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1、透過觀察照片和嬰兒,讓幼兒感受自己不斷在長大,教育幼兒關心、體貼父母。
2、引導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活動準備:與幼兒組織過談話,平時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的?
活動準備:幼兒照片(小時候)一張、幼兒衣服(小時候)若干、三個月大的嬰兒一位。
活動過程(預設):
一、出示照片,匯入課題。
“老師帶來張照片,請小朋友猜猜看他是我們班的誰?”
二、讓幼兒試穿小時候的衣服,感受自己的身體在長大。
“老師這兒有許多小衣服,誰來穿穿試試?穿上去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三、請來嬰兒和媽媽,讓幼兒在和她們的交往談話中理解體會媽媽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1、請嬰兒進場,讓幼兒初步熟悉嬰兒。
“老師請來了一位很小很小的寶寶和她的媽媽,你們想見見她們嗎?”
2、啟發幼兒提問,瞭解寶寶的生活情況。
“寶寶現在和小朋友都非常熟悉了,小朋友有什麼問題問寶寶媽媽的嗎?”
四、透過談話、比較等方法,讓幼兒感受自己的能力在不斷提高、體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及親人對自己的關愛。
1、教師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啟發幼兒談論小時候的趣事。
“我們大家小時候都和剛才的可兒一樣,幾乎什麼都不會、什麼都需要媽媽幫忙。在老師小的時候,還鬧過一次笑話呢!小朋友,你們想聽嗎?”
“小朋友,你們在很小的時候鬧過笑話嗎?”
2、透過嬰幼兒比較,引導幼兒暢談自己的本領,感受自己在能力上的變化。
“就這樣,我們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的關心愛護下,從什麼都不懂,到慚慚長大,學會了許多本領……小朋友,你們現在有什麼本領?能告訴我們嗎?”
五、引導幼兒談話“長大了幹什麼”,使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老師在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特別想當一名教師,經過我的努力,現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師啦!小朋友,你們長大了想幹什麼?”
“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從小應該怎麼做呢?”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2
設計意圖:
我縣的旅遊資源豐富,該如何選取旅遊點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呢?從多方面考慮:我決定選取長湖風景區。長湖美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獨特的自然資源都很吸引幼兒。若能將這些資訊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予以教學,一定對激發幼兒的情感和挑戰幼兒的認知有較大的價值。"跟我一起遊長湖"就這樣誕生了。
進入大班以後,幼兒在交往、協作能力上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本次活動設計我就採用了自由結伴、分組協作的方法,以挑戰與推動幼兒間的友好交往與交流。"旅遊"話題相對於其他教學內容有其獨特之處,素材豐實、資訊量大、且容易情景再現。在活動中我設計了"情境模擬"的方法,帶領幼兒經歷了一次完整的模擬旅遊,給予幼兒強烈的視覺感受與快樂的情緒體驗,努力體現活動的目標與內容。
活動內容:跟我一起遊長湖
活動目標:
1、知道長湖是我們石林縣的一個風景區,瞭解長湖的娛樂專案。
2、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活動中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愛家鄉、愛長湖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長湖是我們石林縣的一個風景區,瞭解長湖的娛樂專案。
難點:幼兒在與同伴的模擬活動中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模擬旅遊場景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知道我們石林縣有幾個風景區嗎?
2、請小朋友猜猜老師圖片上的風景是哪個風景區的?
二、觀看課件--瞭解長湖旅遊設施
1、幼兒討論你最想玩什麼?為什麼?(比如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2、教師適時推薦幾個旅遊娛樂專案
教師小結:看來每個專案都有不同,都有好玩的、好看的,它們不相上下。今天老師帶寶寶去長湖捉小魚、捉泥鰍、玩泥巴、住帳篷好嗎?
三、模擬遊戲--體驗"旅遊"的快樂
1、幼兒自由分組遊玩,集中感受旅遊景點好玩、好吃、的特點。
2、玩的時候要注意弄髒自己的衣服褲子和桌子、地板,做的到嗎?
