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科學活動教案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範文九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的感知來初步瞭解水果。

  2、發展幼兒初步的探索精神。

  3、培養幼兒愛吃水果的良好飲食習慣

  材料提供:蘋果、香蕉、葡萄若干,水果藍一隻

  活動過程:

  1、設定情景:和幼兒一起唱《好孩子有禮貌》,師:剛才歌裡唱了好孩子要有禮貌,今天見到我們的客人老師要問聲好。今天除了有客人老師,還有誰來到了我們班裡了?(出示兔媽媽玩偶)兔媽媽家的水果園豐收了,今天她要請大家吃好吃的水果。可是在吃之前她要先來考考小朋友,請你猜猜兔媽媽今天給小朋友帶來哪些水果?(出示水果的PPT拼圖)

  2、引導幼兒利用各種感官感知水果的顏色和形狀。

  剛才你們猜出了水果拼圖,那我們的兔媽媽究竟帶了什麼水果來呢?(老師揭開被布蓋著的果籃請小朋友看。

  (1)分別請幼兒說一說:蘋果、香蕉、葡萄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形狀、味道、口感)當他們被切開了或者剝開來又是什麼樣子的(果肉是什麼顏色的?有沒有果核?)

  引導幼兒講一講吃水果有什麼好處?培養幼兒養成愛吃水果的好習慣。

  小結:每種水果的味道都不一樣,但都有營養。多吃水果對人的身體有好處。

  3、請幼兒玩拼圖進一步感知水果

  現在兔媽媽要請大家吃水果了,你們想知道會拿到什麼水果嗎?答案就藏在這個拼圖上,請小朋友拼一拼,拼出什麼水果就可以得到什麼水果。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請幼兒說說還認識哪些水果,並品嚐水果的味道。

  剛才小朋友都拼出了拼圖,現在請小朋友先去洗洗手兔媽媽要把好吃的水果分給大家吃。

  活動反思:拼圖是孩子們愛玩的桌面遊戲之一,它鍛鍊了幼兒的觀察、推理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秋季是各種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對此有強烈的感知。將水果與拼圖聯絡起來就生成了科學活動《好吃的水果》當然活動中還設計了看、吃水果等環節以喚醒幼兒日常對三種常見水果的記憶,加深幼兒對這三種水果的感知。以小兔做客為引線使各個環節連貫暢通、逐步深入。並增強了活動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不同形狀的餅乾對幼兒很有誘惑,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利用這一資源來開展活動,不是讓幼兒僅僅徘徊在有趣、喜歡的層面上,也不是把餅乾當作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工具。更不是以權威者的姿態來講解、示範,讓幼兒機械地重複記憶而是設定問題情景與幼兒共同開展有意義的,互動的對話,促進幼兒的建構式學習。讓幼兒體驗、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甜蜜美好的。

  活動目標:

  1、感知餅乾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乾,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事先告訴幼兒要製作餅乾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乾來園。

  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餐巾紙(每人一塊)紙簍(每組一個)

  不同形狀的餅乾若干(事先了解孩子所帶餅乾情況,根據需要做調整或補充)

  活動過程:

  觀察餅乾

  師:寶貝,你們的餅乾真多呀,他們一樣嗎?

  幼:一樣或不一樣。

  師:(如果有回答不一樣的)哪兒不一樣?讓孩子們說一說不一樣的地方能方。

  師:你們的餅乾像什麼?

  幼:象太陽、像屋頂、像書、像門、像盆口等

  師:寶貝,你們的餅乾有這麼多形狀,那他們都是什麼味的?聞一聞告訴老師。

  幼:菜味、香味、蔥花味、芝麻味、油味等

  師:寶貝都有好朋友,餅乾也有好朋友,它們的好朋友是誰呢?

  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乾。餅乾的好朋友,它們臉貼著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然後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乾”了。

  製作好朋友夾心餅乾

  師:寶貝,願不願意製作“好朋友夾心餅乾”呢?

