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花是種給別人看的》教案

《花是種給別人看的》教案

《花是種給別人看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用自己的方式認識生字。透過想象、聯絡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莞爾一笑”、“奼紫嫣紅”等詞語,積累好詞好句。

  2讀懂課文,想象花滿窗前、匯成花海的美麗景象,理解有關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德國人把花種給別人看的美好情懷。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想象畫面、體會句子內在含義。

  教學難點

  明白真正的美來源於真正無私的愛。

  教學準備

  教師:

  1生字、詞卡片;

  2準備幾幅花卉圖畫;

  3瞭解作者季羨林生平及美好行為的小故事。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引導質疑

  1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兒是美好的象徵,人們愛用五顏六色的花裝點生活,也愛親手種花,領略那份獨特的花香花色。德國人也不例外,不過他們種花是給別人看的。(板書課題:花是種給別人看的)

  2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為什麼花要種給別人看呢?)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用兩種不同符號勾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再把它們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識記生字情況。(全班讀,或開火車讀等)

  3抽學生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課文,感悟體會

  1精讀第1~3段,感受德國人愛花的美好情懷。

  ①默讀課文,德國人是怎樣種花的?他們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分別用“”和“”畫出來。

  ②交流自己所畫的句子,聯絡課文和實際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奼紫嫣紅。

  ③對比朗讀寫種花人在自家養花和街上看花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象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美麗景象。

  ④老師把準備好的花卉圖畫發給坐在中間的同學,朝同一方向(左邊和右邊)高高舉起,讓看到正面的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⑤師小結:德國的種花人就和舉畫的同學一樣,雖然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背影,但是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花兒美麗的笑臉。德國的種花人用自己的勤勞和愛心創造了美,並把美的東西與人分享,這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情懷啊!與此同時,他們自己也收穫到了美,這才是美的真諦。

  ⑥齊讀第2、3段,讀出自己的感情。

  2抓住中心句,學習第4、5段。

  (1)

  自由讀課文,談談“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這句話的意思。(提示:“變化”包括哪些變化?沒有變的是什麼?)

  (2)

  “美麗的東西很多”,這裡“美麗的東西”有哪些?(建築;公園、服飾,人們美的心靈、美的情懷)

  (3)

  作者說這種做法“耐人尋味”,你“尋味”到了什麼?德國種花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次感受“花是種給別人看的”這種美好情懷。

  四、補充拓展,指導積累

  1老師講講作者季羨林的作品與人品的小故事。

  2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抄下來,背一背。

  附:板書設計

  花是種給別人看的

  種花人:創造美看花的背影

  街上人:分享美花團錦簇、奼紫嫣紅收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