四、教師小結
剛剛老師帶寶寶去長湖遊玩,誰能告訴老師你的感受是什麼?喜歡我們的長湖嗎?以後家裡來親戚朋友,我們也可以帶來長湖遊玩,讓更多的人認識長湖,喜歡長湖,好嗎?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願意拉著自制玩具在戶外走走、跑跑,感受春天陽光的溫暖。
2.初步學會邊看邊講述,並向"小狗"介紹園中植物、花朵。
3.在拖拖、拉拉、走走、跑跑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前已請每位幼兒回家自制一個玩具"拖拉小狗"(方法:將易拉罐洗淨,在瓶口和底部各鑽一洞,用繩子穿過。在易拉罐中放黃豆或小石子,幼兒一手拉住繩子易拉罐向前滾動發出響聲)春天的風景畫。
選擇陽光充足的日子進行此活動。
活動流程:
啟發談話-引出玩具-欣賞介紹-去春遊
(一)啟發談話
1.出示一張春天的風景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2.小朋友看,這裡的風景美嗎?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二)引出玩具
1.春天到了,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真舒服啊。你們想出去春遊嗎?
2.你們聽,誰叫起來了?(小狗:汪汪汪,我也想去,我也想去。)
3.誰也想去呀?那我們一起帶小狗去好嗎?
(三)欣賞介紹
1.引導幼兒邊欣賞風景邊向小狗介紹自己看到的事物。
2.可是,小狗跟我們去,它什麼都不認識,連樹葉、花朵長什麼樣都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向它們介紹呢?
3.老師示範向小狗介紹春天裡的小草小花。
4.請個別幼兒拉著小狗做介紹,並集體學說。
(四)去"春遊"
1.將拖拉小狗分給每位幼兒,集體出去春遊。
2.這裡的風景我們都欣賞過了,讓我們每個人帶一隻小狗春遊吧。讓小狗認識其他景物好嗎?
3.我們出發了,可是到達那裡還很遠呢,讓我們跑步前進吧。
4.哎呀,跑累了,小狗也跑不動了你們瞧,它很累了,我們先不要跑了,拉著小狗慢慢走走吧。
5.到達目的地,讓幼兒在園內自由地走走、跑跑。並引導幼兒向小狗介紹園內的景物。
活動反思:
透過活動的不斷進行,感覺自己還存在著太多的問題,於是進行了反思,怎樣才能把這節課上好呢,根據他們提出的問題,我對此教案進行了修改,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努力了就會有收穫的,相信自己!加油!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各種樂器的名稱幾演奏特點,知道它們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大膽嘗試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
3、對用樂器演奏各種音樂產生興趣,喜歡欣賞音樂。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各種樂器若干;幼兒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鐘錶店》匯入。
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提問: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麼?音樂是怎樣來的?
告訴幼兒音樂是用各種樂器演奏後錄製合成的。
二、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樂器。
1、你知道這是什麼樂器嗎?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它是什麼樣的?裡面又是什麼樣的?
2、它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呢?教師示範彈奏一段音樂或請一位幼兒上來演奏。
3、讓幼兒觀察桌上各種樂器,請幼兒熱一一辨認,教師嘗試彈奏樂器或讓個別幼兒上來觸控、彈奏某些樂器。
三、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瞭解幾種常見的樂器。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樂器?你知道是怎樣演奏這些樂器的嗎?
2、教師小結:樂器有民族和西洋樂器之分,民族樂器是演奏民族音樂的,它們大多數是管絃樂器,西洋樂器是演奏西洋音樂時常用的,它們多數是琴鍵樂器,但是,無論是什麼樂器,只要合理地運用,都會彈奏出悅耳的音樂,都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
因為是欣賞各種各樣的樂器,我覺得單單用眼睛看圖片太籠統了,雖然沒有讓孩子親眼見識每種樂器的條件,但是我可以讓他們聽聽這些樂器美妙的聲音啊!所以,整節課,我用用優美的音樂貫穿始終,給孩子以美的享受。
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樂器、音樂很感興趣,我想透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一定會得到良好的薰陶與發展。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生活化。這次集體活動從幼兒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題材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幼兒有著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他們能大膽地表述自己對糖果的認識,這是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的前提和保證。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和安慰別人,表達自己的愛心。
2.能感受到他人的悲喜憂傷等情緒。
3.願意主動地與同伴交流。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記錄紙、筆人手各一
2.故事《播報心情》ppt
3.雲南地震內容、捐贈愛心活動ppt
4.“方法大比拼”課件
5.氣球若干,彩紙、筆、紅絲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伴奏,師生表演
播放《表情歌》音樂,師生邊唱邊表演進活動室。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放映ppt,教師邊講故事便引導幼兒進行猜測。
2.提問:心情預報說獅子今天的心情怎麼樣?
