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實用】中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實用】中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選擇雄飾大膽表演。

  2、能用相應的動作表示三隻羊及大灰狼。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材料提供:

  (1)佈置成草地,用雪花片當成草地。

  (2)雄飾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張小椅子裝飾椅背當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將大灰狼雄飾掛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餓都帶好雄飾,先小羊上去與大灰狼對話,小羊把走路聲音說出來,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後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與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於幼兒大膽自由講述

  (2)能模仿出三隻羊走路的不同聲音,小――中――大

  (3)使幼兒明白有團結起來才能打敗大灰狼的道理。

  指導要點:

  1、當幼兒在故事表演不講述只做動作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講述。

  2、大羊講話聲要有力度,教師提醒幼兒。

  活動反思:

  透過故事三隻羊戰勝大灰狼的情節,瞭解大羊、中羊、小羊的不同特徵,激發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並知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動腦筋勇敢地面對,與同伴商量,就會戰勝一切困難。同時體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數量詞。

  2、豐富幼兒詞彙量,提高口語表達的準確性。

  3、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提高學習語言的樂趣。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佈置好的動物超市,

  2、手偶小猴子。

  3、實物:一支筆、兩本書、一盒蠟筆

  4、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小小猴子送禮物。遊戲“大門大門開開”,引出課題。

  (1) 遊戲“開門”引出小猴子送禮物:“我從超市買來一些東西,請小朋友看一看。”①“這是什麼?”筆,多少?一支筆

  ②“這是什麼?”書,多少?兩本書

  ③“這是什麼?”彩筆,多少?一盒彩筆

  指明像“一支”、“兩本”、“一盒”這樣的詞叫做數量詞,數量詞不能亂用,一定要用正確。如:這是“一條筆、兩本書、一塊彩筆”這樣的話聽起來很彆扭,還會弄出很多笑話,所以數量詞一定要用恰當。

  (二) 出示圖片,請幼兒說出正確的數量詞。

  (1)如:三條魚、一頂帽子、一雙襪子、一捆青菜、三根黃瓜、一串葡萄、兩個蘋果、兩棵大樹、一把香蕉、一輛汽車、一架飛機。

  (2)請幼兒在自己身體上找數量詞。

  “我有一個鼻子、一雙眼晴、兩條眉毛、兩隻耳朵、一張嘴巴、一雙手、一件衣服、一條褲子、一雙鞋等等――”

  (三) 小朋友到動物超市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禮物送給小猴子。

  (1) 分角色:八個幼兒伴演收銀員,兩個一組。四個幼兒伴演小猴子,其餘幼兒是小顧客。

  (2) 要求:幼兒要用正確的數量詞表示自己所買的東西,如:“我買了一架飛機”“我送你一瓶可樂”等

  (3) 小結:今天咱們不僅送給小猴子這麼多的禮物,還學會了好多的數量詞,你們真棒。

  (四)延伸活動:小猴子要和大家比賽到幼兒園、家裡和回家的路上找不同的數量詞,看誰找得多。

  活動反思: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能力及 思維的敏捷性。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勇於探索、敢於嘗試的精神。設計活動的目的主要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巨人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2.在講講議議中,增強“講文明”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人物,激發興趣。

  1.孩子們,上海的世博會你們想去看嗎?有一個巨人,他的名字叫喬治,他也非常想去世博會,看,他來了。

  2.什麼是巨人呢,誰來說說。巨人就是身材特別高大的人。可是,他的穿著打扮看起來怎麼樣?漂亮嗎,哪裡不漂亮?(頭髮、衣服、鞋子)

  3.:是呀,巨人喬治平時穿著一點也不講究,總是穿一件打著補丁的舊袍子和一雙穿了很久的舊涼鞋。他想,我穿成這樣,怎麼去世博會呢。小朋友有沒有辦法啊。對啊,去巨人商店買身新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參觀世博會。那麼,他需要買些什麼呢?

