山腳下也有一個特別溫馨的家,有一天 ,你聽?突然從山上滾下來一塊打石頭,把田鼠的家砸壞了,田鼠家的房子被砸爛了,它傷心的哭了,它的好朋友小狗看到了,對田鼠說:"你到我們家來住吧,"田鼠來到了小狗家,它在小狗家刨呀刨呀,給小狗家弄得亂七八糟,小狗回家一看傻眼了,田鼠說:"小狗,對不起。"它又傷心的哭了這時,它的好朋友小松鼠過來了,對田鼠說:"田鼠還是來我家吧。"

  3、田鼠來到了松鼠家,松鼠家住在樹洞裡,田鼠就在樹洞了刨呀刨呀,怎麼也刨不上洞,田鼠又傷心的哭了,小松鼠說:"沒關係",這時它的好朋友青蛙過來對松鼠說:"你還是來我家住吧。"

  4、田鼠來到了青蛙家,又發生了什麼事情?

  你瞧,青蛙怎麼了,田鼠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5、田鼠最後還是決定自己重新建一個家,它的好朋友也都來幫忙,你們看小動物們在做什麼?

  活動延伸:你們知道田鼠的家是什麼樣子的嗎?又會發生什麼故事?請你把它畫下來。

中班語言:《家》3

  活動目標: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重點:

  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歌曲《找朋友》、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剛才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願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麼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後,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願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遊戲《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1)出示小鳥的頭飾

  "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小鳥也飛來和你們一起做好朋友了。"

  (2)邊念兒歌,邊做遊戲。

  許多小鳥飛,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拍著手,唱著歌,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3)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除了小鳥,還有誰會來和我們做好朋友呢?"

  (4)集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並做遊戲。

  延伸活動:

  "我們有好朋友,小動物也有好朋友,那我們去找找看,還有什麼東西有好朋友呢?"

中班語言:《家》4

  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麼是什麼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編兒歌的興趣。

  準備:

  1、背景圖

  2、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

  過程:

  (一)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2、對了你們說對了,現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遊戲吧。

  3、你們玩完樂也累了,現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

  4、教兒歌。

  5、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現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6、教師提問?

  (1)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2)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3)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

  (4)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5)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

  (6)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7、幼兒看圖分組說。

  8、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二)讓幼兒充分想象,創編兒歌。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

  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

  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遊戲吧。

中班語言:《家》5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重疊詞的含義,並能運用這些重疊詞。

  2,學習兒歌中的重疊詞: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紅紅的、快快樂樂的。

  3,根據兒歌的結構特點正確運用疊詞,續編兒歌。

  二,活動準備: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使幼兒理解重疊詞

  1,出示兩個一模一樣的字,引導幼兒觀察重疊詞,知道它們長的一模一樣。

  引導語:“你們看,這兩兄弟長的一模一樣,兩個一模一樣的兄弟走在一起就叫做疊詞。”

  2,再出示其它兩個在一起的字讓幼兒辨別是不是疊詞。

  (二)學習兒歌《家》,認識兒歌中的重疊詞。

  1,師:剛才老師來這裡的時候帶來了許多迷路的小客人,他們想讓小朋友

  送他們回家。你們願意幫它們嗎?

  幼:願意。

  師:那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教師出示魚兒,大雨,小鳥,蝴蝶讓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

  師:你們知道魚兒的家在哪裡嗎?

  幼兒:大海。

  教師出示大海(圖)

  師:有誰能告訴我,大海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說出深深的。教師小結,深深的大海是魚兒的家。

  大雨,小鳥,蝴蝶同上說出;讓幼兒續編出:黑黑的烏雲是大雨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並出示黑黑的烏雲,密密的樹林

  (三)教師完整的朗讀詩歌

  引導語:剛才小朋友們都把這些客人送回了家,而且還編出了一首很好聽的詩歌,我來讀給你們聽。

  你們編的這首詩歌真好聽,我們就叫它《家》,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你們編的《家》。

  (四)活動延伸

  師,這些小客人的家原來都這麼漂亮,那你們想不想自己的家也這麼美麗?

  幼,是。

  師,那你們回家後把自己覺的最美麗的家畫下來。

中班語言:《家》6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螞蟻,理解、尊重螞蟻。

  2、知道以恰當的方式對待小動物。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想家的螞蟻》。

  活動過程:

  螞蟻想家了。

  ——欣賞故事《想家的螞蟻》開始至“小螞蟻不看好吃的東西,只是看著瓶子外面”。

  ——小螞蟻為什麼不吃東西,只是看著瓶子外面呢?它在想什麼?

  ——幼兒充分想像、議論。

  ——欣賞故事後面部分。

  ——小螞蟻想家了,妞妞和盼盼是怎麼仿的?他們是怎樣送螞蟻回家的?

