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關於《水滴裡的生物》的教案設計

《水滴裡的生物》的教案設計

關於《水滴裡的生物》的教案設計

  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佈廣泛,種類繁多。

  過程與方法:

  能借助顯微鏡這種觀察水滴裡的微生物;能夠認真細緻觀察並描述水滴裡的微生物;

  能夠用圖表現出自己觀察到的水滴裡的幾種常見微生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髮展的;體驗到探索生命奧秘的快樂與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放大鏡、顯微鏡、水樣、玻片、抹布等、觀察水樣

  2、技能準備:課前簡單培訓製作玻片標本的注意點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準備的水樣

  (1)學生觀察水樣

  (2)學生彙報:觀察燒杯裡的水,你觀察到水裡有什麼?這些結果你是用什麼觀察到的?

  (3)討論:這杯水裡是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呢?還有沒有可能有其它的東西?

  (4)談話:怎麼才能知道這杯水裡有沒有我們剛才說的細菌等這些東西?

  (引導學生明白要想觀察極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體要藉助工具——顯微鏡)

  二、引導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組領取)

  (1)談話:既然我們想借助顯微鏡來做進一步的觀察,下面就先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2)教師講解並示範使用方法。強調

  ①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②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③不能用手觸控目鏡和物鏡。④輕拿輕放。

  三、組織學生藉助顯微鏡觀察水滴裡的生物

  (1)指導觀察教師準備好的水樣標本

  ①談話:顯微鏡下,水滴裡到底會有什麼?讓我們一起細心、耐心、認真地來觀察一滴水,看看你能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畫在活動記錄上。

  ②學生分組觀察。(在學生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巡視)

  ③彙報交流:你觀察到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彙報時學生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展示觀察記錄,並用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認識生活周圍水裡的微生物

  ①小組製作小組採集水樣觀察玻片

  ②自主觀察

  ③彙報交流:說說自己小組採集的水樣中有什麼

  (3)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藉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4)認識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體展示水中各種常見微生物

  四、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並認識微生物的相關知識

  (1)學生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談話: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誰第一個發現的嗎?②學生閱讀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問:透過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2)認識微生物的種類和分佈。

  利用用多媒體展示在各種環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水滴裡的微生物》是一堂鮮明的科學探究課。科學學習要以學生的探究為核心,這是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教師在設計科學探究活動中,要果斷單刀直入地設計問題,直奔主題,就可能保證把握探究教學的重點環節,為重點環節的探究活動留出大塊時間,自然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這節課,我設計了一個主要的探究實驗活動——透過顯微鏡來觀察平時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究。這個探究活動緊緊圍繞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真刀真槍地搞科學,體驗到探究科學的樂趣。在快樂的探究學習中,學生自己知道了在平時常見的水中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微生物。

  這堂課我注重讓學生透過“動手做”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學習科學和理解科學,並從課題研究目的出發,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新課程倡導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裡我只告訴學生使用顯微鏡的方法,又以實驗記錄的形式告訴學生基本的實驗步驟和操作要點,實驗過程由學生自己控制完成。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