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設計及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設計及反思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案設計及反思

  【設計理由】

  這是一篇寓科學知識於其中的短小有趣的詩歌。文章形象生動,使深奧的科學道理以形象的方式出現,深得孩子的喜歡。另外,由於詩文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讀教學的教材。因此,我在設計時也有意識地注重朗讀的訓練。

  關於植物的知識,孩子們知道的並不多,因此,為了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我建議學生看一些介紹植物的書籍,蒐集有關植物的知識。

  【教學構想】

  藉助電腦、音樂、板畫事物展示及教師生動有感染力的描繪性語言,為學生創設情境,讓他們透過摸一摸,吹一吹,聽一聽,在體悟中理解課文內容,在體驗中有感情朗讀,在感受中學會表達。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 知道植物種子的傳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比喻和擬人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學習興趣

  趣味猜猜猜:

  伴著音樂出示一張張美麗的植物圖片,讓學生猜猜這些植物的名稱,不認識的可根據其顏色、形態起個有趣的名字,引發學生對植物的興趣和熱愛。

  師:千姿百態的植物點綴著美麗的大自然,裝扮著我們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的呢?我們來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

  二、初讀課文,鋪設感情基調

  1、自讀思考:

  這首詩一共介紹了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還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試著閉上眼睛想一想,聞一聞,聽一聽,試試在讀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什麼?

  生答:我讀的是“……”,我好像看到了……;聞到了……;聽到了……;摸到了……。

  三、總體感知,講讀第一小節

  孩子長大了,是不是一定要離開媽媽?你從詩中哪一個字明白這個道理的?

  1、教學多音字“得”。

  (出示三個句子。)誰能為句中的三個“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並讀一讀。

  2、“孩子”指的是什麼?什麼叫“四海為家”?

  3、指導朗讀:

  (讀出疑問的語氣。)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

  四、細讀欣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優美語言

  1、情境匯入:

  你想知道植物旅行的方法嗎?想去田野裡看一看嗎?閉上眼睛,跟我一起走進美麗的田野──

  播放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怎樣傳播種子的配樂錄影片,教師伴著生動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動情地朗誦二至四小節。

  2、帶著對錄影片的回味,自讀二至四小節:

  你最喜歡哪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為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講解這些內容,不必按順序。)

  3、設定情景,欣賞“蒲公英”:

  ⑴ 設境賞景,體會詞義:

  將從田野中採來的蒲公英呈現,觀察它的形態;然後讓學生試著吹一吹,一邊吹一邊觀察,蒲公英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它的種子是怎樣飛出去的?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你能用什麼詞來代替“紛紛”?

  ⑵ 緣語生像,模仿練習:

  還有什麼地方可以用上“紛紛”呢?

  播放錄影片斷1:

  下課了,孩子們伴著歡快的音樂紛紛從教室裡湧出來,度過愉快的課間十分鐘。

  根據錄影補充句子:下課鈴響了。

  播放錄影片斷2:

  秋天到了,樹葉紛紛往下落,燕子紛紛飛向南方。

  根據錄影,說一句或幾句話。

  ⑶ 學以致用,實踐創作。

  你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運用“紛紛”說一句或幾句話嗎?

  4、體會蒼耳和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

  ⑴ 蒼耳:

  誰喜歡蒼耳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為什麼?

  出示蒼耳實物,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帶刺的'鎧甲”,體會蒼耳媽媽傳播種子的妙處。

  ⑵ 豌豆:

  你為什麼喜歡豌豆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

  指導朗讀: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讀出豌豆寶寶離開時的快樂、可愛。)

  5、啟發思考,訓練發散思維;創作實踐,學習體會詩的語言:

  ⑴ 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傳播種子的方法?

  如:椰子樹利用自己的位置優勢,果實成熟後靠流動的海水傳播種子;柳樹的柳絮也靠風來傳播……

  ⑵ 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這麼多,那這首詩可以再寫長一點.你能照著詩的格式自己寫一段詩嗎?

  6、課堂小結,激發想象,進行言語交際訓練:

  這首詩學完了,看著課題,你想對植物媽媽說些什麼?你能向同學或家長介紹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嗎?

  7、結語:

  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種各樣,千姿百態,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細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會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發現更有趣的事物和現象,得到更多的樂趣。

  8、課外作業:

  蒐集有關植物的知識,在課外和大家交流。

  【課後反思】

  整個教案的設計,就我自己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因為學生鍾情於課文的朗讀,因此,似乎反而對課文所介紹的科學知識表現得理解並不是特別透徹,這一點看來還應在其他課文的教學時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