  向螞蟻告別。

  ——我們的小螞蟻也想媽媽了,想回家了,怎麼辦? (送它回家)

  ——小螞蟻和我們在一起已經一個星期了,我們每天給它餵食,和它說話,逗它玩,它很喜歡我們。今天它要回家了,你有話對小螞蟻說嗎?你想說些什麼?

  ——幼兒向自己的小螞蟻說告別的話。

  送螞蟻回家。

  ——幼兒拿著自制的標誌,小心地將螞蟻帶到戶外。

  ——請幼兒將螞蟻送到當時發現它的地方,看看螞蟻回到了哪裡,將自己的標誌插在螞蟻消失的地方。

  ——相互看看標記,瞭解各自螞蟻回家的地方。

  ——使幼兒明白讓昆蟲迴歸大自然是很重要的。與幼兒約定以後再來看望它們的螞蟻朋友。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中班語言:《家》7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豐富幼兒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準備:

  1、瞭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

  2、識別各種動物腳印。

  3、準備電腦課件:a、序;b、觀察;c、詩歌;d、仿編;e、遊戲

  教學過程:

  1、引出詩歌(課件--序)

  秋天裡,楓樹爺爺畫了一幅很美的畫,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天空(課件展現出秋天楓樹景象,楓樹爺爺滿臉笑),冬來了,北風呼呼地吹,吹走了楓樹爺爺的畫,楓樹爺爺傷心極了(課件出現北風吹來,樹葉捲走,楓樹爺爺皺了眉頭),天越來越冷,你們看,天空裡下起了什麼(雪絨花音樂起,課件展現下雪場景,同時伴有風雪聲)。

  2、學習詩歌

  a、觀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裡來了一群小動物(雪絨花音樂停,踏雪聲起),他們來幹什麼?他們在雪地裡留下了什麼呢?(課件逐一出現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分別在雪地裡留下的腳)

  教學反思:

  培養幼兒對自然美的欣賞。在教學中,幼兒透過感悟書中的精美語言,被偉大與神氣的自然所吸引。在充分感知課文後,我引導幼兒課後找一找,在冬天,還發現了哪些“小秘密”,親身體驗,尋找冬天的小秘密,讓幼兒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學習的快樂。

  由此教師有意識地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與實踐的機會,鼓勵並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幼兒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後用語言表達出來,儘管幼兒的語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幼兒真實的感受,自由的表達,心靈的花朵在盡情綻放。

中班語言:《家》8

  活動目標

  1、瞭解兒歌名稱,理解兒歌的內容,學會念兒歌。

  2、能口齒清楚、語言連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重難點)

  活動準備

  課件、電視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瞭解“家庭小主人”的含義

  1、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都幫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情呢?

  2、引導幼兒說:“爸爸在做什麼的時候,我怎麼樣。”

  3、:原來我們小朋友在家都很關心爸爸媽媽,是個家庭小主人。

  二、播放課件,完整的欣賞兒歌

  1、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我是家庭小主人》。我們一起來聽聽兒歌中的小朋友是怎麼幫助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做事情的?

  2、播放課件,教師完整的朗誦兒歌。

  3、幼兒集體欣賞

  三、分句播放,幫助幼兒更好的瞭解兒歌內容。

  1、兒歌中的小朋友是怎麼幫助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呢?

  2、個別幼兒完整的朗誦。

  3、集體幼兒完整的朗誦。

  4、完整播放課件,集體幼兒完整的朗誦。

  5、分角色,分組表演。

  四、結合生活,鼓勵幼兒大膽的仿編。

  1、媽媽洗衣服,小朋友還可以幫忙做是你事情呢?你會用兒歌裡的話來說一說嗎?

  2、個別幼兒仿編後半句。

  3、如果你當家庭小主人,你會怎麼來幫爸爸媽媽呢?

  4、還有誰來大膽的說一說呢?

  5、鼓勵幼兒完整的仿編兒歌。

中班語言:《家》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會用語言自我介紹。

  2、學編兒歌介紹家庭成員。

  3、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

  【活動準備】:

  1、投影儀和有關圖片。

  2、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同桌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姓名、年齡和性別及家庭成員。

  2、統計家庭成員是3人、4人、5人的情況。

  3、教師利用投影或圖片,講解3人、4人、5人家庭組成情況。

  4、教師對照投影或圖片,幫助幼兒編兒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媽媽×××。

  四口之家:

  1)我家四口人,姐姐大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姐妹、爸媽)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兄弟、爸媽)

  3)我家四口人,爺爺歲數大,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爺爺或奶奶爸媽我)