  幼:願意

  (一)、認識各種醬料

  師:寶貝,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幼:醬……或不知道。

  師:教師一一出示不同的醬料,告訴幼兒醬料的名稱。

  師:示範: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塗在一塊餅乾上,然後與另一塊餅乾合攏。

  師: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的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夾心餅乾做成了!”

  師: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餐巾紙、紙簍的使用。

  (二)、幼兒製作夾心餅乾

  師:寶貝,下面自己製作《好朋友夾心餅乾》,看誰制的又快又好。

  師: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醬料進行製作。

  分享活動

  師:寶貝太棒了,自己能制“好朋友夾心餅乾”了,原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嗎?

  幼:願意。

  幼:和好朋友互贈品嚐。

  師: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啟發幼兒說說吃好朋友送的《好朋友夾心餅乾》的喜悅心情。

  活動反思:

  設計比較合理,進行也比較順利。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預設的目標基本達成。讓幼兒充分感受與好朋友交換、分享的快樂。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並一同品嚐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活動,引導幼兒發現多種有趣的靜電現象。

  2、培養幼兒觀察、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紙娃娃、氣球、塑膠筆桿、尺子、綢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老師提供材料,引導幼兒觀察、操作,並說說這些操作材料有什麼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靜電現象。

  1、出示紙娃娃,讓幼兒看一看,問:紙娃娃會站起來嗎?能跳舞嗎?。

  2、請你們用老師供給的材料,讓紙娃娃跳起舞來,讓幼兒自由討論並進行操作,老師巡迴可啟發幼兒更換試驗材料。

  3、請幼兒看看老師的紙娃娃能跳起舞來嗎?只讓幼兒看結果。增加幼兒探索的興趣,可反覆讓幼兒看幾次。

  4、幼兒再次進行操作,教師用語言啟發。

  5、請操作成功的幼兒示範給大家看,並講講是如何讓娃娃跳起舞來的。

  6、幼兒操作,增加興趣。

  三、小結。

  紙娃娃為什麼會跳起舞來了呢?因為吸管、尺子等經過磨擦它們產生了靜電,用它們去接近紙娃娃,紙娃娃就會跳起舞來。我們平時也能看到許多的靜電現象,如夏天的閃電,晚上脫毛衣時盾到的亮光等,這都是靜電現象。

  四、出示氣球,請幼兒想想除了尺子、吸管可以使娃娃跳舞外,氣球行不行?請幼兒操作,可讓幼兒在衣服上、辮子上、頭髮上、臉上進行磨擦。

  1、用磨擦過的氣球去接近同伴或自己的頭髮會出現什麼情況?

  2、磨擦過的氣球用手去接近它,會怎麼樣?

  3、磨擦過的氣球往毛衣上放,往牆上放呢?

  讓幼兒自由操作,並說說操作過程及結果。

  五、出示乒乓球,幼兒倆人或三人合作進行操作,透過手裡的工具怎樣使乒乓球動起來?

  1、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可用語言提示。

  2、讓實驗成功的幼兒表演給幼兒看。

  六、總結。

  今天我們透過動手操作發現了有趣的靜電現象,它不但可以讓紙娃娃跳起舞來,還能讓我們的頭髮一根一根豎起來,就連乒乓球也乖乖的跟著我們的指棒轉。你們想不想讓爸爸、媽媽也看一看呢?請你們把氣球帶回家表演給家長看。

  活動反思:

  這是小班的一節科學活動教學,根據新《綱要》提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貼近於幼兒生活,據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活動運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幼兒在以自己為主體的和諧寬鬆的環境中,大膽自主地投入活動,得到發展。這節活動源於幼兒生活,符合小班幼兒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溼”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嘗試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問題。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兩大盆水、蠟筆每組一盒、報紙、報紙製作的紙船若干、幻燈機 。

  經驗準備:幼兒有在水中玩紙船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紙船、引發思考

  1、教師出示一般的紙船和塗了蠟的紙船:“這是什麼?是由什麼做成的呢?你們想玩嗎?想想要怎樣玩? ”