  二、集體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1.他到底買了哪些東西呢,我們一看。有襯衫、褲子、皮帶、領帶、襪子、皮鞋。那我們一起來幫喬治打扮上去吧(出示喬治圖片)一件漂亮的襯衫,一條漂亮的褲子,一根漂亮的皮帶,一雙漂亮的襪子,一雙烏黑鋥亮的皮鞋,還有一條漂亮的領帶。哇,喬治打扮一新,現在看起來怎麼樣?誰來誇誇他呀?(漂亮、帥、神氣、瀟灑)是呀,喬治一下子變成了城裡最漂亮的巨人。現在能去世博會了嗎?

  2.漂亮的喬治高興地出發了,他遇到了誰呢?你看長頸鹿的表情,可能在說些什麼?喬治看到長頸鹿不高興,就有禮貌地說:請問你需要幫助嗎?長頸鹿說:我也想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世博會,可是我的脖子實在太長了,買不到合適的漂亮圍巾。聽了長頸鹿的話,你們猜喬治會怎麼做呢?看,喬治把自己的領帶拿下來,一圈一圈地圍在長頸鹿的脖子上,變成了一條漂亮的圍巾,哈哈,真合適。想一想,為什麼喬治的領帶這麼適合長頸鹿呢?因為巨人的領帶夠長,所以適合長頸鹿的長脖子。(出示圖片)喬治把領帶給了長頸鹿做圍巾,長頸鹿說謝謝你,喬治說不用謝,我很願意幫助你。喬治高興地繼續往前走。

  2.他又遇到了誰?猜猜小羊遇到了什麼困難?小羊到底遇到了什麼困難呢,我們來看看,看明白了嗎?小羊說:我想坐船去世博會,可是大風把我的船帆吹走了,要是我的小船有一張結實的新船帆,那該多好呀。小朋友有好辦法嗎?猜猜喬治又會怎麼做呢?看,喬治脫下漂亮的新襯衫,把襯衫拴到小船的桅杆上,哈哈,還真是一張呱呱叫的船帆呢。喬治把襯衫給了小羊做船帆,小羊說謝謝你,喬治說不用謝,我很願意幫助你,他高興地繼續往前走。

  3.你們看,喬治沒了漂亮的領帶,又沒了漂亮的襯衫,可為什麼他心裡卻很高興呢?因為他幫助了別人,所以感到很快樂。沒關係,他現在的樣子仍然很帥,我們接著往下看。呀,喬治怎麼啦?他怎麼會變成這樣的呢,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三、自主觀察畫面,尋找答案。

  1.其實他在路上又遇到了一些朋友,發生了一些事情。看看,都遇到了誰?這是小老鼠、這是狐狸、這是小狗。他們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呢,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張圖片,請你們仔細地看畫面找答案,開始吧。

  2.幼兒自主觀察,教師巡迴指導。

  四、集體分析畫面理解故事,聯絡生活實際。

  1.差不多了吧,把圖片輕輕地放回小椅子下面。(出示畫面)小動物們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誰來說說。你看的是誰?有誰也是看的小老鼠?狐狸遇到了什麼困難?其實是它的睡袋掉到水坑裡了。你們睡過睡袋嗎?這是旅行用的睡袋,溼了不能用了。小狗呢?它要經過一片沼澤地,沼澤地就是很潮溼很難走的地方。

  2.:小動物們都遇到了困難,小老鼠說:大火燒了我們的房子,要是我們有一幢新房子,那該多好呀。狐狸說:我的睡袋掉到水坑裡了,要是有一個溫暖乾燥的新睡袋,那該多好呀。小狗說:我想走過這片沼澤地,可是爛泥粘住了我的腳,要是有一條平整的小路,那該多好呀。你們猜猜,巨人喬治會怎麼幫助這些小動物呢?他身上的哪些東西也許能幫到它們呢?他會怎麼幫助小老鼠呢?狐狸呢?小狗呢?