雨天是指怎樣的心情?
為什麼獅子的心情是雨天?
可能因為什麼事情會讓心情是雨天?(幼兒討論)
森林裡的小動物聽到這一播報是怎麼做的?
還可以怎麼做?
獅子的心情會發生變化嗎?發生怎樣的變化?
三、相互採訪,播報心情
今天,老師請你們當一回小記者,先相互採訪一下心情,要說清楚感受和原因,並且記錄在紙上,然後像主持人那樣播報出來。
心情?原因(幼兒結伴相互採訪、記錄)
四、傾聽心情故事,討論方法
我們聽到這樣一則心情故事。(請故事中心情不好的幼兒到集體前)
我們有什麼辦法讓他的心情變成晴天呢?比比誰的'方法好,哪組的方法多?
(幼兒討論,說方法,教師利用課件添入獎勵標記)
(評選獲勝小組)
五、觀看ppt課件,昇華情感
幼兒看圖片,教師播報雲南地震。
師:我們小朋友怎麼做才能使他們的心情“轉晴”呢?
(幼兒討論,教師總結)
祝願災區的人們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讓我們帶著這份美好的祝願去裝飾放飛愛心氣球。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
設計意圖:
春天的腳步款款走來,微風吹上了我們的臉,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微笑和歡樂。因為春天來了,因為植樹節要到了,每當植樹節來的時候,天氣總是暖暖的,小鳥總是唱著歡快的歌曲。為了讓幼兒知道春天來了,植樹節要植樹的基本常識,特意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植樹節。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透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
3、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瞭解樹木與人類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闢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2、製作好樹木與人類關係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
3、自制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活動過程:
一、講樹
1. 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製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透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瞭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 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 觀看春天季節特徵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誇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
觀看樹木與人類關係並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植樹對人類的益處:淨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徵。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後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誌,便於日後負責照看和護理。
編後語:
植樹節在春天,植樹節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將樹苗運來了城市的郊區,拿著手中的小鐵鍬,將一棵一棵小樹種栽了下去,等待著希望發芽,等待著長成參天大樹,這是孩子的小小願望,小樹苗,你快快長大吧!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各旅遊景點的紀念品、商品等。
用於開設旅遊商品店的貨架三個。
用於分類的貨品貼片若干,用於分類的記錄紙、磁性板三塊。
活動目標:
感知旅遊商品的多樣性,瞭解我國各地物產的豐富。
運用層級分類的方法,嘗試佈置旅遊商品的貨架,解決遊戲中的問題。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們的旅遊商品
1、介紹各自帶來的旅遊商品,說說它們的名稱和產地。
2、談論這些產品的功用,瞭解我國各地的豐富物產。
二、觀察、討論怎樣擺放商品
1、思考:我們只有三個貨架,怎樣分別擺放商品?
