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關於《琥珀》公開課教案

《琥珀》公開課教案

關於《琥珀》公開課教案

  (一)揭示課題,質疑

  師: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天,在大海邊,一位漁民帶著小朋友走在沙灘上,小朋友赤著腳,忽然小朋友踩著了一塊硬東西,他把它挖了出來。“爸爸,你看這是什麼? ”漁民接過仔細地看了看,“這是琥珀,小朋友”他高興地說:“有兩個小東西關在裡面呢,—個蜘蛛,一個蒼蠅,這是很少見的。”接著出示琥珀圖片。

  揭題,板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同學可能提出:琥珀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提得非常好,說明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小朋友,聰明的小朋友,也是最棒的小朋友。下面我們看這塊琥珀(出示CAI課件),俗話說,無巧不成書,世界真奇妙,竟有這麼巧的事,兩隻活蹦亂跳的動物,竟同時被一滴松脂包在裡面。這就是今天課文裡要介紹的琥珀。下面我們用自身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剛才哪些同學的問題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讀不準的藉助工具書或詢問同學。

  (2)邊讀邊畫出字詞,結合語言環境加以理解。

  2.指名讀課文

  3.瞭解詞語掌握情況

  黑板上寫詞語

  同學讀詞語

  4、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後考慮

  課文寫的琥珀是什麼?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琥珀有何特點。

  (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

  本文所講的琥珀裡面裹著一個蒼蠅,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課文主要講了根據一塊裹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像這塊琥珀形成和發現的過程,並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

  (透明的.琥珀裡有一隻蒼蠅、一隻蜘蛛躺在裡面。)

  5、 小組內討論交流。

  (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區域性。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同學仔細觀察並用自身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琥珀樣子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麼?

  (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來的;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區域性?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裡,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出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區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