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直線線段》教案

《直線線段》教案

《直線線段》教案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直線和線段。

  (二)學會用尺子畫直線,量線段。

  (三)學會按要求的長度畫線段。

  (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直線和線段都是幾何初步知識中比較抽象的概念,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些概念。由於學生年齡小,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低,所以用直觀、描述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直線和線段的特徵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具和學具

  教具:一根長線,直尺,三角板。

  學具:一根線,直尺或三角板,白紙。

  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今天我們學習直線、線段。

  1.認識直線,畫直線

  (1)演示和操作認識直線

  教師敘述:這裡有一根線,請兩個同學到前邊來,將它拉緊,你們發現了什麼?(這條線很直很直)我們把這條拉直的線叫直線。現在把手中的線放鬆,這樣的線就不是直線。

  現在請同學把準備好的線兩手拉緊,互相說一說它有什麼特點,我們叫它什麼。兩手放鬆,它還是一條直線嗎?

  請同學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紙,將它對摺,再把紙開啟看一看紙上的摺痕,它也是直直的,也是一條直線。

  練習:指出下列哪條是直線,哪條不是直線。

  (2)指導學生畫直線

  教師示範:我們怎樣用直尺或三角板來畫直線呢?

  首先把直尺或三角板放平,用鉛筆尖緊挨直尺或三角板的一邊,左手用力扶好尺子,右手用鉛筆沿尺子邊畫直線。教師可以沿著不同方向畫幾條直線。

  學生動手畫直線,可以多畫幾條,畫的過程中,教師進行行間巡視,加以輔導。

  2.認識線段,畫線段

  (1)認識線段,度量線段

  教師敘述:(指著黑板上畫的直線)這是一條直線,我們在直線上畫兩個點,這兩點間的一段(用黃粉筆描出)叫線段。

  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一條直線,在上面點兩個點,指出哪部分是線段。

  小組討論:線段和直線有什麼共同點,有什麼聯絡,有什麼不同點?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交流,從而明確:線段和直線都是直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因此可以量出它的長度,直線沒有端點。

  指導學生量線段。量線段的方法和量實物長的.方法是一樣的,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線段右端正好對著幾,線段長就是幾釐米。

  由學生測量課本例9中的線段長度。

  教師敘述:請同學們觀察,黑板邊、桌子邊、書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大家想一想,周圍事物還有什麼東西上有線段。

  練習:

  ①指出下面哪些是線段。

  圖a:不是線段,它是圓。

  圖b:不是線段,雖然是直直的,但只有一個端點。

  圖c:是線段,有兩個端點,而且是直直的。

  圖d:不是線段,它雖然有兩個端點,但它不是直直的。圖e:不是線段,它沒有端點,是直線。

  ②下面每個圖形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填在(  )裡。

  (2)畫線段

  畫一條長3釐米的線段。教師示範:先把直尺放平,鉛筆尖緊挨尺子的一邊,從尺子的“0”刻度開始畫起,畫到3釐米的地方,兩邊點上端點。

  由學生畫一條5釐米長的線段。教師行間巡視,給予輔導。

  (三)鞏固反饋

  1.綜合性練習

  (1)指出下面哪些是直線,哪些是線段。

  (2)下面每個圖形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

  全班反饋,用手勢表示。

  2.操作性練習(全班同學在本上畫)

  (1)畫出長5釐米的線段。

  (2)畫出比5釐米短2釐米的線段。

  (3)畫出比5釐米長3釐米的線段。

  3.思考性練習

  (1)圖17給出3個點,在每兩點間畫線段,能畫(3)條線段。

  (2)圖18給出4個點,在每兩點間畫線段,能畫(6)條線段。

  (3)圖19給出5個點,在每兩點間畫線段,能畫(10)條線段。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直線和線段。直線和線段都是直直的線,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它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它的長度,直線沒有端點。

  課後作業:練習四的第6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主要透過直觀描述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直線和線段的特徵。首先透過演示和操作觀察拉緊的線,突出直線“直”的特點,線段是直線兩點之間的一段,它也是直的,可以量出它的長度。

  本節課採用邊講邊練的形式。如介紹了直線,安排加深理解直線的練習;學習了線段,練習有關線段的知識,最後進行綜合練習。

  本節課重視對全體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指導學生畫直線,畫線段,量線段,按指定的長度畫線段。練習的安排注意有坡度,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