2、按已有經驗說說各自的方法。
3、選擇一堆物品,按幼兒設想的分類方法擺放。發現多種分類擺放的方法。
4、共同商議確定本次分類擺放的一種方法。
5、根據商品的特徵做分類的標記。
三、佈置櫃檯
1、按標記將商品送人櫃檯。
2、思考:每個櫃檯上的物品還是很多,能不能再分一分,使擺放的物品更容易看清。
3、幼兒分成三組,分別觀察討論進一步分類擺放的方法,分類後嘗試用一種標記加以標示。
4、嘗試再分得更清楚的辦法,並繼續用另一種標記表示。
四、交流
1、觀察三個貨架的標記和貨物。
說一說他們是怎樣分別擺放貨物的,看不明白的地方請該組幼兒作解釋(例如:食品櫃檯,先分成罐頭食品和非罐頭食品,又分成大和小。
又如:觀賞物品櫃檯,先分成給大人觀賞的和給小孩觀賞的,又分成容易打碎的和不容易打碎的,再分成彩色的和單色的等)。
2、嘗試購物:
(1)各組分別選一位小朋友當售貨員。
(2)請三位幼兒當顧客購物。
(3)規則:不能選購同組櫃檯裡的物品。
3、說說哪一組能最快地拿出顧客想要的商品。
體會層級分類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貨物分了又分,又整齊又方便,顧客來購物一下就能找到)。
活動延伸
嘗試在角色遊戲中運用層級分類的方法佈置旅遊商品櫃檯,豐富“開商店”的遊戲。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中國人。
2、初步激發幼兒做箇中國人的自豪感。
3、訓練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一面鏡子。
2、掛圖“我是中國人”。
3、漢語、英語錄音各一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外貌特徵,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1)請小朋友照鏡子,說說自己的外貌特徵,讓幼兒知道我們都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2)請幼兒看圖片,觀察外國娃娃的外貌特徵,(有的是黃頭髮的,有的是黑頭髮,有的是藍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膚,有的是黃皮膚,有的是黑皮膚……)說說他們和中國娃娃有什麼不同。然後請幼兒從教學掛圖畫面上不同種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國娃娃,並說出他們的特徵來。
(3)請幼兒和同伴相互交談,說說對方及自己的相貌與外國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兒對中國人的外貌特徵的認識。
2、引導幼兒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請幼兒看世界地圖,找出中國在當天上的位置,並觀察中國地圖的輪廓。
(2)讓幼兒知道中國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3、讓幼兒瞭解中國的語言文字。
(1)放兩段錄音,一段漢語,一段英語,請幼兒說說自己聽到了什麼。然後告訴幼兒我們說的語言是漢語普通話。
(2)請幼兒說說幼兒用書畫面上哪兒是我們國家的文字,然後告訴幼兒,我們寫的字是漢字,也叫方塊字。
4、教師小結。
幫助幼兒瞭解中國人在外貌形象、飲食習慣、語言文字等方面的特點。初步引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反思:
在教學中,我透過讓學生找找作為一名中國人,為何會驕傲,有哪些值得我們驕傲的?學生們的思路被打開了,有的說中國的四大發明,有的說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的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的說中國還有不少的偉人,有的說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有的說神州六號升入太空……
最後當我引導學生飽含深情,我發現學生們也情不自禁地起來,臉上流露的是自豪,是憧憬,是由衷的對祖國的讚歎。
小百科: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描述人物的表情,能較連貫完整地講述高興、傷心、生氣等不同情緒體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推測,說出多個引起不同情緒的原因。
3、讓幼兒能透過觀察他人的表情,體諒、理解他人的心情。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哈哈鏡若干面;古怪果紙偶一隻;彩色信三封;音樂。
活動過程:
1、以古怪果送禮物,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請幼兒分組照哈哈鏡,感受照哈哈鏡的快樂心情。
(2)幼兒說出照哈哈鏡的感受。
2、古怪果請幼兒玩遊戲“照鏡子”。
幼兒當鏡子,老師照鏡子,老師要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表情,並請幼兒說出有什麼表情。
3、分組活動:(幼兒分成三小組)
(1)出示古怪果寄來三封彩色的信。
(2)組長領取信件,老師幫助幼兒理解信的內容,指導幼兒分組活動。
各組幼兒自由討論,請他們想出多個引起不同情緒的原因。要求組長用數字把本組小朋友說的原因一一記錄下來。比比哪組想得多,說得好。
(3)集中幼兒,各組幼兒請出代表講出四種引起信封內人物表情的原因。
(4)古怪果請幼兒開啟小信封,幼兒領取獎品。(要求把古怪果貼在手背上)
4、歌表演“表情歌”:
請幼兒根據“表情歌”的內容,一邊唱一邊做出相應的表情和動作。
