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二泉映月》教學反思範文

《二泉映月》教學反思

《二泉映月》教學反思範文

  《二泉映月》是一篇很讓人感動的文章,生動記錄了阿炳熱愛音樂,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故事,音樂記載了他苦難坎坷的一生。但是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他們很難領悟文章的中心——音樂要告訴我們的情感,因此,我在課堂中兩次用了音樂,一處放在開課處,想借此烘托氣氛,讓學生儘快進入情境,一處放在結課處,力求透過全文的感悟,讓學生在樂曲聲中得到更深的'領悟。

  我的設計是這樣的:用音樂渲染激情,上課出示課題後,我立刻播放《二泉映月》,讓優美悽苦的樂聲把學生的深思凝聚起來,帶入一個優美的意境中,接著引入主題:告訴老師,這悠揚的琴聲,讓你聽到了什麼?接著對學生質疑:阿炳這位民間藝人為什麼能夠創作出這樣動人的音樂呢隨著問題的提出,讓他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疏通生字詞。用第2自然段中小阿炳什麼聲音也沒有聽到與4、5自然段中長大後的阿炳聽到了嘆息、哭泣、傾訴、吶喊作對比。引導學生找出阿炳聽到嘆息、哭泣、傾訴、吶喊聲的關鍵詞(雙目失明、賣藝度日),其中穿插了情境說話練習及感情朗讀訓練,進一步體會阿炳的苦難人生,激發對阿炳的無限同情。學生有了情感的積澱,對描寫阿炳創作《二泉映月》及《二泉映月》旋律的語句理解、體會得比較到位,此時趁熱打鐵,強化感情朗讀訓練收到了很好效果,教師的適機範讀,更是贏得了學生的嘖嘖讚歎。

  教學的另一個亮點在透過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對聽《二泉映月》的態度,領會阿炳對命運抗爭、對光明嚮往的抗爭精神,極巧妙地突出了中心。此後,再次感受《二泉映月》那動人心絃的樂曲,師生共同沉浸在樂曲的意境、人生的思索之中。

  其實不然:

  由於此次教學任務較緊,教學前準備欠充分,加之教學設計中借鑑了他人的設計理念,教案記得不熟,影響了情感的表達、宣洩。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更多地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更好地鑽研教材,設計出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案。