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案設計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
2.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4.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並說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說明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本單元教材內容的編排加大了教學步子,例題從原義務教材的16個減少為6個,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間。
教材內容安排如下: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教材仍保留了原義務教材這部分口算內容,並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
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餘數必須比除數小等。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在用一位數除時,利用乘法口訣就可以求出一位恰當的商。而在用兩位數除的過程中,要確定一位商是幾,不僅和除法十位上的數有關,而且還和除數個位上的數有關,計算過程比較複雜有時需要試兩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當的商。因此,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關鍵是引導學生掌握試商方法,這也是本單元教學的難點。
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讓學生將除的過程、試商方法遷移至此。
對於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採用“四捨五入”法,即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著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置於實際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給書打包、看書、餵豬,寄特快專遞等。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之後,為學生提供豐富、有趣、有意義的、聯絡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髮現、提出問題,並運用所學計算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培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於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這正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需要的教學。教材為學生學習除法計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時,應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結合當地實際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從數量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計算意識。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以往的計算教學,把總結、記憶計算法則作為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教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筆算的現實問題情境,而且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嘗試、探討口算、筆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經歷除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既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為學生蠃得不斷體驗成功的機會,將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本單元可用15課時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