5、愉快、自然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透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充分觀察了自己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的各種各樣的表情,在活動之前,我一直對班上孩子有一種擔心,生怕他們不會配合我,但是透過我帶領他們充分玩氣球的場景,才知道我的擔心是多餘的,3歲的孩子沒有那麼多顧慮,他會隨著老師的引導充分的表現自我,很自然的流露出自己的各種各樣的表情。唯有不足之處就是讓孩子逐一觀察照片時,時間稍微有點長,個別孩子表露出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如果以後我再上這節課時,在經歷這個環節時,我會選出很具有表現力的照片,供孩子觀察和認識,並充分說出自己的感受。
小百科:表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iǎo qíng,意思是表達感情、情意。表現在面部或姿態上的思想感情。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有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重點: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難點: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課前可與環衛工人聯絡好,約定參觀的時間和地點。(儘可能與幼兒園靠近一些,且能確保安全。)
2、小抹布(與幼兒人手相等)。
幼兒用書:《城市美容師》
活動過程: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城市為什麼清潔、漂亮嗎?(有環衛工人)環衛工人經常做什麼事呢?我們今天去看看環衛工人在幹些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在環衛工人工作的馬路對面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用了什麼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麼變化。
2、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絡。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3、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教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看看書上這些小朋友誰對誰不對呢?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1
活動目標:
1、掌握基本的交際技能,培養幼兒樂觀豁達的性格。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同伴的優點,對待同伴寬容和友善。
準備材料:請幼兒準備自己好朋友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手指操
一條小魚水裡遊,孤孤單單在發愁,兩條小魚水裡遊,搖搖尾巴點點頭,三條小魚水裡遊,快快樂樂做朋友。
二、發現好朋友的優點師:小朋友們知道我們剛剛做的這個遊戲是在講什麼嗎?
師:講的是一條小魚的時候非常孤獨,沒有朋友!兩條小魚的時候就有了夥伴,不再像以前那樣孤單啦!三條小魚的時候就更熱鬧啦!在一起可以快快樂樂的做遊戲!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沒有朋友特別孤單,有了朋友我們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玩耍!而且朋友越多我們玩的越開心,對不對呀?
師:那老師現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個忙,我現在想把中間的桌子搬到後面去,哪個小朋友來幫老師呀?我看誰的小手舉的最漂亮,我就叫他來幫我。好,請佳佳小朋友來幫忙吧。(其他幼兒觀察)師:哎呦,還是搬不動,現在請這位小朋友找他的一個好朋友來幫忙,好,好朋友來幫忙了。(其他小朋友觀察)師:哦,還是搬不動,怎麼辦呢,好,那就讓他把她的好朋友都請上來幫忙吧!
師:好,他們搬動了,真棒!!
師:剛才,一個人搬得動桌子嗎?
師:那兩個人呢?
師:那最後是怎麼搬起桌子的?
師:是呀,只有大家團結,力量才會更大。那佳佳小朋友有這麼多好朋友,那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呢?
師:那你們是怎麼成為好朋友的呢?
師:哦,如果別的小朋友說喜歡你,你開心嗎?
師:你們是不是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呀?
師:那咱們再玩個《找朋友》的遊戲吧!
(遊戲玩法:大家一起唱《找朋友》這首歌,一邊唱一邊自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兩人或幾個人一起做動作,完成歌曲。)
三、引導幼兒完成區域活動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有幾多少個好朋友呀?
師:哦,你們有這麼多好朋友呀!那你們想不想每天都看到你們好朋友呀?
師:那小朋友們快看,咱們班這面牆是友誼牆,我們把照片貼上去作為紀念!好我們現在開始貼照片。
師:那我們來看看我們這面牆漂亮嗎?
師:好,老師希望今後這面牆上會有很多照片作為我們是好朋友的見證,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麼做呢?
