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江姐課堂教案設計

江姐課堂教案設計

江姐課堂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中的對話部分,讀出人物相應的語氣,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3 理解課文內容,透過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瞭解人物的內心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4 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的敬仰與懷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由人物動作、神態、語言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江姐的英勇無畏和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誦詩詞,匯入新課,瞭解江姐

  1 師激情朗誦《紅梅贊》一詞,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從這首詞中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指生暢談,感受紅梅傲雪的精神。)

  2 出示《紅梅傲雪圖》和《紅梅贊》一詞,生有表情地朗誦。

  3 講述梅花的品質。繼而引出:幾千年來,我們中國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是梅花一樣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人。江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板:江姐)

  4 出示關於江姐的文字資料,讓學生抓住資料中最能觸動自己心靈的文字談感受,瞭解江姐。

  5 過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關於江姐的一個片段,看這個片段又能帶給你哪些心靈的震撼。

  二走進文字,感知文意,瞭解故事起因

  1 輕聲細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講述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事情?

  2 讀後交流:

  (1)出示文中生詞和一些較難讀的詞語,學生開火車讀,老師口頭解釋“渣滓洞”、“陰丹士林布”等詞語的意思。

  (2)快速瀏覽全文,看課文講述的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事情?(讓學生明白課文講述的是江姐臨刑前發生的事情)

  3 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來讀一讀(生讀第1段)。

  4 這一段中,點明故事起因的一個關鍵詞是什麼?(轉移)對江姐來說,這次轉移意味著什麼?你是從哪些句子讀出來的?(以文中的語句為依據,讓學生明白江姐轉移的實質)

  5 作者為什麼還要在這一段開頭交代當時的天氣情況,有什麼別的用意嗎?

  6 面對所謂的“轉移”江姐又有著怎樣的表現呢?接下來,我們將與她進行面對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內心世界。

  三抓好事件,品讀細節,感悟江姐的品質

  1 用心默讀2?5自然段,思考:面對所謂的“轉移”,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2 讀後交流。(師相機板書:塞好提綱梳妝打扮)

  3 再次細細咀嚼這幾段文字,哪些細節最讓你心動,就在相應的文字旁寫下自己的體會。(在這一環節中,重點交流江姐“梳妝打扮”的細節(出示),師做好朗讀指導)

  4 過渡:就在江姐梳妝打扮的同時,特務在門外不停地催促,於是江姐準備告別女室的同志。下文就是江姐與同室難友深情話別的場景。(板:深情話別)

  (1)出示7—15段(11、12、13、14段用省略號代替)在音樂的伴奏下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注意人物說話的表情、語氣),練讀完畢,再在全班展示讀。問難友扮演者:作為江姐同室的難友,此刻你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問江姐:能告訴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嗎?(讓學生學會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2)老師提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詞語(第8段中的“接過”和“遞還”)這一接一還,接還的僅僅是一個布包嗎?(交流感受同志之間的深情厚誼。)

  5 引導學生找出省略號省略的部分,並把教學重點鎖定在第12、13自然段——鼓勵戰友的細節(出示),透過朗讀交流,感受江姐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板:激勵戰友)

  6 江姐又是怎樣做的呢?一起走進最後一段。(出示,指生讀)(1)透過這些文字,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江姐和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麼?(生談感受)(2)伴著《紅梅贊》歌老師作激情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段。

  四再讀資料,昇華感情

  1 看板書總結全文,感受江姐的品質。

  2 出示關於江姐的第二段文字資料(寫給親友的信),讓學生明白:無數的革命後代會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共產主義革命事業而奮鬥,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3 讓課文留下思考(作業):

  (1)想對包括江姐在內的革命先輩們說些什麼,動筆寫下來。

  (2)課外閱讀《紅巖》這部小說。

  板書設計

  塞好提綱

  梳妝打扮從容不迫

  江姐深情話別視死如歸

  激勵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