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反思> 【推薦】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3篇

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

【推薦】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3篇

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 篇1

  作為一名教師,最頭疼的當然是作文教學。那麼,該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呢?我覺得低年級小朋友寫作文就應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入手,從自己的生活中把所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和想到的東西來寫一寫。這樣就不會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了,作為語文老師,就必須瞭解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社會生活環境、採取生動具體多樣化教學方式。使他們做一個留心生活的人,讓多彩的生活課文發起學生的慾望。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一些方法:

  1、積極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

  “寫話”需要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寫話興趣,我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人、事、物,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做過的寫下來。告訴學生,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寫話的內容,它為我們寫話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並引導學生觀察自然,關注周圍的事物,然後比一比,看誰的觀察能力最強,寫出來的內容最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不斷從生活中獵取許多感興趣的寫話內容,甚至大人們不注意的事物也進入了他們的視野,成為了寫話的材料,然後把自己觀察到的、喜歡的、幻想的、開心的事情都寫了下來。然後展開積極討論相互補充認識然後開始寫作,寫完後交流評議,老師指導。

  2、結合課文詞句,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

  我從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就有計劃地嘗試讓學生靈活地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詞句進行說寫訓練。先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詞句說話,要求學生把話說通順,說完整,說準確。使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把內部語言轉化為外部語言,從而使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當遇到說得不到位或說得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時,讓同學加以補充,教師加以點拔,從而促使學生的說話水平得到提高。說的形式力求多樣化,有個人練說,小組互說,選出優秀的同學比賽說等,同時開展小組互評、全班評說等活動。這樣做,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學生“說”的慾望強烈,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才能自覺地投入到“說”的訓練中。然後再訓練學生動筆把自己所說的話寫下來,讓口頭語言轉化成書面語言。

  例如:在上《兩隻小獅子》一課時,教師讓學生運用文中的句子“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說一兩句話,先說後寫。我讓學生說說你在家裡學會做什麼了?學生紛紛發言,有的說,我學會了洗手絹;有的說,我學會了洗碗;有的說,我學會了掃地;還有的說,我學會了自己整理房間……說完後,我讓他們把自己學會的本領用幾句話寫下來,有學生寫道:“一天,媽媽見我把不喜歡的東西亂丟,對我說:‘孩子,你從小要學會生活的本領,長大才能靠自己生存。’聽了媽媽的話,從那以後,我學會了自己整理東西,媽媽見了,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這樣的訓練降低了寫話的難度。一段時間後,學生大多能通順、正確地寫一幾句話,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又培養了他們的寫話興趣。

  3、提倡學生堅持日記寫作。

  老師作了很多工作,學生仍不一定能夠掌握。寫作屬於藝術範疇,一天不練便成了門外漢,僅靠課堂上或在學校裡的努力仍然不夠,我們一定要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督促他們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只有在寫的體驗中,才能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他們的思維整潔程度。所謂熟能生巧,便是如此。

  總之,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訓練是作文起步訓練的主要途徑,有效地指導學生寫話,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還能逐步培養學生養成把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的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只要注意培養和保持孩子濃厚的寫話興趣,一定能讓他們樂寫、會寫,並寫出更多生動、精彩的文章來。

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 篇2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心不可力的組成部分,它既是語文學的訓練,又是認識水平的.訓練,應該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哪怕是一句話,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都體現著聽.說.讀.思等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實際教學中,教師總感覺作文難教,學生感覺作文難寫,無從下筆,甚至無話可說,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各種教材的勃興,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好局面,面臨素質教育,面臨有效教學等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外乎就是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面向全體學生,不斷提高學生多反面的能力,特別是對作文教學來說,在語文教學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麼,在教學中,我是如何指導學生作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呢?我將反思如下:

  一. 注重生活,精心選材。

  “生活”葉聖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章。”生活創造了作文的真情實感。我從事低中段語文教學工作多年,深有感觸的是:如果讓學生寫一段話,或者寫一篇作文,就是要讓學生身臨奇境,那麼這次的作文就一定是比較成功的。學生就會滔滔不絕,抓住細節,圍繞主題進行習作,比如:本學期,我從事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也是作文的啟蒙教學的階段,在前兩個單元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交流,其次是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大膽寫,充分發揮想象,又讓學生欣賞了與本次習作內容相關的範文,我簿以為學生會寫出自己獨特的文章來,但事與願違,要麼是模仿範文,千篇一律,要麼是有頭無尾等。我反思著,毫無頭緒,怎麼辦?