師:小朋友越來越懂事了,來誇誇我們自己。棒,棒,我最棒,耶!好,我們今天就玩到這,小朋友們下次再見!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2
活動目標:
1、瞭解製作麵包的主要原料和製作過程。
2、透過模仿表演製作麵包、念兒歌,知道麵包來之不易。
3、對面包師傅的勞動產生感激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麵包。
2、聯絡附近的麵包房,為幼兒的參觀做好準備。
活動過程:
一、出示麵包,引出主題
1、師:這是什麼?你吃過什麼麵包?
2、師:你知道麵包是從哪裡來的?麵包師怎麼做出來的嗎?
二、參觀麵包房,觀察瞭解麵包的製作過程。
1、引導幼兒來到麵包房,觀察麵包房裡的環境佈置。麵包房裡各種各樣的麵包師專門擺放的呢?(整整齊齊、分類擺放)
2、師:麵包房裡這麼多面包是用什麼做出來的?製作麵包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誰做出了這麼好吃又美觀的麵包呢?
3、請麵包房裡的麵包師傅介紹製作麵包的原料,並現場示範製作麵包,讓幼兒瞭解製作麵包的步驟(和麵——做麵包——擺放麵包——烤麵包)
4、互動環節
請麵包師當場提問,如:做麵包的原料和工具等,讓幼兒來回答,麵包師再進行補充。也可讓麵包師解答幼兒提出的一些問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三、表演活動:我來當回麵包師
1、師:麵包師是怎樣做成麵包的?你能模仿做麵包的動作嗎?
2、帶領幼兒邊念《麵包歌》(見附),邊模仿製作麵包的動作。在遊戲中體驗麵包師的勞動。
四、品嚐麵包。
引導幼兒觀察麵包出爐,最後讓幼兒自主嘗試購買麵包,品嚐麵包師傅的勞動成果,從而產生對面包師的崇拜和感激之情。
附:《麵包歌》
面盆裡,和麵團,
麵糰在一起,和在面盆裡。 (做在面盆裡和麵的動作)
面板上,做麵包,
麵包擺一起,擺在面板上。 (模仿在面板上作麵包的動作)
託盆上,烤麵包,(做拿起託盆狀)
麵包進烤箱,烤熟了,烤熟了。 (做將託盆放進烤箱的動作)
麵包做好了,真香真香真真香! (表現出非常好吃的樣子)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麵包入手,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第一環節讓孩子們透過親身觀看麵包師製作麵包,瞭解了製作麵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第二環節讓孩子們自由模仿麵包是製作麵包師的動作,感受麵包師的勞動,從而對面包師的勞動產生感激之情,整節課層層遞進,節節環扣,教育目標掌握得很好,是一節成功的課。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懂得一個人在家時要注意安全。
2、知道如何應對突發事件,豐富社會安全知識。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課前聽過《小兔乖乖》的動畫片,玩過《小兔乖乖》的音樂遊戲。
2、物質準備:大灰狼頭飾一個,兔媽媽頭飾一個,安全常識影片,安全常識圖片若干,《小鬼當家》大圖表。
三、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遊戲進行情境匯入
幼兒分角色玩《小兔乖乖》音樂遊戲,展開安全話題。
師:剛才你們玩了《小兔乖乖的》音樂遊戲,我要問一問小兔子們,你們為什麼不給大灰狼開門呢?
(二)透過觀看安全常識影片預測事件情節
師:有個小朋友叫丟丟,他自己在家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們來看一看他是怎麼做的?
1、播放前半段影片
提問:
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2、播放影片後半段
驗證:這個人丟丟認不認識?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提問:請小朋友們幫丟丟想辦法,再遇到這種事應該怎麼做?