  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媽媽我,爺爺和奶奶,他們最愛我。(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媽我)

  5、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兒歌。

  (2)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

  【活動延伸】:

  利用頭飾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想法開展遊戲。

中班語言:《家》10

  【活動目標】:

  1、培養小朋友會用語言自我介紹。

  2、學編兒歌介紹家庭成員。

  3、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

  【活動準備】:

  1、投影儀和有關圖片。

  2、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同桌小朋友相互介紹自己姓名、年齡和性別及家庭成員。

  2、統計家庭成員是3人、4人、5人的情況。

  3、教師利用投影或圖片,講解3人、4人、5人家庭組成情況。

  4、教師對照投影或圖片,幫助小朋友編兒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媽媽×××。

  四口之家:

  1)我家四口人,姐姐大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姐妹、爸媽)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兄弟、爸媽)

  3)我家四口人,爺爺歲數大,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爺爺或奶奶爸媽我)

  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媽媽我,爺爺和奶奶,他們最愛我。(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媽我)

  5、小朋友學習兒歌。

  (1)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兒歌。

  (2)引導小朋友有節奏地念兒歌。

  【活動延伸】:

  利用頭飾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勵小朋友根據自己想法開展遊戲。

中班語言:《家》11

  課題名稱:

  家

  活動過程:

  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麼是什麼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兒歌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編兒歌的興趣。

  準備:

  1、背景圖

  2、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幼兒園

  過程:

  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對了你們說對了,

  4、現在就讓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遊戲吧。

  5、你們玩完樂也累了,

  6、現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

  教兒歌

  7、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現在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9、教師提問?

  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

  美麗的幼兒園是誰的家?

  10、幼兒看圖分組說

  11、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三)、讓幼兒充分想象,創編兒歌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

  美麗的幼兒園還是誰的家?

  2、明天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們一起再來做個遊戲吧。

中班語言:《家》12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講講說說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嘗試精神。

  二.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大幅背景圖。

  2.製作好的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貼絨學具。

  三.重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仿編詩歌。

  四.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初步感知

  1.出示背景圖,嘗試討論:

  圖上有哪些景物?想想它們都會是誰的家?

  2.看看說說,感知理解

  (1)這些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它們找到自己的家了嗎?

  (2)它們的家又在哪裡?它們的家漂亮嗎?美在哪裡?

  3.欣賞兒歌,理解內容

  (1)兒歌中都講了有哪些家?分別是誰的家?

  (2)你最喜歡哪個家?為什麼?

  (二)理解創作,分享快樂

  1.再次欣賞,詩歌裡說:“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

  2.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指導。

  3.幼兒自由發言,教師提升組合。

  4.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可真能幹,自己也能編出了好聽的兒歌,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編編,還有什麼也是誰的家,明天拿來告訴大家,好嗎?

  五.各環境滲透:

  在教室環境佈置中,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美術區)製作的一些關於春天的景象新增到牆面上,增加了幼兒之間交流。

  區角活動中(語言區)的,讓小朋友自制春天各種景色變化的圖書,讓小朋友邊看邊交流

中班語言:《家》13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剛升入中班,對家的概念並不是很瞭解,為此本主題以兒詩《家》為切入口,透過對兒詩內容的理解,讓幼兒初步感知什麼是“家”。這首兒詩從幼兒喜愛的小動物出發,並採用問答的形式,嘗試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詞對小動物的家進行表述,從而遷移到自己的家,激發幼兒對自己家的情感的表達。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提供的線索,嘗試用好聽的詞來表述畫面內容。

  2.在掌握兒詩的結構基礎上,學習仿編兒詩。

  【重點難點】

  掌握兒詩的結構基礎上,學習仿編兒詩。

  【活動準備】

  圖書《家》,相應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關於《家》的書,書中藏了很多小動物,它的家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理解兒詩內容

  (一)幼兒自主閱讀

  師:剛才你看到了什麼?

  (二)給小動物找家並理解兒詩內容

  給小瓢蟲、小鳥、小魚、白雲找家。

  逐一提問:小瓢蟲(小鳥、小魚、小白雲)的家在哪裡?