  幼兒自由討論,老師可以示範把紙船放在水盆裡用嘴輕輕吹著小船走,也可以用手輕輕推著小船走。

  注意:不可以用力把船摁下水。

  2、請小朋友分組參與開紙船的活動,教師觀察幼兒玩紙船的情況。

  二、引導幼兒討論觀察結果,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

  1、引導幼兒觀察“你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有的紙船打溼了,有的沒有打溼呢?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有的紙船外面有一層東西,摸上去滑滑的)

  2、幼兒間展開討論說說船溼的原因,教師引導觀察紙船使用的紙不一樣。“哦,原來是做紙船的紙不一樣,會溼的紙船外面沒有塗東西,沒溼的紙船外面塗了東西了,到底是什麼那麼神奇呢?”教師出示蠟筆“就是這神奇的蠟。”

  3、老師示範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為什麼塗了蠟的紙船沒打溼,沒塗蠟的紙船打溼了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①使用幻燈機讓幼兒觀察將水滴在塗蠟和沒有塗蠟的紙上進行對比:沒有塗蠟的紙吸水快,塗蠟的紙吸水慢。說明臘不吸水。

  ②有什麼方法讓沒有塗蠟的紙也能變得不吸水呢?老師這裡有一個好方法“塗蠟”。教師示範在紙上均勻的塗蠟,然後把水滴在上面觀察紙不吸水的現象。

  ③教師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蠟是不吸水的,那些塗了蠟的紙船,就好像是穿了雨衣的紙船,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溼了。

  三、幼兒動手製作小蠟船

  老師這裡還有一些沒塗蠟的紙,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塗上漂亮的雨衣,請客人老師幫忙做只小船,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溼的小船。

  1、小朋友用油畫棒給報紙塗臘。

  2、請客人老師幫忙做紙船。

  四、自由玩蠟船,活動結束

  幼兒自由玩臘船,謝謝客人老師的幫忙,和客人老師們說再見。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麵粉是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食物,但這只是孩子與它的間接的接觸。我們的幼兒對它到底瞭解多少呢?於是我把麵粉深入到了教學活動中,和我的孩子們一起來分享麵粉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活動環境,提供多樣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運用多用方法辨別出真正的麵粉並做出記錄。

  活動目標:

  1、在“真假面粉”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心與熱愛,並從中體驗到探索的快樂。

  2、在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時,讓幼兒形成較強的觀察力及初步的對比分析能力。

  3、透過探索實踐,讓幼兒在四種白色粉狀物中辨別出面粉。

  活動準備:

  百寶箱、麵粉、澱粉、糯米粉、水、鹽、饅頭、花捲、水餃皮、餛沌皮、電飯鍋、記錄表、筆

  活動建議:

  一、匯入:透過遊戲“百寶箱”出示饅頭、花捲、水餃皮、餛沌皮引起幼兒對活動興趣。並提問幼兒:饅頭、花捲、水餃皮都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兒:“麵粉”

  教師依次出示麵粉、澱粉、糯米粉、鹽供幼兒猜想四種白色粉狀物品哪一種是真正的麵粉。

  二、展開:

  幼兒的操作記錄分兩部分:

  1)猜想記錄:要求幼兒只用眼觀察憑藉以往的知識經驗判斷誰是真麵粉並做猜想記錄(四樣猜想物品分別用數字作為各自標誌。1、麵粉、2、澱粉、3、糯米粉、4、鹽)如:

  1、麵粉

  2澱粉

  3、糯米粉

  4、鹽

  2)驗證真假並做記錄(在這裡我挑選麵粉、澱粉、糯米粉、鹽四樣食物是因為它們1、在外觀上比較接近可供幼兒探索2、即使幼兒用品嚐的方法來驗證真正的麵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交流)

  驗證後的記錄:

  三、師幼交流驗證結果:(教師在黑板上做出真麵粉統計記錄總人數36人)