教師彙總幼兒的分析各種辦法並進行總結:
當有陌生人打來電話時,可以把要說的事情記下來,不能讓陌生人知道家裡就你自己,不要告訴他自己家的住址,也不要讓他到家中來。
(三)尋找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學習表格、圖示的歸納法
師:丟丟問了,如果一個人在家,還有什麼危險的事是不能做的?哪個小朋友能告訴他?(幼兒說,老師在圖表中進行歸納。)
(四)觀察分析圖片,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
1、觀察分析圖片
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丟丟終於知道以後一個人在傢什麼不該做的了,真是要謝謝你們,今天趙老師還帶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中發生了什麼事,那樣做對還是不對。然後再給你旁邊的小夥伴講一講。
2、找個別幼兒講一講圖片內容,以此豐富孩子的社會安全知識。
(五)延伸環節:認識標誌,提高安全意識
師: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圖,這就是提醒我們注意安全的標誌,小朋友們看看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蝸牛善良、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2、圍繞故事主題大膽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學習製作微笑卡片,體驗關心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微笑的表情圖
3、卡片、彩筆
4、《歌聲與微笑》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微笑的表情圖,引導幼兒觀察:
(1)小朋友,請你觀察一下,圖上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那你們看到這個微笑,心裡感覺怎麼樣?(高興、快樂、舒服、愉悅、開心)原來微笑還能帶給別人快樂,森林裡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他們都是用什麼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
2、引導幼兒分段欣賞並理解故事。
(1)講述第一幅圖,提問:森林裡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做什麼?小蝸牛的心裡為什麼著急?
(2)講述第二幅圖,提問:小兔子是怎樣誇小蝸牛的?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怎樣誇獎它?
(3)講述第三四幅圖,提問: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小蝸牛把微笑送給了誰?森林裡的小動物收到小蝸牛的信,心裡感覺怎樣?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微笑能給人帶去快樂,小蝸牛雖然能力不大,但它有一顆愛心,為了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4、體驗微笑。
引導幼兒討論:你們覺得小蝸牛的微笑美嗎?你們會不會微笑?請小朋友學學小蝸牛的微笑並說說想把微笑送給誰?
(例如:我把微笑送給媽媽,讓她快樂;我把微笑送給生病的小夥伴,讓他身體快點好起來)5、結束活動:傳遞微笑。
教師提供材料鼓勵幼兒在音樂《歌聲與微笑》的伴隨下製作微笑卡片,然後將微笑卡片送給周圍的人。
活動延伸
把微笑傳遞給家人、朋友及周圍的人,讓大家體驗快樂!
城市美容師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5
設計意圖:
社會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們在物質財富日益增長的同時,同情、善良、關愛等品質卻在走下坡路,社會上的熱心事越來越少。不但大人顯得很冷漠,就連孩子也受到大人的影響,也變得很冷漠。我想透過此活動來喚起幼兒內心的善良,從而激發他們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要過節。
2、知道有許多窮苦的孩子不能在這一天開開心心地過節,從而激發幼兒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3、激發幼兒善良、博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佈置六一場景。
2、錄影:社會慈善活動的感人場景;描述窮困、戰爭、飢餓的兒童片段。
3、歌曲磁帶《`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提問:
(1)“今天我們要過六一節了,六一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你們開心嗎?”
(2)“你的六一節想怎樣過?”(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打算)
(3)“你們想過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了嗎?”
2、小結:我們在一起開開心心過兒童節真幸福,但是你們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小朋友因為窮困、戰爭、飢餓而不能過上一個快樂的兒童節,你們想看看嗎?
二、播放錄影,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從而引發幼兒對他人的關心與幫助。
1、幼兒觀看錄影。
2、提問:
(1)錄影裡的小朋友怎麼了?(請幼兒自由討論)
(2)你們看了有什麼感覺?(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3)這些小朋友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也玩不好,你們想幫幫他們嗎?
(4)你想怎樣幫助他們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
3、觀看社會募捐的錄影。
小結:我們也可以把一些自己穿不下的衣物、好吃的、自己看過的書、或者自己的零花錢去捐獻給那些生活在痛苦裡的小朋友。
4、“除了送東西你還想對這些小朋友說些什麼話?”
(1)先引導幼兒互相說說,注意傾聽幼兒談話。
(2)請幾名幼兒到集體前面來說一些祝福的話、關心的話。
結束活動:
欣賞歌曲《愛的奉獻》,邊觀看錄影。
活動延伸:
考慮本班實際情況,組織一次募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