  3.是呀,就像你們說的,喬治脫下了一隻烏黑鋥亮的新皮鞋,小老鼠一家爬進鞋子裡,嘿嘿,還真是一個溫暖舒適的家。喬治又脫下了一隻襪子,狐狸鑽進襪子裡,還真是個非常舒服的睡袋呢。接著,喬治又解下他漂亮的新皮帶,把皮帶放在沼澤地裡,瞧,皮帶鋪成了一條平整的小路。這下你們知道喬治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了吧。他把皮鞋給了小老鼠做新房子。誰來放上合適的圖片。然後呢,我們一起提醒他。又把襪子給了狐狸做睡袋。還用皮帶幫助小狗過了沼澤地。可是你們看,喬治自己卻變成了這樣,還漂亮嗎?這樣子能去世博會嗎?肯定不行,那怎麼辦呢?喬治也想,我得回商店去,再買一身新衣服。

  4.可是等他趕到那裡,商店已經關門了,喬治只能穿上他的舊袍子和舊涼鞋,又變回原來那個不漂亮的巨人了。算了,他想還是回家吧。

  5.沒想到,在家門口,有誰在等他啊?都是他幫助過的動物朋友。他們在做什麼呢?為什麼要送禮物給巨人呢?為了向巨人表示感謝,因為他們都得到了巨人的幫助。猜猜這個盒子裡可能裝的是什麼禮物呢?

  6.到底是什麼呢?原來是一頂最最漂亮的皇冠和一封感謝信。這封信能看懂嗎,我們一起來唸念:親愛的喬治,你把……現在我們送你一頂美麗的皇冠,因為你是城裡最好的巨人。信的最後說,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上海世博局知道了你的好人好事,你被評為“世博文明之星”,獎勵世博門票一張。哇,太棒了,恭喜喬治!

  7.喬治被評為什麼啊?我知道小朋友也都想去看世博,那你們怎樣做一個講文明,受歡迎的參觀者呢?

  世博園裡人很多,大家都想到場館裡面參觀,這時候該怎麼做呢?(講文明,守秩序)

  世博園很漂亮很乾淨,我們該怎樣保持呢?(講文明,愛環境)

  世博園裡有來自全世界各國的朋友,我們應該怎麼樣跟他們交流呢?你們知道的禮貌用語有哪些?(講文明,有禮貌)

  結語:你們說得都非常好,讓我們一起努力,希望身邊出現更多的世博文明之星,加油!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省編小班教材下學期的主題《春天來了》中二級主題“春天的活動”。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用肢體語言表現動作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讓他們把肢體動作用語言表達出來則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進一步的鍛鍊。因此我設計了本節活動《叫醒春天》,讓幼兒在感受春天景色美麗的同時,尋找到春天裡植物和動物的各種動作,同時讓幼兒能夠用手、腳以及身體各部位來表現一些動作,並能夠透過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達到會看、會說、會做的目的。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培養幼兒喜歡春天,能感受到春天景色的美麗;

  2、知識: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

  3、能力與技能:幼兒能夠用手、腳以及身體各部位來表現一些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幼兒透過觀察和肢體動作,學習用語言來表達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動作;難點是讓幼兒透過看圖來找出圖中所隱藏的所有帶有動作的詞語。

  活動準備

  課件《叫醒春天》、藏有動作的圖片、“動作小明星”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二、看課件,做動作

  三、幼兒自編動作

  四、看圖說動詞

  五、總結

  1、播放“叫醒春天”的故事課件。

  2、老師:小朋友們,春天美嗎?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一個神奇的春天的世界裡去玩。

  1、播放課件,出示“太陽公公眨眼睛”

  (1)問:你們看,這是誰?它的眼睛怎麼樣啊?

  (2)對了,太陽公公的眼睛眨呀眨。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做個“眨”的動作。(先集體做,再請若干小朋友進行表演)。

  2、播放課件,出示“柳樹搖”

  問:小柳樹在幹什麼?(搖)

  誰來做柳樹搖的動作?(指名做,集體做)

  3、播放課件,出示“蝴蝶飛了”

  問:蝴蝶在幹什麼?(飛來了)

  誰來學一學“飛”的動作?(指名做,集體做)

  1、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都做了什麼動作啊?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我做你猜”的遊戲,老師做動作,你來猜動作的名字。

  2、師:誰來做動作,讓下面的小朋友來猜一猜?(接龍游戲 )

  (指名到前面做動作,大家說動作名稱)

  1、教師出示圖片

  問:小朋友們,你能看到圖裡有哪些動作呢?

  師: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離開教室,到外面看看美麗的春天吧!

