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你說我擺》教後記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你說我擺》教後記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你說我擺》教後記

  “你說我擺”是學習了“分類”、“位置與順序”、“認識物體後的一節綜合課,教學後,我感觸最深有下面兩點。

  1.轉變學習方式,積極體驗數學。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數學比較抽象、枯燥,容易讓人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在 數學中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採取不同的手段,創設不同的學習情景,豐富學生對數學的感受,引發積極的 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樹立自信,併產生學好數學的願望。

  例如;在教學“你說我擺”一課時,讓學生聽老師說自己動手擺物體。師:“擺一個正方體,在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球體,在左邊擺一個長方體,右邊擺一個圓 柱體”學生擺完後,讓學生觀察自己擺的與對面的同學擺的.有那些相同,那些不相同,為什麼?學生:“中間的正方體與球體是相同的,長方體與圓柱體與對面同學擺的正好相反。透過這一活動學生明白了人,人坐的方向不同,所擺放的物體就相反。

  2.練習的設計講求趣味性。

  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課堂練習在小學數學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須精心設計,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裡的習題做適當調整、組合、補充,使之能有針對性、開放性、趣味性。

  例如:在“你說我擺”一課的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遊戲,讓小組把各自帶來的各種物體集中並打亂,然後,學生把眼睛閉上,老師說出物體的名稱學生憑已掌握的物體的特徵,摸出了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過去的數學中,教師講得多,佔用的時間多。而現在,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麼的快樂。而且孩子們在嘗試中,會有所發現,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質疑中能發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