  追問:嫩綠、茂密等詞的意思。

  教師小結:不知不覺中我們小朋友自己已經在書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兒詩,兒詩的名字就叫“家”。

  (三)發現兒歌問答的結構

  1.瞭解問答歌結構。

  師:小朋友,你們看,一邊問,一邊答,這樣的兒歌叫做問答歌。

  2.幼兒和同伴一起學習表演問答歌。

  三、創編兒詩,嘗試說好聽的詞

  1.幼兒自主操作。

  2.講述創編內容。

  四、延伸活動“我愛我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你的家是怎麼樣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一是引出課題;二是理解部分;三是創編部分。

  (一)引出課題

  教師讓孩子找找書裡小客人的家在哪裡,直接引出主題。

  (二)理解兒詩內容

  這一環節是首先採用了自主閱讀的方法,讓幼兒瞭解書中的內容,知道小動物和家的關係,接著概括性的提問:剛才你看到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書裡的內容進行回答,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詞來描述和表達。教師在幼兒的回答中做進一步的提升。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給孩子一種角色的暗示:你是小白雲,我們來問問你……讓幼兒帶著角色意識來回答。

  第二部分發現兒詩的句式結構,這一結構在平時的詩歌學習中接觸不多,所以採用直接告知的方式,讓幼兒瞭解兒詩的問答句式,再讓幼兒邀請一位同伴一個問一個答來嘗試念兒詩,體驗問答式兒詩的有趣。

  (三)擴充套件想象,仿編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中班上期幼兒語言領域發展目標提出要求,在仿編活動中只要求幼兒透過交換詞句,使詩歌畫面出現新的內容。透過對話、示範實際操作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

  1.擴充套件想象,回憶經驗。

  運用啟發性的個別提問,你還想給那些小客人找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

  2.分組操作,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自由操作,按照詩歌的模式給其他小客人找家,可以先和同伴交流你給哪個小客人找了家,再在集體面前展示,給請他們在集體面前說說自己編的詩句,並組織其他幼兒學習好聽的詩句,這樣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

  (四)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的家

  從詩歌中瞭解家的含義到給小動物找家,最後迴歸到說說自己的家是怎麼樣的,讓孩子們初步有了對家的認識。

  四、說亮點

  1.利用各種圖片自制圖書,利於對兒詩的理解。把這首兒詩藏在圖片裡,藉助於具體形象的圖片讓孩子們理解詩歌,從而豐富詞彙。

  2.透過自主操作找家,進行兒詩的創編。在第三環節中,讓孩子們自己去給別的小客人找家,並用兒詩的結構句式進行創編。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兒詩,創編了兒詩,充分感受創造的樂趣,個人能力得到了發展。

中班語言:《家》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自己家的家庭住址並能表達出來。

  2.幼兒初步能把自己家的房子畫出來。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各類房子的圖片

  2.數字卡片

  3.蠟筆、圖畫紙和範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出示各類房子的照片,提問這是什麼房子?(平房,別墅,小高層,多層)

  2.討論幼兒家住的是什麼房子?

  3.討論自己家的房子有什麼特點?

  提示幼兒房子幾個房間,房子周圍有什麼標誌性的建築物

  二.說說我家在哪裡

  1.房子在哪條街上?

  2.家裡在幾樓?

  3.請幼兒完整的把家庭住址說一說

  三.拼一拼自己家的門牌號

  1.透過幼兒的表達,請幼兒用數字卡片找到自己家的門牌號碼

  2.觀察幼兒是否將自己所說的門牌號碼與所拿的數字相對應

  四.繪畫家裡的房子

  1.老師示範畫房子的方法.

  ⑴畫一個三角,那是房子的屋頂.

  ⑵畫一個正方形,那是房子的牆.

  ⑶最後畫上窗子和門

  2.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描畫自己的房子

  3.展示幼兒的作品

  五.活動的延伸

  1.請幼兒帶一張大頭貼照片,老師製作一幢高樓,將幼兒住的樓層展示出來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透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室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交往。在本課內容中,透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並用語言講述內容和故事情節,鼓勵幼兒當眾表達,在講述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

中班語言:《家》15

  活動目標

  1.感受家庭的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2.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3.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瞭解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等。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一找你的家人

  2.照片:全家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談話的形式:講講我的家,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

  引導幼兒說說誰接送自己上幼兒園的?家裡都有誰?

  二、展開

  1.出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

  問:這是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庭成員)是什麼樣的?

  從外貌、性格等方面介紹。

  2.遊戲:抽照片、猜名字

  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1)請幼兒將“全家福”照片放在紙盒裡

  教師或幼兒先後抽出照片,請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請該幼兒介紹照片上的人員、拍照時發生的趣事以及自己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

  3.談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溫暖。

  激發愛父母、愛家的情感。

  (1)爸爸在家幹什麼?媽媽呢?自己在家幹什麼?

  (2)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的?

  引導幼兒說說爸爸媽媽關愛自己的一兩件事。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他們每天都在為家忙碌著,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樣關愛爸爸媽媽?想想自己應該為家人做些什麼呢?

  4.欣賞散文詩《家是什麼》,感受家的溫暖。

  聯絡生活體驗,請幼兒說說家是什麼?

  三、結束

  趣味練習:找一找你的家人

  組織幼兒張貼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供幼兒隨時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