  機會來了,正月中旬,我校舉行了“春季趣味運動會”我就以此為題材,讓學生寫在運動會中親生經歷的或者親眼看到的事。在作文課上,同學們交流的非常熱烈,都爭先恐後地說,自己參加了什麼活動,活動中怎樣做的,受到了怎麼啟發,我再一次鼓勵道“孩子們,大膽寫吧!把你們想說的話都寫出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行!”就這樣,在學生的筆下,出現了《記一次活動》《有趣的體育運動會》《穿越封鎖線》《親子活動》等,篇篇習作中又有精彩的活動場面,既有人物的語言心裡活動描寫,還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一篇篇優秀的作文誕生了,真讓人心曠神怡。

  二.從面面入手,激發好奇心。

  我在教學作文時注意積累經驗,以無窮的魅力使他們視作文為樂事,以淺入深,循序漸進,經常做到從一個詞,一副畫入手,讓學生大膽想象或由畫意展開而作文,就可以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寫成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章,我在指導學生寫想象作文時《未來的……》這種半命題作文,首先發揮學生各種特長,由學生從繪畫,製作入手,創造出奇特的東西,要求他們邊做邊想,內心敘述其作用,特點,最後自由組合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發表自己物體的作用,特點及其奇特想象,由於學生動了手,加上自己的想象,在我的指導下,成功地寫出了《未來的房子》《未來的環保機器人》《未來的汽車》等文章,就這樣,在作文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創作地主動性,積極性,大大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並且加深學生由“做”到“作”的全過程。

  三.多閱讀,多積累。

  1.捷普洛夫說過:“一個空洞的頭腦是不能進行思維的。”知識面狹窄,沒有一定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學生是不會寫出好作文的,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除了讓學生學好教科書自讀課本之外,可以由學生選擇自己最欣賞的最喜愛的書讀。

  2.教學中,首先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加大閱讀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習他人的寫作方法,在讀書過程中讓學生搜尋好詞,佳句,多方收集資訊補充知識,編寫製作“百科知識卡”或“積累本”。透過收集,摘抄,寫作等方面鍛鍊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反思作文1200字 篇3

  小學三年級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寫作時總是困難重重,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成為普遍現象。久而久之形成的寫作恐懼心理更是教學中的障礙。為了學生作文起步順利,我注重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願望,我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缺乏直觀感性的認識,就讓他們去描寫,去評論,無疑是很難的。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緻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學習描寫一種水果,在學習《我愛家鄉的紅橘》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觀看關於紅橘的資料圖片,還讓學生訪問種植紅橘的農民伯伯,使學生對紅橘生長過程和紅橘樹的外觀有一個直觀的瞭解,對紅橘的色彩、形狀等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並把紅橘果實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品嚐,加深對紅橘的印象。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就比較容易了。這時,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澤、味道、吃法等等。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並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成細緻觀察的好習慣。學生透過觀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寫起作文就不會覺得困難了。

  二、“不積跬步,無以到千里”。

  量的積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本期我佈置學生每週摘抄好詞好句,定期檢查。課外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古詩詞、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並學習運用。在班隊課,文體活動課,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有益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加深他們對語言本身及其應用的印象。除了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之外,還讓學生每週寫兩個日記,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的習慣,從生活中去領悟,去積累,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比如從網際網路上查閱資料,做實驗、做手工,諮詢別人,在旅遊或外出時留心觀察並做記錄等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又幫助他們獲取了真實生動、記憶深刻的素材。

  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範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空間。如果條條框框限制太多,學生的畏懼心理就會更加嚴重,寫出的文章也會內容空洞,缺乏活力。老師要根據本班實際,選擇合適的題目,開發學生的寫作潛力,要使學生覺得有話想寫,有話可寫。老師可以根據兒童的特點,帶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老鷹抓小雞”,“丟沙包”,“桌子上拔河”等遊戲。學生親身感受,有更多的素材可選,他們覺得寫作文並不太難,逐步樹立寫作文的信心。此外,在初學作文時,學生的水平並不高,老師在批改作文時,要善於發現文中的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和興趣。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以前我忽略了這一環節,學生每次習作時,我只是要求學生修改,但未引導他們如何修改。每次作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