  幼兒傾聽故事

  幼兒回答

  幼兒回答:眨眼睛

  幼兒表演“眨”的動作

  幼兒回答:柳樹搖

  幼兒做“搖”動作

  幼兒回答:飛

  幼兒做“飛”的動作

  幼兒說出動作的名字

  指名幼兒做動作,其他幼兒說動做名稱

  幼兒看圖,說動作

  幼兒做動作離開教室

  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能力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用肢體語言表述的能力

  培養身體協調能力和表達能力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動物及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2.培養幼兒的專注性、想象力、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參加活動的樂趣三.重點:動物最喜歡吃什麼。

  活動難點:

  幼兒動手操作

  準備活動:

  1.《熊媽媽請客》課件

  2.《生日快樂歌》歌曲

  3.小動物、食物圖片、及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題:聽生日快樂歌。

  問題:

  師: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什麼歌啊?

  幼:生日快樂歌。

  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是誰過生日呢?

  任意回答小朋友們說了這麼多,我們一起看看今天到底是誰過生日。

  2. 放課件:《熊媽媽過生日》

  問題:

  師:今天誰過生日啊?

  幼:熊媽媽過生日熊媽媽過生日今天請來了好多客人!我們猜一猜都要哪些小客人?

  幼:任意回答小朋友說了這麼多,我們一起看看到底都有誰!

  3. 放課件:(雞、鵝、狗、羊、貓給熊媽媽過生日)

  問題:

  師:都有誰來了呀?

  幼兒:雞、鵝、狗、羊、貓來了這麼多客人,熊媽媽會給它們準備什麼好吃的食物呢?

  4. 放課件:(熊媽媽給他們準備了飯菜)

  問題:

  師:熊媽媽給客人準備了什麼好吃的啊?

  幼兒:蟲、草、骨頭、魚、青菜師:為什麼沒吃?

  幼兒:送錯了師:小朋友們想想該怎麼辦? 幼兒:換一換師:小朋友們說了這麼多辦法,我們看看小熊是怎麼辦的?

  5. 放課件: (小熊把飯菜換對了)

  問題:

  師:小熊是怎麼做的?

  幼兒:換一換師:那你們知道它們各自最愛吃什麼菜? 幼兒:知道師:那我們也來換一換吧!

  師:小朋友都換完了,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它們最愛吃的!逐一看。

  老師這裡還有很多飯菜,老師拿出食物讓幼兒認。並說出是誰最愛吃的。

  教師留出一份:這是什麼?是誰最愛吃的呀?

  幼兒:菜,鵝那老師就把它放在鵝的盤子裡。

  老師這裡還有這麼多呢!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它們送去。幼兒從老師這兒一人拿一份讓個別小朋友告訴大家拿的是什麼,誰這愛吃的,然後再讓小朋友一起送去。

  幼兒送完:

  師:來,我們看看小朋友都送對了沒有?

  逐一看,拿起食物,一手拿一手放。

  小朋友們都放對了。熊媽媽也給我們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站好隊給客人老師再見,我們去領禮物嘍!

  活動結束。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主要提示幼兒自制力差,往往出現行動與言語不相符的情況,透過讓幼兒找錯誤,提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講述圖中內容,並判斷小明的行為是否正確。

  2、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與內容相符。

  三、活動過程

  過程1:匯入。

  老師講述:小朋友你們喜歡乖巧的小朋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想認識嗎?他的名字叫"小明"小明他也想做乖巧可愛的好孩子,可是他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過程2:幼兒看圖判斷小明的行為習慣正誤。

  1、出示圖片,請幼兒看圖,說說每幅圖的內容,說說小明做的對嗎?