  1、麵粉

  2澱粉

  3糯米粉

  4鹽

  猜想統計

  驗證統計

  在交流中幼兒各自說出了驗證方法他們有的透過鼻子聞、有的透過嘴巴嘗、有的用水來驗證麵粉的真假方法多多,興奮無比。透過驗證幼兒知道了4號盤的是鹽因為它鹹是用嘴嚐出來的;2號不是因為見到水就不見了,有的幼兒說出了這是澱粉,教師給予了鼓勵;1號和3號的識別教師和幼兒做成了餃子皮放入電鍋裡煮一煮,出鍋之後3號變的發粘幼兒很快判斷出這不是麵粉,則判斷出真正的麵粉是1號。

  結束:

  師幼一起歸納總結麵粉的特點,對幼兒在活動時的表現做出了評價,並強調安全教育。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和老師的允許是不能隨便品嚐不認識的事物的。

  活動自評:

  根據《綱要》精神,我在活動中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情感教育、讓他們在寬鬆自由的探究氛圍中,展開幼兒的思維,讓他們盡情探索,而我在活動中早以成為他們活動中的朋友,傾聽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動中,幼兒說的多,操作多,精力非常集中,並體會到了成功了快樂。透過操作幼兒也瞭解到了很多常識如:鹽是鹹的、澱粉遇見水就會融化、糯米糰煮熟後是粘的,真正體現出“玩中學”的思想。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大班幼兒已經接觸過很多彈性玩具,如皮球、蹦蹦床、拉力器等等,對它們十分感興趣,並積累了有關彈性的零碎經驗。本活動以彈性為主線,引導幼兒透過多種方式主動探索,感受彈性的特徵,發現彈性的奧秘,體驗彈性物品的有趣,感受彈性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科學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同時,透過引導幼兒自主嘗試製作彈性玩具,發展幼兒動手製作的能力,幫助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活動目標:

  1、對彈性感興趣,樂意探索有彈性的物體,感知彈性的特點。

  2、瞭解彈性在生活中的運用,培養幼兒觀察、發現周圍事物特性的能力。

  3、能細心操作,大膽交流,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彈性玩具、彈簧一個, PPT(各種運用彈性的遊戲和實物)

  2、學具:幼兒操作材料:記錄表、記號筆、橡皮泥、玻璃球、積木、海綿、橡皮筋、小氣球人手一份;電線、毛根、積木、貼花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初觀玩具,激發童趣。

  (1)、師:親愛的小朋友們,馬上要過聖誕節了,小丑娃娃要和我們小朋友一起來過節,小丑娃娃躲在哪裡呢?哦,原來小丑娃娃躲在盒子裡,我們一起喊123、把它請出來。

  (2)、小丑娃娃是怎麼出來的?

  2、由彈簧和實物分析出彈性概念。

  (1) 提問:小丑為什麼會蹦上來?他有什麼秘密武器呢?

  師:原來小丑娃娃的秘密武器是彈簧。

  (2) 教師出示彈簧,引導幼兒認識彈簧。

  (3) 幼兒玩彈簧、探索彈簧的特性。你發現彈簧有什麼厲害的本領嗎?

  小結:彈簧在用力拉它、壓它時,他會變形;手一鬆,它又還原到原樣,這就是彈簧的彈性。

  3、探索比較、感知彈性。

  (1) 出示記錄表,猜想彈性。

  師:原來彈簧有這麼有趣的彈性,今天小丑娃娃還帶來了橡皮泥、橡皮筋、積木、海綿、玻璃球、氣球,我們來猜一猜,誰會和彈簧一樣有彈性呢?

  (2)實物探索,驗證彈性:幼兒按記錄表上的物品逐一做實驗,在有彈性的物品下打勾。

  (3)根據幼兒記錄表小結:橡皮筋、海綿、氣球和彈簧一樣,用力拉、壓時它會變形,手一鬆它會還原,它們都有彈性;橡皮泥能變形,但不能恢復原來的樣子;玻璃球、積木不能變形,所以它們都沒有彈性。

  4、聯絡生活,拓展認知。

  (1)、發散思維,聯絡生活。

  師:橡皮泥、海綿、氣球有彈性,其實我們的身上就有許多有彈性的地方,自己摸一摸,找一找。

  (2)、由近及遠,推升層次。

  師:除了剛才那些有彈性的物品,平時你還看過玩過或用過什麼有彈性的物品嗎?

