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食物的旅行大班健康教案

食物的旅行大班健康教案

食物的旅行大班健康教案

  活動背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為孩子提供的飲食也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為了使孩子們明白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的健康,我創編了《小豆子的旅行》教材並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製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圖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錄音)

  (2)健康知識卡片、消化圖、自制健康行為棋

  活動過程:

  一、觀看“小豆子的旅行”,瞭解各器官的功能

  今天,有顆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會看到些什麼,裡面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小豆子來告訴我們。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豆子從哪裡進去?看到了什麼?

  (2)放第二段,瞭解胃的功能。

  提問:胃有什麼作用?

  小豆子在胃裡還看見了什麼?

  我們怎樣來保護我們的胃呢?

  小結:以後我們要注意,少吃冷、硬的東西,少吃零食,不吃不乾淨的東西,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餓壞了胃,要吃飽早飯少喝冷飲。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在瞭解胃的功能的基礎上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胃生病。)

  (3)放第三段,提問:小豆子到哪裡去?(小腸)小腸有什麼用呢?

  小豆子在小腸裡看到些什麼呢?

  小豆子為什麼沒有從小門裡出去呢?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知道食物沒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

  (4)第四段錄音。

  提問:小豆子又到了哪裡呢?

  大腸裡都是些什麼呢?什麼叫殘渣?能不能讓殘渣長時間在體內呢?

  小結:我們小朋友要定時大便。

  二、分組找順序排圖

  我們知道了每個消化器官的用處,現在,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套圖片分別表示每個消化器官的工作情況,請各組小朋友合作,按照剛才小豆子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然後,講一講為什麼這樣排?

  (圖略)

  在觀察圖片基礎上討論如何保護各消化器官

  例:(1)如何保護牙齒,保持牙齒的鋒利。

  (2)食管旁邊有一把小鎖,平時是關閉。如邊吃飯邊講,就會把食物嗆入氣管。

  (3)大腸裡的殘渣都是些髒的`東西,所以大便以後要洗手。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透過形象的圖片進一步瞭解各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的順序。)

  三、進行健康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把幼兒分成四隊。

  準備些圖片,上面有的行為是對的,有的是錯的,當教師出示圖片時馬上搶答對還是錯?為什麼?回答得又多又對者為優勝。

  內容有:小攤下吃東西、喝酒。運動後馬上喝水,飯後劇烈運動,吃湯飽飯等。

  延伸活動:玩健康行為棋,(棋譜上都是一些生活習慣方面的內容)

  1、老師講一下下棋的規劃。

  2、幫助幼兒理解棋盤上圖的意思。

  3、自由結合下棋。

  活動評析:本活動選取內容接近幼兒生活受到孩子們的歡迎。活動的第一部分,透過一顆沒有被嚼碎的小豆子去淘淘體內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形象地表述了食物旅行的經過和不良生活習慣對消化器官的損壞,知識容量較大,但透過動畫這種形式使孩子們非常投入,並在不知知覺中接受,第二、第三部分透過動手給消化圖排序,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了食物旅行的順序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並透過細緻觀察圖片發現進食時應注意的問題,活動第四部分意在讓幼兒知道消化系統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礎上引發開去,使幼兒關注平時的生活衛生和飲食習慣,這部分的內容起到鞏固和延伸的功能。為了使幼兒掌握的知識能落實到日常的行為中,並形成習慣,我設計了延伸活動――玩健康行為棋。整個活動運用了多種形式做到動靜交替,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主動性強、同時也體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活動傳遞給幼兒的資訊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