  2、老師講述:小明在公園裡扯小女孩的髮辮,她不愛護和關心小妹妹,是不對的;小明向公園湖裡扔石頭砸戲水的小鴨,小明不遵守公共秩序,打傷動物也是不對的;小明走在大街上隨手隨地扔香蕉皮,不講究公共衛生,也是不對的;小明橫過馬路時,不走斑馬線所示的人行道,不遵守交通規則,是不對的。

  3、請小朋友說說怎樣幫小明改正錯誤。

  4、老師小結:幫助、關心比自己小的朋友,保護動物,愛護公共環境,遵守交通規則,這些都是一個好孩子應該做到的。

  過程3:師生互動。

  1、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錯誤行為,其他小朋友好的行為。

  2、老師小結:小朋友們要向好的小朋友學習,有錯誤時及時改正。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隨著春天的到來,天氣一下子轉暖,孩子們校園裡、教室裡觀察到春天的各種變化。而春天的天氣變化很快,一會兒出太陽,一會兒下毛毛雨。也因為如此,對於我班的幼兒來說,“雨”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而是很熟悉。《春雨》是一首朗朗上口、節奏明快、語調輕鬆、清新自然的詩歌,所以運用了這一個詩歌來進行教學活動,運用本次學習活動我採用圖片的形式讓孩子理解詩歌內容,透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圖片、表演和創編)試圖給孩子一個較為整體的教育活動,讓孩子獲得多方面的經驗,促進孩子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朗誦,體驗詩歌中表現的雨中情趣。

  2、在感知作品的基礎上,萌發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圖片

  (2)音樂《春天在哪裡》。

  活動過程:

  一、採用提問的方式直切主題

  1、春天到了,你們聽“滴答滴答,怎麼啦?”(下小雨啦)引導幼兒回答。

  2、師:春天的雨,我們叫做《春雨》,春雨會落到哪裡?

  幼兒回答,會落到,直接匯入,簡潔明瞭,使幼兒直接進入到這個活動當中。

  二、配樂朗誦,感受詩歌意境美。

  1、教師配樂完整地朗誦詩歌《春雨》

  問:你聽到的詩歌中春雨是怎麼樣落下來的呢?

  下了春雨誰說話了?怎麼說的?(幼兒回答,並出示相應的圖片)

  2、集體看圖朗誦。

  3、老師引導幼兒看圖,並結合動作分角色朗誦。

  ①教師朗誦詩歌的前半句,幼兒朗誦詩歌的後半句,如師念:滴答滴答,幼兒念:下小雨啦!

  ②教師朗誦後半句,幼兒朗誦前半句

  4、討論怎樣將詩歌的美讀出來。

  提醒幼兒讀下雨時要輕輕地讀,用高興的聲音讀種子們的說話。

  透過舒緩的音樂和相應的圖片,使幼兒身臨其境,透過提問,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

  三、角色表演,表現春天喜悅。

  請小朋友分別扮演春雨、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教師旁白。在會朗誦詩歌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感受詩歌的美

  四、創編詩歌

  1、師:除了種子、麥苗、梨樹說要發芽、長大、開花,還有哪些植物會說這樣的說呢?

  (出示柳樹、小草、桃樹)請幼兒用詩歌當中的話來說說

  2、師:小朋友看見下雨,除了要種瓜,還要幹什麼呢?

  3、集體朗誦創編的內容。

  讓孩子拓展經驗,創編詩歌,盡情想象,並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活動延伸美麗的春天來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到外面去找春天去吧!

  附:詩歌《春雨》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嘀嗒!嘀嗒!下小雨啦!

  引導幼兒感受春天萬物生長的美好。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到處可以看見各種花草樹木、昆蟲等能吸引幼兒眼球的東西,使幼兒感興趣。所以藉助這個,來進行這次的教學活動,語言教育中的仿編詩歌,透過藉助圖片和表演,讓幼兒學會仿編,樂意去仿編。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學會仿編詩歌是很重要的,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發展。《春天的朋友》由此展開……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熟悉原詩內容結構的基礎上,能編出與原詩結構相同,而畫面不同的詩歌段落。

  2.培養幼兒關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及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音樂(a:《找朋友》,b:配樂帶)

  2、掛圖一副(草地上有小花,小草)

  3、蜜蜂胸飾一個,其他動物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活動預設設計意圖

  一、學習作品

  1.匯入

  (放音樂:找朋友)幼兒隨音樂找朋友回座位。

  問:你知道誰是春天的朋友嗎?

  讓我們來聽聽《春天的朋友》這首詩就明白了。

  2.欣賞配樂朗誦一次。

  問:詩歌叫什麼名字?