  (3)、再入生活,拓展知識。

  師:有許多有彈性的朋友一直藏在我們身邊,看看他們藏在哪兒呢?(播放PPT)

  5、原來有這麼多東西有彈性,小丑娃娃好不好玩,那你們想不想來做一個彈性玩具呢?

  6、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初步知道瓶和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徵(大小、有無羅紋等)選擇合適的蓋子。

  2、 能積極嘗試擰緊瓶蓋,獲取擰、按的`技能,發展手部動作。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設定小鹿的家,布偶小鹿媽媽,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式帶蓋子的瓶子和罐子。

  活動過程:

  1、用情境小鹿媽媽請小朋友幫忙引出話題,並引導幼兒討論蓋子的作用。

  (1) 提問:“小朋友看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小鹿媽媽正準備帶鹿寶寶們出去旅遊。她準備了許多有用的東西放進瓶子裡,可是不小心瓶蓋子全亂了,這下該怎麼辦呢?鹿媽媽真著急呀!沒有了蓋子,瓶子好用嗎?為什麼?

  (2) 引導幼兒討論瓶蓋的作用:沒有了蓋子,瓶子裡面的東西會掉出來,會被弄髒,用時不方便,吃的東西就會變的不衛生。

  (3) 教師提問引起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誰來幫助小鹿媽媽呢?

  2、 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根據某種特性為瓶子選擇合適的蓋子。

  (1)提問:“小朋友都願意幫助有困難的人,那我們今天就來試試。看誰能為小鹿媽媽找到最合適的蓋子並蓋緊。”教師觀察幼兒是如何嘗試給瓶子選擇蓋子的。

  (2)幼兒將先蓋好蓋子的瓶子送給鹿媽媽(老師)檢查,是否正確配對並蓋好了。

  (3)啟發幼兒談談是怎樣為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的。

  提問:你是怎樣為瓶子找到好朋友瓶蓋的?

  為什麼這個瓶蓋正好能蓋上呢?

  找一位沒配好的幼兒提問:你的瓶子找到好朋友了嗎?為什麼沒找到?再找找看,(教師拿起一個不配的)問:這個行嗎?為什麼不行?

  教師小結:瓶蓋和瓶口正好一樣大才能蓋上。

  (4) 幼兒再次嘗試用擰、按的方法蓋瓶蓋。

  小朋友,現在我們再換一個瓶子來找瓶蓋朋友,找到後,想個辦法把它蓋緊。

  幼兒操作。

  提問:1請一位小朋友拿著蓋好瓶蓋的瓶子出示給大家看,提問:你的瓶蓋蓋緊了嗎?你是怎樣用你的小手把蓋子蓋上的?(旋上、轉上)。你是用擰的方法,為什麼這個瓶蓋要擰?你們發現瓶蓋和瓶口有個小秘密嗎?裡面有一圈一圈的叫羅紋。有羅紋的就要擰。是不是你們每個小朋友都用擰的方法呀?

  2請一位按瓶蓋的幼兒出示瓶子。提問:你的瓶蓋是擰上去的嗎?你是怎樣蓋瓶蓋的?這個瓶蓋有沒有羅紋?(沒有)我們就用按的方法,要用點勁!

  3、 用情境方式結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將蓋好蓋子的瓶子送給小鹿媽媽。

  教師以小鹿媽媽感謝小朋友的口吻進行小結:“謝謝小朋友幫了我的大忙,你們的小手真能幹,為每一個瓶子找到合適的蓋子,而且會用擰、按的方法蓋瓶蓋子,這下我可以帶寶寶出去玩了,小朋友再見!

