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學習》教案分享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學習,體驗學習中的樂趣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聯絡實際的能力
3、知識目標:掌握學會學習的三個途徑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學會學習
[教學難點]:如何轉變學習方式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從小到大,在我們的讀書生涯裡,我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也有著學習的困惑。有的同學說:“我把課本上的知識已背得滾瓜爛熟了,成績卻不見提高,這是為什麼?”有的同學說:“我學習很努力,晚上經常學到深夜,成績卻不理想”……有解決這些同學的困惑,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學會學習。
二、學習新課:
教師:透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只有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學會學習已變成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要求。“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而要學會學習,首先需要我們轉變學習方式。
(一) 轉變學習方式
首先指導學生了解有關學習方式的一些知識:閱讀教材47頁的“相關連結”,從中明確積極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然後聯絡自身,對照在平時的學習中,自己採取了哪些學習方式?有哪些需要轉變、改進的地方?
(學生討論、交流、發言。可引導學生舉一些具體的學習事例)
(二) 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
教師: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教材中“點金術”的故事,思考這裡所說的“點金術”對學習而言,指的是什麼?
(師生明確,這裡的點金術指的是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師: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等於擁有了點石成金的手指,等於掌握了開啟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在學習中,你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或先進的學習經驗)
(學生討論,教師巡迴指導,每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班級交流)
教師:同學們介紹了那麼多好的學習方法,選擇哪些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呢?就請我們一起做教材49頁的小欄目“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生動筆,個別同學發言總結,老師和同學提出建議)
教師:我們從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摸索到適合自己特點的`有效方法,對我們的學習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一味的盲從於他人,只能是事倍功半。轉變學習方式,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是否就能開出成功的花朵呢?不,它還需要用辛勤的汗水來澆灌,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來培養。
(三)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習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會讓我們受益終生。大家想一想,我們做為中學生,在學習中,應該注意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學生討論,回答。如:勤學好問、專心致志、認真思考等。然後對照自己,思考自己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好,找到糾正不良學習習慣的方法。)
三、師生總結:願同學們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遨遊,多一些快樂,少一些困惑;多一份勤奮,少一份懶惰;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敗。
四、推薦活動:組織一次學習方法交流會,相互借鑑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五、鞏固訓練、知識拓展
(一) 選擇題:
1、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學習方式有( )
A、合作學習 B、探究學習 C、機械學習 D、自主學習
2、在學習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被動地接受課本上現成的結論,不去思考
B、學習上單打獨鬥,不與同學交流
C、學習沒有計劃,老師講到哪算哪
D、親自參與豐富的、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3、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就應做到( )
①上課專心,注意力集中 ②遇到問題獨立思考,之後才問 ③考試前臨時抱佛腳④經常使用工具書和查閱資料 ⑤學習有計劃並嚴格執行 ⑥一遇到難題,馬上問同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⑤
(二)判斷說明
小鋒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主動向同學請教學習方法。他今天學王迎晚上熬夜學習,明天又學李浩早起讀書,把時間排的滿滿的,恨不得自己的成績一下子就能提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