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角色遊戲《小吃店》教案範文

角色遊戲《小吃店》教案

角色遊戲《小吃店》教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角色遊戲《小吃店》教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色遊戲《小吃店》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語言進行角色間的交往。

  2、初步瞭解扁食的製作步奏,願意動手嘗試製作扁食。

  3、在遊戲中體驗扮演角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與爸爸媽媽一起到“小吃店”參觀、品嚐,並重點觀察、記錄下廚師、服務員、收銀員之間的語言交流。

  材料準備:小吃店——增加廚師帽頭飾,圍裙,扁食等。

  【活動過程】

  一、師幼討論上節課的不足:

  模擬電話聲:叮鈴鈴……

  師:電話響了,是誰打來的電話呢?(教師假裝接電話)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電話,是小吃店顧客打來的,她說前幾天來我們小吃店吃東西,發現我們店裡的服務員都沒有把餐廳收拾乾淨,燒烤,滷麵吃完都沒有及時收起來。希望我們能夠改正,那我們的服務員今天要怎麼做呢?

  幼:要把吃完的東西及時收起來。

  師:對了,我們的服務員要及時把顧客吃完的東西收起來哦。

  二、談話引進新內容。

  師:今天小吃店的客人實在太多了,老闆想請我們去他們店裡幫忙,可是他說我們要先學一個本領,學會了才能請我們去幫忙,我們來看看要我們學什麼本領呢。(播放扁食圖片)

  師:這是什麼呀?

  幼:扁食。

  師:原來老闆是讓我們學做扁食呀,那製作扁食需要哪些材料呢?

  幼:扁食皮,肉餡,蔥花。

  師:原來製作扁食需要用到這麼多的材料,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看看我準備了什麼材料呢。(出示扁食皮,蔥花,肉餡。)

  師:那我們要怎麼把這麼多的材料做成扁食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教師製作過程邊講解步奏。)

  師:我們先把肉餡和蔥花放在一起攪拌一下,在拿扁食皮,把肉餡和蔥花包起來,我們的扁食就做好啦,我們就可以去小吃店賣扁食啦。

  三、提出本次遊戲的要求。

  師:不過想要去小吃店幫忙,老闆有幾個小小的要求,小耳朵認真聽哦。

  1、在服務員會使用“歡迎光臨”、“謝謝您”等禮貌用語進行遊戲交往。

  師:在幫忙的時候時候我們的服務員要有禮貌的接待顧客。

  2、能合理運用遊戲材料,並在遊戲中適時使用。

  師:廚師可以自己做扁食來賣。

  3、能有序的進行收玩具。

  師:下班後廚師和服務員要一起把店裡的東西收拾整潔。

  四、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1、重點觀察扁食店幼兒製作扁食的過程。

  2、教師對幼兒的遊戲行為進行適當的調整。

  3、觀察、指導小吃店裡各角色之間的互動。

  五、評價與分析。

  師:下班了,請店裡的工作人員把東西收拾整齊,我們一起回家咯。

  師:你們今天玩得開心嗎?你今天在玩遊戲的.時候當了什麼角色呢?下次遊戲時,我們小吃店還可以賣什麼東西呢?

  【活動反思】

  這次的角色遊戲中建立在前兩次的角色遊戲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提升,首先以接到顧客電話的形式引出上次遊戲中出現的問題,再次以小吃店的顧客太多,老闆需要請小朋友們去店裡幫忙,充分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小吃店老闆的身份提出要求,讓幼兒剛容易接受,從而讓幼兒學習包扁食的新本領,讓幼兒瞭解製作扁食的基本步驟並願意動手嘗試製作扁食。在遊戲開始時,教師讓幼兒自主選擇想要當的角色,在遊戲中發現幼兒爭搶角色,及時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幼兒自己透過石頭剪刀布的形式解決爭搶,在遊戲中,發現幼兒對包扁食很感興趣,發現幼兒基本掌握包扁食的基本步驟,教師以顧客的的角色與幼兒進行互動,觀察幼兒在遊戲中進行角色的表現,服務員能夠盡到自己的職責,顧客點餐之後將菜端給顧客,並且能及時將顧客吃完的東西收回,整理餐桌,廚師則負責包扁食和煮扁食,在遊戲中幼兒都玩的很開心,體驗到了扮演角色的快樂,透過整個活動分析,整個活動都能夠達到活動目標,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

  但是在遊戲中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1、教師太過關注於新投放的材料,幼兒在小吃店的各種表現,忽略了其他區域的幼兒的表現(如,銀行裡面的工作人員,警察局的警察),發現銀行裡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將錢整理好,銀行的設定也不夠合理,應該設定銀行卡,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便領錢的,警察沒有做到該有的職責。

  2、在收拾玩具的時候,時間太過倉促,教師可使用擴音器,提醒幼兒快到下班時間了,讓幼兒有個心理準備,在通知下班時間到了,讓幼兒進行收拾和整理。

  3、教師在與幼兒分享和評價的時候可以讓幼兒自己說出遊戲中存在的優點和不足,讓幼兒加深印象,並提出改進的方案,更能體現以幼兒為主體。

  4、教師在準備材料時可以更加形象具體,餐廳裡面可以擺放一些牙籤,紙巾等等,更加的形象,銀行的錢可以用用模擬假幣進行代替。

  角色遊戲《小吃店》教案2

  遊戲由來:

  我們幼兒園地處繁華的旗汛口路口的優勢,班上的孩子時常到幼兒園周邊參觀各種各樣的建築、店鋪等,在途中孩子們看到了幼兒園周邊許多福州風味的小吃店“依土撈化”“連江鍋邊”“湯圓”“魚丸”等,這些都是孩子們愛吃的食物。在一次角色遊戲中,A小朋友加工廠裡搓了魚丸,做了油條,開心地叫賣了起來……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願望和興趣需要,我們開展了“風味小吃店”的角色遊戲。

  遊戲目標:

  1、喜歡參加“小吃店”、“娃娃家”、“以的遊戲,能積極參與遊戲中並能表現出愉快的情緒。

  2、會根據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和角色,並明確自己扮演角色的分工和職責。

  3、能較為逼真地反映出小吃店廚師、服務員、收銀員等人員的工作情況。

  4、娃娃家中的角色會與小吃店的角色進行遊戲交往。

  5、根據教師創設的環境,能將各種小吃及遊戲道具分類整理、擺放。

  6、在遊戲評價中能用較為連貫、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遊戲感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A、請爸爸媽媽帶孩子品嚐福州風味小吃店,初步瞭解小吃的種類、名稱等。

  B、教師與幼兒一起參觀“老福州”風味小吃店,幫助幼兒瞭解小吃店的人員安排、分工職責等。

  (2)材料準備:小吃店——店牌、灶具、鍋、碗、收銀機、各種小吃(肉燕、線面、魚丸、什果等)。

  (3)技能準備:在活動前初步學會如何煮各種小吃。

  (4)環境準備:

  A、運用欄杆、小桌等擺設佈置小吃店

  B、根據不同的店面設計不同的門牌。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參觀老福州”的照片,幫助幼兒回憶小吃店的佈置和人員的分工和安排。

  提問:

  A、這麼多的小吃店,你們想開哪些?

  B、小吃店是怎麼佈置的?

  C、廚師、招待員分別是怎麼工作的?

  D、小吃店裡有哪些人?

  (2)介紹遊戲的材料和玩法

  A、遊戲材料:灶具、碗、勺子、各種小吃(如肉燕、魚丸、什果等)。

  B、遊戲玩法:

  a、廚師在廚房中根據招待員的票據煮出相應的小吃。

  b、廚師應將煮好的小吃放在備用臺上。

  c、顧客應先到收銀臺選擇自己要吃的小吃,再買票據交給招待員。

  d、顧客要將票據交給招待員後,坐在餐桌上等小吃。

  e、招待員要將顧客的票據交給廚師,並將小吃送到顧客的餐桌上。

  (3)幼兒遊戲,教師指導

  A、教師以“小吃店”經理的身份介入遊戲,協助幼兒佈置“小吃店”場景。

  B、引導幼兒能根據廚師的工作步驟和顧客的就餐程式進行遊戲。

  C、提醒招待員要及時收拾餐具,並保持餐桌的整潔。

  (4)遊戲評價

  A、引導幼兒說說今天你在“小吃店”的遊戲中扮演什麼角色,你是怎麼工作的?

  B、你最喜歡哪個小吃店的工作人員,為什麼?

  觀察與推進:

  在開展遊戲前我們曾讓孩子去參觀了“老福州”小吃店,孩子們對小吃店的人員安排和分工以及基本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地瞭解,因此在開展遊戲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參觀經驗,與教師一起回憶了小吃店的人員有哪些、他們分別是怎麼工作的、就餐的程式是怎樣的?在教師介紹了遊戲的材料和玩法後孩子們興奮地開始遊戲。在遊戲中“小廚師”會根據自己顧客的要求煮出相應的小吃;“顧客”會知道先到收銀臺買票,憑票吃到自己想吃的小吃;“招待員”會幫助把“廚師”煮好的小吃端給“顧客”……但是在遊戲中幼兒對於自己扮演的角色職責還不是十分清晰,容易出現角色分工不清,如“招待員”有時會不記得將小吃端給“顧客”,而廚師有時會跑到其他小吃店中進行遊戲等,在下次的遊戲中會重點指導幼兒能更加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分工和職責,並能較逼真地表現出不同角色的工作情況。

  遊戲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的遊戲。他能夠根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遊戲,如廚師會先擺放灶具再將食品一一放置在相應的位置;招待員會先整理餐桌;收銀員能將收銀機擺放整齊再整理票據。孩子們十分投入於自己的角色中,雖然在遊戲規則上還有些不足,但是我想,孩子們能夠熱情、自主地參與遊戲這比強加於孩子們去掌握的規則更重要。

  在遊戲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都很熱衷於在自己的遊戲組中游戲,缺乏與其他各組之間進行的交往如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只是一味地在家中整理、哄娃娃,而很少帶娃娃到小吃店中去吃小吃;招待員、迎賓員與廚師、顧客的語言交流也較少,在下次的遊戲中將重點引導孩子們用語言進行角色間的交往;同時在遊戲中小吃店的“廚師、招待員”提出小吃店裡的招待員都有一個圍裙,這樣就不會把自己的衣服弄髒了。商店的“服務員”提出要有一些袋子裝貨物,這樣客人在買東西時比較方便。因此在下次的遊戲中將根據孩子們的需求增加相應的遊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