  活動反思:

  針對小班幼兒來說,我設計的這個活動總體上比較滿意。活動前,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瓶子和蓋子、把玩弄瓶子和蓋子,目的就是為了讓幼兒積累一定的經驗,經常見到幼兒對瓶蓋的擰、開等動作很感興趣,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較多見, 活動很容易在幼兒園小班開展。在活動中幼兒都能動手嘗試,在反覆的操作中能找出瓶蓋和瓶口匹配才能蓋上的方法。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幼兒平時在吃飯後,或者臉上有東西的時候會去照照鏡子,但是他們不明白這裡面的科學原理。透過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瞭解鏡裡鏡外影像的關係,以及初步瞭解鏡面反射的原理,並聯系實際生活,讓孩子們感知鏡面反射原理為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觀察瞭解鏡裡鏡外影像的關係。

  2、初步瞭解鏡面反射的原理。

  3、培養孩子認真觀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鏡子人手兩面。

  2、寫有幼兒自己名字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鏡面反射現象。

  1、用鏡子照一照自己和教室裡的東西。

  :今天老師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塊小鏡子,你可以用它來照一照自己和教室裡的東西。一邊照要一邊動腦筋,你從鏡子裡看到了哪些東西,你看到這些東西時鏡子是怎麼擺放的?

  2、交流自己的發現。

  請小朋友回到位子後和小組裡的好朋友講一講自己的發現。

  你從鏡子裡看到了哪些東西,當時你是怎麼看的,鏡子是怎麼擺放的?

  3、:小朋友用鏡子看到了在我們身後和旁邊本來我們只用眼睛看不到的東西。這是鏡子的反射現象。

  二、探索鏡子內外影像的關係。

  1、討論生活中的反射現象。

  鏡子的這項本領用處可大了。能幫助我們人類解決很多問題。請你們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鏡子的反射原理。

  2、材料,幼兒操作。

  老師把你們的名字都寫在了紙上,現在請你將紙放在桌上然後用小鏡子在旁邊照一照,你仔細觀察一下,看看你能發現什麼。

  幼兒操作。老師巡視。

  3、小組交流。

  將你的發現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討論一下你們的發現一樣嗎?

  4、集體交流

  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發現。

  5、

  原來鏡子裡的東西和鏡子外的東西方向是相反的。有趣吧。你們觀察的真仔細。

  三、多面鏡子嘗試。

  1、小組操作。

  剛才小朋友只用了一面鏡子就發現了鏡子的小秘密。老師這裡還有很多鏡子,你試一試用兩面鏡子一起照名字,看看和剛才又有什麼不一樣。

  一邊照一邊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看看你們看到的現象一樣嗎?

  2、集體交流發現。

  四、延伸。

  :鏡子的秘密真多,看來我們光靠上課的時間是發現不完的。老師會把小鏡子放在區角里,你們可以去繼續探索觀察,發現它的更多的秘密。

  那如果同時用很多面鏡子一起照,又會看到什麼呢?你可以和小小朋友試一試。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冬天不怕冷 。

  2、使幼兒知道運動是冬天取暖的一種好方法。

  3、瞭解冬天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和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準備: 繩子、球等運動工具。

  活動過程:

  1、匯入:

  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樣?

  2、展開:

  (1)組織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取暖。

  (多穿衣服、生爐子、開空調、跑步、跳繩等)

  (2)提問:你認為哪種方法好?為什麼?

  跑步、跳繩、拍球……運動能使我們身體暖和,能鍛鍊身體,有益健康。

  (3)組織幼兒到室外運動。

  跳繩、拍球、跑步。感受到運動使身體暖和。

  (4)組織幼兒討論冬天有哪些適合的運動,為什麼?

  跑步、跳繩、滑冰。因為運動量大,能使身體暖和,

  其他方法也能取暖,但有不足的地方。如穿衣服太多,活動不方便,空調房間空氣不好等。

  對小朋友來說,最好的方法是運動。

  (5)組織幼兒討論:冬天到室外活動應注意什麼?

  a、運動前要脫去大衣、帽子、圍巾和手套。

  b、跑步時閉上嘴,不講話。

  c、跳繩、拍球。不站在風口或對著風。

  d、運動時候不要脫衣服,防止感冒。

  3、結束:教育幼兒冬季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