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一雙手初三語文教案

一雙手初三語文教案

一雙手初三語文教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描寫、記敘、說明等表達方式,瞭解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學習抓住最具特徵的部分描寫人物外貌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有意識地細緻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良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學思同步”的教學思想,巧妙地設定疑問、啟迪學生豐富的聯想。

  2、教給學生“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的閱讀方法,透過學生的自主閱讀訓練,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和理解林業工人對造林事業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及作者對為人類創造綠色的普通勞動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重點研讀文章7至9節,瞭解抓住特徵描寫人物外形的寫作方法。

  【難點】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採訪過程,瞭解這雙手背後的故事,理解“美,是以醜為代價的”這一哲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學過不少寫人的文章,而寫人的文章要寫得成功,勢必要把人物寫得成功,那麼寫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寫人的文章——一雙手(板題)同學們課前對課文進行了預習,下面我想了解兩個簡單的資訊:

  1、這篇文章寫的人物是誰?

  2、這個人物的職業是什麼?

  3、文章的作者是什麼身分?

  作為一位記者,採訪一位林業工人,為什麼單單要寫他的一雙手呢?這雙手有怎麼樣的與眾不同之處呢?

  〔二〕感知內容,整體把握。

  1、朗讀課文,(聽讀的同學注意圈劃“文中是如何具體從細處描寫作者所見到的張迎善的手的特徵的”)。

  2、填充句子:文章寫了一雙__________的手。

  ①填充句子(兩個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同時對寫手特徵的的句子進行評註。

  ②齊讀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寫手的效果)。

  ③評註手的特徵:粗、硬、老、幹、厚、色深、大……

  3、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徵。

  學生量自己的手,並記錄下尺寸和張迎善的手進行比較。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1、討論

  課文的題目明明是“一雙手”,作者為什麼在文章的開頭偏偏先列舉了各種各樣的手,而且是一雙雙未曾留下深刻印象的手呢?

  〔點撥〕作者開頭所列舉的手中,每兩種構成一組截然不同的手,基本上概括了從不同角度去衡量的手,寫這些手目的是為了烘托突出“一雙手”。

  2、重點研讀

  閱讀課文4~18節,投影要求解決下列問題:

  ①作者寫的是怎樣一雙“奇”手?朗讀描寫手的特徵的精彩語段和句子。畫出寫手的特徵的重要語句。

  ②作者根據自己採訪的順序,從什麼角度寫“奇”手的?

  ③從各段中找出反映採訪過程的主要動詞。

  ④文章哪一句話是寫“一雙手”給讀者的最初印象的?

  3、討論

  文章用“半截老松木”比喻這一雙“奇”手有什麼不足之處?從畫出的描寫手的特徵的語句中找出相關的`內容。

  〔點撥〕沒有寫出這雙手的特徵“大”。

  4、重點分析

  說說“緊緊”“裹”等字的表達作用。

  〔點撥〕①說明手很大;②寫出了手的力量;③說明張迎善這個人很熱情。

  5、細節分析

  文中描寫手最細膩、最具體的是哪幾節?分別寫出了哪些特徵?

  6、寫法探究

  作者為什麼要寫張迎善的手,而不是透過其他的描寫來刻畫人物?

  〔點撥〕這一雙手正是張迎善不畏艱辛、無私奉獻精神的最好體現。

  7、關注

  舉身邊的例子闡述“美,是以醜為代價的”這一哲理。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這篇文章寫的很短小,透過一雙手反映了一位林業工人的高尚的品質,寫得非常成功,這與文章的寫作藝術也是分不開的。請你就文章的某一個角度評說一下其成功之處。(如:選材、語言、修辭以及對比、列數字、打比方等方法的運用)

  寫一篇短文:媽媽的一雙手(也可寫令你難忘的一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