  那春天的朋友是誰啊?(不要求個別回答)

  你覺得這首詩聽起來怎麼樣?

  3.出示掛圖,老師進行朗誦並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幫助幼兒掌握詩歌的畫面,並引導幼兒用詩歌裡的語言回答,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問:花蝴蝶飛來了,和誰握握手?她對小草說什麼?

  花蝴蝶飛走了,和誰握握手?她對小花說什麼?

  花蝴蝶,小草,小花都來和誰握握手,她們一起對春天說什麼?

  4.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一次,充分利用各種感官去體會和感受。

  透過圖片的引入,讓幼兒學會詩歌的模式,為下面環節中的仿編做準備。

  二、進行仿編活動

  1.觀看錶演(小燕子飛啊飛,飛到桃樹上,她和桃樹握握手說:咱們是朋友。小燕子又來到柳樹面前,柳樹伸出了綠色的手,小燕子說:咱們是朋友。)

  2.教師範編,引導幼兒發現仿編的方法。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學了一首詩,詩裡面講的是花蝴蝶找朋友,現在我們把小燕子找朋友,也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好嗎?

  問:小燕子先找了誰做朋友啊?它對桃樹做了些什麼呢?它對桃樹說什麼呢?

  教師複述:小燕子飛來了,和桃樹握握手,它對桃樹說,咱們是朋友。

  問:小燕子還找了誰做朋友?它對柳樹做了些什麼呢?它對柳樹說什麼?

  教師複述:小燕子飛走了,和柳樹握握手,它對柳樹說,咱們是朋友。

  3、幼兒表演。請一名小朋友來當可愛的小蜜蜂,象小燕子一樣,到教室裡來找朋友。

  ——讓幼兒嘗試把小蜜蜂找朋友編成一首和剛才一樣好聽的詩歌

  提示幼兒用剛才學習的思考方法:你看到了誰,她幹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用詩歌裡的話怎樣說?

  ——啟發幼兒編詩歌的結尾,將前面編的各個詩歌段落串聯起來

  小蜜蜂,小青蛙,桃樹,柳樹,小燕子,小蝌蚪是誰的朋友呀?(春天)他們會對春天說什麼?做什麼?

  師生一起朗誦:小蜜蜂,小青蛙,桃樹,柳樹,小燕子,小蝌蚪都來和春天握握手,他們一起說,我們都是春天的朋友。

  4、自由活動,練習仿編

  放音樂,每個幼兒都戴上動物胸飾,在教室裡自由表演“找朋友”。

  幼兒自由練習仿編,教師巡迴傾聽指導,“你找誰做朋友,對你的朋友,該怎麼說,怎麼做呢?”鼓勵幼兒大膽的仿編,用好聽的聲音朗誦給周圍的夥伴聽。

  5.請3~5名幼兒在全班朗誦自己仿編的詩歌。並配樂串聯朗誦一次。

  透過表演和老師的陳述,使幼兒掌握仿編詩歌的一般內容,讓他們在自由活動中,自主嘗試仿編。

  三、結束活動春天還有好多好多朋友,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到教室外面去找吧!

  附:春天的朋友

  花蝴蝶飛來了,

  和小草握握手

  她對小草說,

  咱們是朋友

  花蝴蝶飛走了,

  和小花握握手

  她對小花說,

  咱們是朋友

  花蝴蝶,小草和小花

  都來和春天握握手,

  她們一起說:

  我們都是春天的朋友。

  啟發幼兒去發現周圍的事物,把它也編進詩歌裡面去。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2、豐富詞彙:美麗、溫暖。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風景圖片、實物投影儀等。

  活動過程:

  1、出示投影儀,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並用連貫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許多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圖片,猜一猜圖片裡講了什麼事情?

  2、透過幼兒的想象和創編,引導幼兒熟悉詩歌內容。

  (1)、圖片裡有哪些小動物?

  (2)、它們會說什麼?

  (3)、圖片裡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教師有表情的朗誦詩歌,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4、分句學習詩歌,並豐富詞彙美麗、溫暖。

  提醒幼兒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5、情感滲透:在分句學習詩歌時,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的美麗富饒,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透過看圖片展開分赴的想象,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麼,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