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係》教案範文

《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係》教案

《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係》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透過學生對已學過的除法關係應用題的解答,引導學生自己概括整理出常見的除法數量關係式,掌握並靈活地運用這些常見數量關係式解決實際問題.

  透過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術語進行歸納概括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

  透過學生對一些數量關係的掌握,加深他們對日常各種數量及相互關係的理解,體驗探索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具體情境的實際問題,抽象概括出常見的除法數量關係式,加深學生對日常各種數量及相互關係的理解.

  教學過程

  鋪墊準備.【演示課件“”】

  出示:

  根據24×6=144,列兩個除法算式.

  144÷6=24,144÷24=6

  根據230÷5=46,列一個乘法算式和一個除法算式.

  46×5=230,230÷46=5

  觀察以上兩組算式,你有什麼發現?說說乘法各部分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出示:被乘數×乘數=積

  積÷乘數=被乘數

  積÷被乘數=乘數

  提問:我們學過的乘法數量關係有哪些?

  板書:單價×數量=總價 速度×時間=路程

  單產量×數量=總產量 工效×時間=工作總量

  探索新知.

  1.【繼續演示課件“”】

  教師結合課件問:動畫看完了,你想到了什麼?(要想知道帶的錢是否夠用,可以估算一下,還可以先算出買鼓共需要多少錢?)學生結合課件演示敘述題意.

  出示:(1)學校鼓樂隊要買8個鼓,每個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問:這個問題中存在哪些數量關係?你想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後板書:單價×數量=總價

  98×8=784(元)

  解決動畫中“錢是否夠用”的問題.

  2.根據“學校鼓樂隊要買8個鼓,每個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這個問題,誰能聯想出兩道除法計算的應用問題來?

  學生討論編題,然後口述題意.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

  (2)學校鼓樂隊要買8個鼓,一共需要784元,每個鼓多少元?

  (3)學校鼓樂隊買鼓需要784元,每個98元,一共可以買幾個?

  分別讀題,列式解答,訂正並板書:

  (2)784÷8=98(元) (3)784÷98=8(個)

  3.觀察三個算式,聯絡題意,推出數量關係式.

  (1)觀察98×8=784(元) 784÷8=98(元) 784÷98=8(個)三個算式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絡,想784、98、8分別代表哪一數量?問:你發現了什麼?

  (2)學生討論.“單價、數量、總價”之間除了有乘法關係外,還有什麼關係?

  學生自己提煉得出: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4.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舉出應用“總價÷數量=單價或總價÷單價=數量”的實際例子.

  發散遷移.【繼續演示課件“”】

  學生以小組位單位討論74頁“做一做”,得出“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除法數量關係式.

  問:根據“工效×時間=工作總量”這一乘法數量關係,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推理得出這三個量間的除法數量關係.

  全課小結.

  1.透過這節課的學習,談談你有什麼新的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2.師帶領學生回顧全課內容,從具有乘除法數量關係的三個數量間的緊密聯絡中體會“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的思想.

  佈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擺卡片,拼問題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乘除法基本數量關係的理解,溝通乘法常見的.數量關係與常見的數量關係的聯絡.

  2.學會根據需要提取和處理資訊,提高分析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將符合本課所學的生產、工作、價錢、行程的問題各選一道,每題分為三張小卡片,卡片正面為條件,背面為相應內容的問題.如:

  卡片1:正面為“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背面為“這輛汽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卡片2:正面為“從甲地到乙地行駛3小時” 背面為“從甲地到乙地行駛幾小時?”、

  卡片3:正面為“甲乙兩地相距180千米” 背面為“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製作這樣的卡片三到四組(可以摻入多餘條件).

  活動過程

  發給每個學生或每組一份,使學生透過動手拼卡片,尋找相關的條件和問題編題,說明數量關係,再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